郑板桥的著名对联(2)

时间:2015-10-05 23:20:09 

那位朋友是这家茶馆的常客。老板找个机会,悄悄问他:“那位是不是郑板桥郑大人?”

回答说:“正是!”

老板兴奋不已,很快呈上纸笔,请郑板桥留下墨宝。郑板桥不加思索,大笔一挥,给他写了这样一副对联:

坐 请坐 请上坐

茶 泡茶 泡好茶

老板虽然尴尬,但这毕竟是郑板桥的亲笔题字,十分珍贵,就高挂在堂上。

这时惊动了隔壁妓院的老鸨,她也赶进来跪在郑板桥面前,死乞白赖地恳求郑板桥给写个院名。郑板桥被缠不过,随手提笔写了三个大字:

因受堂

回去的路上,友人请教“因受堂”三字的含义。郑板桥说:“因受者,恩爱皆无心也!”

二人大笑不止。

2、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这是“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书斋里挂着的一副对联,同时也是他艺术创作的一种心得。郑板桥则主张要以创造性的思维,自辟新路,体现出与众不同的风格和格调——就像二月之花,一朵鲜花的盛开,便可以引来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这副对联中,郑板桥总结出“删繁就简”、“领异标新”两个创作规律,而前者又成为后人常用的成语。

3、

“曾三颜四,禹寸陶分”是郑板桥的著名对联,原为唐云收藏,1993年唐云先生谢世后,由其家属随唐云收藏的部分文物艺术品共计195件一起捐赠杭州市政府,现藏唐云艺术馆。纸本,纵92.8厘米,横18.5厘米,郑板桥44岁时所作。在郑氏传世书法中,这副对联很有名,书法写得好当然是重要原因,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两个重要原因:一个是它的内容,八个字嵌了四个典故,蕴守礼惜阴于一联,突出体现了郑板桥的学识和修辞风格。另一个原因,同样内容的对联苏州网师园濯缨水阁的门柱上也刻有一副,进而广为人知。

所谓“曾三颜四”,典出孔子《论语》,曾者曾参,颜者颜渊,都是孔子的学生。曾参曾经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诗不习乎?”忠、信、习诗乃为人之必须,是做人的基本素质,此即“曾三”之“三”。“颜四”所指就是颜渊著名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是古人的德行守则。“禹寸陶分”则是告诫人们要珍惜光阴。所谓“禹寸”,《淮南子》中有“大圣大责尺壁,而重寸之阴”,东晋时候的陶侃据此严格约束自我,他清贫出身,事业有成,平日最讨厌清谈浮华,经常勉人珍惜光阴,他曾说“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寸”与“分”是中国古代的长度单位,一寸十分,可见陶侃如何勉人惜时守阴。

4、

郑板桥巧识穷户联。有次,郑板桥外出巡游,途中见一户人家贴了一副对联,

上联是:二三四五

下联是:六七八九

郑板桥看完对联,眉头一皱,掉头就回去了,随行官员弄得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不一会儿,郑板桥气喘吁吁地赶来了,一手拿着几件衣服,一手提着一块肉,肩上还背着一袋粮食。他急忙敲开这户人家的大门,只见一家老小困在床上,无衣御寒;灶里泠火秋烟,缺食无粮。郑板桥说:“都快过春节了,这几件衣服、几斤肉,还有一袋子粮食,你们留下过个年。以后,有什么难事再来找我。”

那家人一楞,认出他是热心接济穷人的郑板桥。于是,一家老小趴下就磕头谢恩。

出门后,随行官员越想越纳闷,郑板桥不是神仙,怎么算到这家无粮无衣过年呢?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上一页123下一页

更多精彩,请点击: 郑板桥

相关对联

美图欣赏

对联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