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四人组》影评观后感
Life is looking up ——题记
1、生存还是毁灭
该电影讲述的是在元旦新年的守岁夜,伦敦有四个失意绝望的人:因跟一个15岁少女上床而声败名裂的电视名人马丁;除了照顾自己严重残疾的成年儿子没有自己生活的中年妇女;因为姐姐几年前神秘失踪而一直走不出心理阴影的少女杰丝;和乐队解散、女友分手的美国摇滚歌手JJ。他们都想到著名的“礼帽大厦”楼顶跳楼自杀,四人在楼顶不期而遇。他们一起度过了一个晚上,讲述各自不幸的遭遇,并约定一年后的此时此刻一起再到此处自杀,但在一年内不可以有轻生的打算,从而形成了一个奇怪的四人小团体。在这一年内他们一起去海岛度假,度过了美好而又充实的几个月。
其实生存或者毁灭往往在于我们的一念之间。每个人都有“活不下去”的念头,有的人只是说说而已,抱怨过后又开启崭新的明天;而有的人会因为自己的一句丧气话陷入绝境,在纠结与苦痛、沉闷的深渊中无法自拔。有句话说“死亡是最容易的逃避”,但选择绝路的人殊不知留在世上的人,为他们的愚昧付出了多少悲哀与牺牲。
活着是最坚强的决定,毁灭是最懦弱的抉择。
2、生命的价值
很多人会问:人为什么活着?影片中的莫莲在最初是为自己严重残疾的儿子而活。她的生活中心全部是她的儿子。而随着儿子病情的漂浮不定,开始怀疑自己活着的价值。她没有自己的社交圈、没有自己的工作圈甚至没有自己的生活。她为此恼怒、无奈,除了病情不断恶化的儿子,她找不到家到医院之外其他的途径路线。莫莲因为找不到自己而选择轻生。
然而生命的价值在于每个人如何理解。有的人认为被需要是一种价值;有的人认为给予是一种价值;有的人认为有所作为才是价值。生命的价值,换一句话说就是活着的意义。虽然每个人对于价值的诠释不同,但究其根本就是让自己获得幸福。对于幸福,康德说:“获得幸福,必然是每一个理性的然而却有限的存在者的愿望。”
莫莲最后发现,儿子才是上天赐给她的礼物,才是她活下去的动力,才是她生命的价值。无论她走到何方,终是心里挂念着他的儿子的。她最终选择回到儿子身边,陪伴他走完余下的一生。在途中,莫莲碰到了爱她疼她的人,这个人正是为他儿子做治疗的医生。
生命的价值在于不辜负自己的心。
3、在绝望中成长
成长,不只体现在年龄的叠加,更是心理逐渐强大的演变过程。幼时,我们会为跌倒而痛苦;儿时,我们会为成绩而苦恼;现在,我们会为友情爱情亲情的得失而波动。
谁不是在绝望中成长?影片中的马丁,因为与未成年少女发生性行为而身败名裂。本是主持界名嘴的他,由于这一不羁行为,染上了“恋童癖”的称呼。马丁无法承受舆论的压力,而选择一了百了的死亡。但人这一生中因不理智而做的事太多,做错事要付出代价是天经地义的事,我们不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逃避。的确,不少人死在别人的“口水”里。舆论虽然可怕,但我们不能活在别人的眼睛里,要活在自己的心里。绝望、无助是正常的历练,我们需要做的是强大自己的内心,吃一堑长一智,而不是一味的逃避。
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在我们心里有一个不成文的定论,每个人都会在失恋后成长。这正是因为失恋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痛苦不堪的,但也正是这个揪心的过程让我们学会如何更好的去爱别人,如何正确的审视自己。想开了,便成长了。
4、生命的乐趣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惊喜
假设人可以活80年,那其中的77年都是索然无味的。但为什么活着便是幸福呢?这来源于余下3年的惊喜。所谓惊喜,解释为由于心灵的喜悦,毫无节制的表现出的欢乐。
影片的最精彩之处,在我看来,是影片最后JJ和杰丝在一起。原本毫无瓜葛的两个人。通过一年的熟识最终终成眷属,为影片画上了完美句号。情理之中是指从杰丝和JJ在屋顶看飞机的那一刻起,便为最后的结局埋下伏笔;意料之外是指在JJ说完,“晚安杰丝”之后,一合上电脑,镜头便切换到JJ和杰丝其实在一个房间里与马丁、莫莲视频的场景,给观众一种甜蜜感铺面而来的惊喜,而不是突来的惊吓。
生命的乐趣也在此。往往真正快乐的人不是达官贵族、不是名人名家,而是最最普通、最最平常的我们。懂得体会“小确幸”的人,才是真正找到快乐源泉的赢家。生活是90%平淡的日常加上5%追求的惊喜。这个惊喜可以是节日时收到的红包,可以是生日时收到的祝福;这个惊喜可以来自家人、朋友、恋人、陌生人;这个惊喜是懂得欣赏微小幸福的人,懂得抓住生活惊喜的人才能体会的。
生命的乐趣,来源于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活着还是死去,终将会成为永恒的话题。在我们生命中将度过的30000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许正是因为生命的漫长,才会使幸福喜悦变得短暂,而悲伤与烦恼却被无限拉长。当这些烦恼聚集起来时,总有人会支撑不住,成为被最后一根稻草压垮的骆驼。
最后,引用普希金先生的话,希望所有选择自杀的人们都能找到活下来的勇气。
-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