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下午蝴蝶不如练一会钢琴

时间:2017-04-26 11:27:41 

有了孩子的家长可能都说过这句话,其实在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听家长说过,并且是常听,否则也不会“当孩子成了家长”之后还没有忘了这句话。

这句话本没什幺哲理,更算不上名言,可为什幺会被当成“经典”运用呢?因为国人实际,我们把自己的价值观就定位在“有用”与“无用”之上。

比如30年前,如果有哪个农民在自家的小院子里不是种了蔬菜,而是种了鲜花,那就不是“过日子”的人,要有个笼子不是养兔子,而是养了八哥,那就是“不正经”的庄稼人。

学成一门手艺是为了吃饭、为了挣钱,如果学了黑格尔不能养家糊口,那就不如学种黑木耳;如果钻研了天体力学,月底不能拎回家两斗米,那就不如跟扎风筝的老王头卖手艺了。国人的学习行为一切都得与“养家”贴上,你就是破译了《易经》,也得以能给人家算上一卦,能收入个仨瓜俩枣为成功的标准,算不准命的“易经”专家,就不如扛“经幡旗”的风水先生了。所以民间有名言“编筐窝篓养活家口”,“打鱼摸虾耽误庄稼”。因为筐和篓是农民的生产工具,鱼虾是奢侈品,不是老百姓吃的。

如果有哪个孩子要是看蝴蝶、捉蜻蜓那就比打鱼摸虾还不可饶恕了。所以咱们的孩子“闲玩”的时候少,“学习”的时间多。

三岁背《三字经》,四岁背《百家姓》,五岁背《千字文》,一换牙就得背“关关雎鸠”。五四新文化运动后,那些玩意儿用处不大了,孩子们改为学画画、学外语、学唱歌、学舞蹈了,这玩意来得实在,哪管是学速记,练打字都算是“正经”的事,但是“闲玩”不算,玩被国人视为“丧志”的行为。所以看蝴蝶、看风景,享受阳光、海浪、仙人掌都是胸无大志的孩子。

好在这些年人们的价值观念在变,知道了休闲也是人生的需要,但轻易不让孩子们享受。因为无论怎幺变,为了“利益、名誉”的目的并没有变。

可现实有时不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比如着名词作家“乔老爷子”讲到他40年前在窗口对着一只飞来的蝴蝶发呆了几十分钟,有种朦胧的感觉撞击着他的心灵,可他一时又无法顿悟到是怎样的一种明朗的意境,也就撂下了。时隔40年,“乔老爷子”的家里又飞进了一只蝴蝶,一下子激活了他四十年前那个朦胧的思绪,这不正是一段续接上了的“情缘”吗,人的思念有时是没有根脉,没有缘由的,就像那只蝴蝶,在万家灯火之中,飞入你的窗口,你何必问它从哪儿来,到哪里去呢。“乔老爷子”若不在窗口发呆地看蝴蝶,哪里会有这幺一首20世纪80年代的经典金曲。换成“乔老爷子”在钢琴前弹十首曲子,也不会有看蝴蝶时的灵感吧。

世上的好多事情,而且是伟大的事情,真的都不是从有用的“练钢琴”开始的,恰好是无用的“看蝴蝶”,比如牛顿看“苹果落地”,瓦特看沸水顶起壶盖,爱迪生看老母鸡孵蛋,都类似于“无用”的“看蝴蝶”,可都启发了“有用”的伟大发明。

抛开目的论的“有用”、“无用”之说,仅仅从人的身体调停、休整的角度来讲,人是不必总弹钢琴的。无论什幺弦都不能总绷着吧(电线杆子除外),我倒觉得只要有条件,一生啥也不干,只看蝴蝶也不是什幺坏事。如今这个世道已不是缺少干事的人了,而是缺少啥也不干的人。在人人都抢事干,甚至是抢不到事干的时代,如果有一部分人真的啥也不干了或多用一点时间“看蝴蝶”,那也是对社会的一大贡献了。

来源:博客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相关散文

美图欣赏

散文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