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罗两峰有几幅《鬼趣图》,慕名已久,可是无从得见。去年沪战以后,偶从旧书店里买得两册文明书局玻璃版本,为顺德辛氏芋花盦所藏,才知坊间已有印行。
画共八帧,也许是因为绢本的缘故,除了第二、第三、第八帧外,其余都很模糊。诗文题识,乾嘉以后,代有名手,多到八十余人。大都借题发挥,牢骚多端,颇合我这个“也被揶揄半世来”者的脾胃。
全集第一帧,在模糊里辨认得出的,是两个面目狰狞的半身鬼,站在黑雾浓烟里。有始无终,原是鬼国惯例,至于放些空气掩住马脚,也似乎不足为奇。张问陶句云:“莫骇泥犁多变相,须怜鬼国少完人。”这种说法,至少在我看来,还是有些绅士们所谓“存心忠厚”之意的。
第二帧画一个羸奴,跟在胖主人后面,赤身跣足,戴了顶缀着残缨的破帽,使出腐儒摇摆的架子,仿佛在暮夜奔走。“冠狗随人空跳舞”,便是在夜台,也还忘不了施展钻营的伎俩。
除了一男一女外,第三帧里还有个白衣无常,宽袖高帽,拿着扇子和雨伞,与《玉历钞本》所画的颇有出入。第四帧里看得清的,是一个拿着藜仗,状如弥勒佛然而却哭丧着脸的矮胖子。蒋士铨七古开篇云:“侏儒饱死肥而俗,身是行一尸一魂走肉。”看来这位矮先生,生前惯做歌颂圣德的妙文,和三角式的肉一感小说,颇曾发过一番财的。
第五帧是一个瘦长的鬼物,在云端里奔驰,头发披散得像“大师”“艺术家”之流。这个鬼物既能上达天听,要不是诡计多端,想必终有些吹牛拍马的秘诀。第六帧是一个头大过身的怪鬼,吓跑了两个鬼子鬼孙。第七帧只看得清一顶伞和几个鬼头。第八帧在全书里最清楚,是两个骷髅。在枯木乱石,蔓草荒烟里对语。张问陶题句云“对面不知人有骨,到死方信鬼无皮。”如果拿来移赠当今的无耻文人,却是绝妙好联!
这八帧画的含义,和这个社会实在太稔熟了。古人以为画人难于画鬼,所以颇有人替两峰担忧,原因是:“却愁他日生天去,鬼向先生乞画人。”其实这也并不是难以解决的问题,两峰只要带着这八帧画去见鬼,同时告诉他们说:
“这便是人!”
1933年8月23日
【选自唐弢着《唐弢杂文集》三联书店出版社版】
现代经典杂文小识(之三十)
人与鬼之异同
——读《鬼趣图》
○米兰
唐弢先生的杂文成就在于他既是现代杂文的奠基者之一,又是屈指可数的开拓当代杂文的领军人物。我以为,学习研究唐弢的杂文创作,对我们今天的杂文作家创作是很有裨益的。
唐弢于1933年创作的《鬼趣图》当是研究他的杂文创作个性*的范例。这篇杂文借助清人罗两峰的几幅画,剖析、针砭了国人特别是某些文人的卑劣行径。
第一幅半明半暗、半露半隐的狰狞鬼,掩住马脚,藏匿真相,岂不是活画出当面是人背地是鬼的小人原生态吗?
第二幅分明画出了“腐儒”之嘴脸,一“冠狗随人空跳舞”的诗句活灵活现地讽喻了奴才相。
第四幅是生前专事歌功颂德而发了财的文人,第五、第八幅也是嘲讽、挖苦一些无耻文人的卑鄙灵魂。
读现代杂文要特别注意作品的时代背景。1933年,正是抗日战争期间。文人、艺术家之倾向性*是非常明显的,有坚持抗日,抨击侵略者的,也有无耻投降日本帝国主义的,还有“有闲”阶层,自顾闲暇吟风弄月玩文学艺术的。
当年,大批文人都投入到壮烈的救亡运动中去,但也有些无耻文人却躲进象牙塔自娱自乐地享受安逸。这篇《鬼趣图》借八幅鬼画来抨击、针砭那些置救国于己任之外的知识分子主要是某些文人,这无疑也是对抗日战争的一种鼓动与支援罢。
除非特别的必须与必要,现代杂文作家的杂文多为短小精悍,唐弢先生的大部分作品也多在七八百字,超出一千字者鲜见,《吃雀饼》、《新脸谱》皆然。精悍,是杂文文体一大特性*,这与当今某些杂文作家挥笔便洋洋洒洒两三千字,当是一大区别。
引言与由头自然,毫无故弄玄虚与斧凿之痕迹。慕名已久的《鬼趣图》,在购旧书时“坊间已有印行”,于是便逐一解图。这也是当今许多杂文作品“开头”语可资借鉴的。
作者仍恐突兀,“乾嘉以后,代有名手,多到八十余人。大都借题发挥,牢骚多端,颇合我这个‘也被揶揄半世来者’的脾胃”。这是文学创作不可忽视的“细节”,因为作者要把读者引到作品特设的环境、情景和氛围中去,所以,这样的铺垫是不可或缺的。
次之,才是对八幅鬼图的简略描述与评析。
讲解到第八幅结束,引张问陶题诗:“对面不知人有骨,到死方知鬼无皮。”这两句诗基本上概括了八幅鬼图的总体形象,于此,作家叹喟:“如果拿来移赠当今的无耻文人,却是绝妙好联!”
诠释到这个份儿上,似乎已经完成了这篇杂文的题旨,然而,有经验的聪明作家不会如此戛然而止;杂文毕竟要有文学气质,任何文学作品的结尾都是作家的亮相,是作家才华的体现,也是作品艺术生命力的潜在后劲。“古人以为画人难于画鬼,所以颇有人替两峰担忧……其实这也并不是难以解决的问题,两峰只要带着这八帧画去见鬼,同时告诉他们说:‘这便是人!’”就成了。
这真是神来之笔!所谓作品的升华,其实质不仅是将其作品的思想指向提升,更重要的是其艺术魅力的强化,“这便是人!”一句话四个字,其千钧之力,以一当十。
唐弢(1913-1992)浙江省镇海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杂文创作,其文风酷似鲁迅先生,直到逝世前,除政治运动暂搁笔,一直未间断杂文创作与杂文评论。曾任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杂文集有多种,1984年三联书店出版《唐弢杂文集》收集了其一生中创作的主要杂文作品。
2008年5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