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中国应该缓称

时间:2017-04-26 11:27:55 

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文艺晚会上,中央电视台几位当红主持人用高一亢激昂的声音讴歌“盛世中国”,令去意无边感慨良多。平心而论,我们这代人亲身经历了国家由乱而治、由衰转盛的变化,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诸多好处。然而,我仍然以为“盛世中国”还是缓称为好。

在开放的二十一世纪,我们似乎不能关起门来自称“盛世”。地球是个村,“村长”是美国人。中国要“盛世”,美国及其盟友并不那幺同意——至少是心里不乐意。他们常常为我们制造“盛世之痛”,比如台湾问题、西藏问题等等。美国人年复一年向台湾出一售武器,我们除了“强烈不满”,还是“强烈不满”。“强烈不满”以后,还要主动上门“改善关系”。因为发展才是硬道理,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和美国人做生意。即使不想赚钱,中国也没有和美国“翻脸”的资本。制海权、制空权、治天权都在人家手里,我们只能选择“韬光养晦”,委曲求全。看别人脸色*过“盛世”,实在有点勉强。

近年来,随着国力的不断提升(外汇储备到了三万多亿美圆、还成功举办了奥运会),中国的腰板似乎渐渐硬起来,在外交上想挑软柿子掐。法国总统萨科齐不顾中方“严正警告”,坚持会见达赖,我们就东施效颦,学习美国的做法,扬言要对法国进行“经济制裁”。但出乎意料的是,法国乃至欧盟仍然不买帐。因为他们心里有数,如此“伤敌一千、自损一万”的消耗战,中国坚持不了多久。何况中国的富人热爱洋货,恐怕胜过热爱祖国。萨科齐似乎在考问:当今世界,中国算老几?

诚然,中国称“盛世”并不需要西方批准。可是,“盛世中国”原本是不应该被轻蔑的。中国人之所以被轻蔑,是否全然是因为“蛮夷”的偏见呢?作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有些事我们似乎应该更多地“反求诸己”。迄今为止,中国还是一个农业大国,评价中国社会状况(盛世与否),恐怕要重点考察“三农”。而要考察“三农”,不妨先去关注背井离乡的农民工。

如果说当今中国已然是“盛世”,那幺,“盛世”又是怎样建成的呢?要说没有农民工,就没有“盛世中国”,恐怕会有人不乐意,却没有人可以反驳。没有几亿农民工流血流汗、受苦受难,就没有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城市;就没有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电气化铁路;就没有“西气东送”、“南水北调”......然而,建设“盛世”的农民工,似乎并没有沐浴到“盛世”的阳光雨露。他们没有劳保、没有医保、没有退保;没有节假日;没有休闲娱乐;没有正常人的性*生活......他们还常常遭遇黑心老板,吞了他们的血汗钱,让他们不能回家过年。他们的孩子成了所谓“留守儿童”,失去了父爱和母爱。

尽管如此,农民兄弟仍然如潮水一样涌一入那些令他们感到陌生、感到疏远、感到自卑、甚至感到窒息的城市。为什幺?答案很明显,守着故土,他们活得更苦。倘若能想到这些,主持人讴歌“盛世中国”的声音也许就不会那幺高一亢——“盛世中国”撇不下十亿农民兄弟。好在胡|锦|涛总书记并不赞成这样的“盛世”,他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缩小城乡差别,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可以骄傲自满。记得邓公生前曾经有过嘱咐:不当头、不争论,埋头苦干。去意无边以为或许还可以加上一句:不唱赞歌。因为赞歌悦耳动听,容易使人飘飘然。

哪怕再过多少年,中国实现了“高水平小康”,甚至“中等发达”,我们似乎也不必齐声高唱“盛世中国”。历史经验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盛难,衰落易。二百年前的康乾盛世殷鉴不远。“十全老人”乾隆皇帝在盛世的赞歌声里志得意满,与和珅们同乐。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他死后不到六十年,洋人的一枪一炮声就湮灭了盛世的烟花爆竹声。英法联军一把火,烧了他爷爷修建、赐给他父亲的圆明园,让他和他的列祖列宗在九泉之下不得安宁,中华民族几乎万劫不复。等到遍体鳞伤重新站起来时,中国人已经遭受了一百年的屈辱和苦难,牺牲了无数生命。令人担忧的是,如今的盛世同样也伴随着fu败的“繁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里有一句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1978年3月,大概是有人觉得时过境迁,这歌词已然不合时宜,就提议改了新词。到1982年12月,又改了回来。一反一复,证明中国人还不太健忘,还有些自信。去意无边以为,《义勇军进行曲》至少还要唱一百年。至于“盛世中国”还是缓称为好,千秋功业且留与后人评说。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相关散文

美图欣赏

散文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