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镜背后

时间:2017-04-26 13:51:54 

人生在世,难免会犯错,一旦错了,周围的人若对错都给予理解和支持,让他觉得自己还有机会,那幺他就会会中吸取教训,以便日后更好地完善自我。反之,人们若对其错因置若罔闻,一味地讥讽或施加打击,那幺,他很可能就会因此而丧失理智,无论是人才与否。

俗话说“宽以待人,严以待己”,对待学生尤其应该如此。中学生正处于年少气盛而又有些迷茫的阶段,就好比是在走夜路,老师正如指路的灯,路怎幺走,很多时候取决于灯如何放。

譬如说考试,倘若有学生不及格,老师若言自己责无旁贷,那幺学生会从心里感到内疚,当然也有感激,为了弥补这些,他会加倍努力,只为对得起老师的言行。这种灯,固然有益于学生乃至教育事业。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认为:分析问题要一分为二,有其好的一面,必有其坏的一面。

“老师”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同样可以一分为二,上面所提到的老师是现代应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点睛之笔”,那幺,另一部分呢?所谓另一部分就是以罚为主教育之根本的老师。

在这些老师眼里,“错”就意味着要受到惩罚,这是天理!学生做错事后,甚至有些根本不叫错,只是学习上的疏漏,老师不观其现状,不察其心理,更不究其错因,不分清红皂白便劈头问罪,当然,训语不外乎就是:你如何对不起自己,更如何对不起父母和老师,结果呢?其结果也并不复杂:一、写检查、保证书。二、交罚金若干。

更有甚者抓住学生的心理,知道一旦罚款,学生肯定从零用甚至伙食费中扣出,因为他们不敢言于家长,出门在外,尤其在学校,最怕就是自己让家人着急生气。于是,这部分老师便肆无忌惮地作“业余工作”。错,罚!错,罚!再错,还罚!直至学生提心吊胆过日子,连走路都要看看脚底有没有出什幺问题,不少学生因此而被迫辍学。

当然,水有其源,树有其根,这些老师的作风或者可以说是道德上欠佳,学校的因素也是不可抹煞的。

不少学校为方便管理学生,实行“胸卡制”,在一枚小小的胸卡上,就可映射一些学校的风气。譬如一学生从未犯过错,一次偶然因更换衣物时把胸卡忘记了,刚好被学校领导发现,于是,此生又要不情愿地将手探一入囊中,倘若有辩解者,其领导则言:“你认倒霉吧!学校就是这个制度,下次长点眼力和记性*!”

一些学校召开全体学生大会,有的根本就是制定罚款规则:如何如何则罚款20,如何如何则罚款100……有的学生实在忍无可忍,于是持一丝希望硬着头皮向老师反映,老师却道:“罚款,并不是目的……”学生们本来心中就不平,又听如此之言,于是有的低头小声自语:“不是目的,是一种特殊的致富手段!”

也难怪学生中会涌一出类似对联:上联:走入校门,百类聚汇,只一事——交钱!下联:踏进学府,万规齐临,无二法——罚款!横批:穷苦交加。

每个学校向外打出的招牌都响铛铛:什幺“成功的摇篮”,什幺“为人师表,催笋成竹”……人们对于这些,都是眼花缭乱,但对其内部风气却茫然不知。这就好比戴墨镜的人,有的是为了装饰,有的却是为了掩饰,对于真正英俊潇洒的人,完全可以把墨镜丢掉!但对于满心虚伪的盲人,墨镜却如奇珍异宝甚至生命。然而盲人终究还是盲人,即使戴上墨镜也不能改变其本质,只能是自欺欺人,墨镜总会有被摘下的时候,不管是自己还是别人,到那时,盲人原形毕露,人们也就会悄然大悟:原来你是瞎子!

所以,在这里我要说:学校对于人,是陶冶情操、完善思想、传授知识的机构,正如黑夜可以锻炼人,但灯要放正,墨镜也还是要摘的。学生需要诚信和无私来提高成绩;社会需要诚信和无私来维护秩序;人类更需要诚信、无私来换取和平!

这样的时代,这样的教育,人才哪里还禁得住被再度扼杀!时代教育需要人才,时代教育呼唤人才,那幺时代教育应该珍惜每位学生!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相关散文

美图欣赏

散文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