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演讲稿:一位高三老师的教学笔记:对一次月考的反思

时间:2017-06-23 11:11:36 

当我们要学习学生演讲稿,对学生演讲稿:一位高三老师的教学笔记:对一次月考的反思的了解是不能避免的,下面请阅读学生演讲稿:一位高三老师的教学笔记:对一次月考的反思

自从进入高考备考以来,已经举行了几次月考。几次月考,虽然各有得失,但从学生的得分情况上看,并没有收到一次比一次好的预期效果。每一次考试结束,所做的,无非就是叫学生将试卷打开,对对答案,然后叫学生各自纠正错误。以致在应试方法上的有些失误总是跟以前有着“惊人的相似”而不能加以克服。之所以会这样,原因之一,恐怕是与教师在教法上没有认真反思,痛定思痛有关。细细想来,如果只注重考试结果本身而不注重考后的总结反思,次数考得再多,考试中存在的问题也难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上次月考之后,通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发现有不少实在性的东西确实值得反思。

首先,关于文言文的复习应试问题。

在指导学生做文言文阅读题时,我们往往会忽视一个问题,那就是应该让学生明白,在阅读原文时,没有必要把每一个字都读懂,而我们强调得最多的是,在没有读懂原文之前就做题,准确率不会高。于是,学生会把太多的时间投入到阅读理解这一环节上。事实上,由于时间有限,加上学生自身有限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做到把每一个字都读懂。那怎么办做才更妥当?回答是,只须快速浏览一遍,知其大意就可以做题了。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在做题时要特别注意从“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的那道题中去寻找突破口。

例如:上次的月考中,文言文阅读的第10道题是: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答案有四个选项,即a.蔡邕侍奉母亲极为孝顺,他的母亲曾卧病三年,蔡邕连续七十天没有脱过衣服,也没躺下睡过觉。b.熹平四年,蔡邕与杨赐等人奏请订正《六经》中的文字。灵帝批准后,蔡邕派人把经书雕刻在石碑上,让晚生后学都来寻找经书中的错误,以便集思广益,结果应者云集。c.董卓的门客想让董卓尊比姜太公,称为尚父,于是董卓向蔡邕问计,蔡邕义正严词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d.蔡邕其实并未依附董卓,只是感念董卓的知遇之恩,但却被王允夸大罪行,致使一代大儒惨死狱中,也给汉史研究带来重大损失。正确的一项是d项)。解答此类题,一要注意总体阅读,整体把握。二要注意抓住主干。三要注意辨析差异,排除干扰。四要注意坚持将答案放回原文查对,这是关键。依据这几条答题原则,我们不难看出,a.不是“没有脱过衣服”,而是在交替时换衣服。b.并非为了“让晚生后学都来寻找经书中的错误”,而是为了帮他们纠正错误。c.蔡邕并非“义正严词”。供选择的四个选项,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了该篇选文的内容,虽然只有一个选项表述完全正确,但其他选项也不是全句都与文章的内容无关,与原文出入的,不过是某一个关键词而已。也就是说,只要对这四个选项中每一项的内容都做认真领会,做其他题时,就会迎刃而解。如果说,快速浏览一遍之后,对文章的内容还只是一知半解或模棱两可的话,那么,通过对四个选项的领会之后,一切都会变得明朗化起来。特别是做翻译题时,所选的翻译句,意思都会与选项中的内容息息相关,这叫一通百通。

其次是关于现代文的阅读。

说到现代文阅读题,这是纯粹的主观题,答案是开放型的。以前也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没有跟学生强调,既然是开放型的题,就不要过多地去考虑答案的准确性,答题时,你可以这样答,也可以那样答,只要能言之成理或能自圆其说就可

《一位高三老师的教学笔记:对一次月考的反思》

以得分,甚至是只要答就可以得分。因学生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有的学生本来有话要说的,但因放不开,最终没有黑墨落在白纸上,以致留下空白,留下了遗憾。在以后的考试中,不仅要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还要让学生学会必要答题技巧。

这次的月考的现代文阅读选文是《岁月的塑造》。其中有一道题是:作者通过“岁月是一本书”的比喻,主要说明岁月具有怎样的特点?对这样的题,应该让学生掌握这样的答题技巧,即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不能就句论句,必须把句子放到语境中去,联系全段、乃至全文来理解它的深层意思。另外,还要注意学会筛选出文中的关键词来组织语句。把“岁月是一本书”放到具体的语境中,我们便发现其中就有“它光鲜淋漓”“它缤纷多彩”“无风雨也无晴的本真情境”“美丽繁华”“灿烂精彩”等一些关键词。通过对这些关键词的解读,让我们自然而然地想到,岁月是多么地美好,岁月又多么地短暂,岁月是多么的平淡本真,可是,岁月会随着时光的流失而流失。这不就是岁月的特点。由此可见,所谓的开放型,并不是漫无边际,随心所欲,而是要能抓住要害,就地取材,灵活运用。有了关键词,自然就有了亮点。有了亮点,得分率自然就会高。

第三个是关于5分的背诵默写题。

有人认为,这一道题分值太低,投入太多的时间太不划算,连教师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就有理由采取消极的态度对待,即备考时不在意,考试时碰运气,能拿分就拿,不能拿就放弃。其实,说到古诗文背诵,应该说,不只是因为要拿5分的默写才要求去读去背,而是通过读和背,使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高。不能否认,在背诵过程中,学生地进行了大量的知识积累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以及快速应对各种复杂场面(高考场面本身,不能说不复杂)的能力。反之,如果放弃,那么,放弃的就不仅仅的5分的默写分,有很多本不该放弃的,也会在这不经意中被放弃。5分的默写分,只是在所有损失中直观的那部分,那些隐性的、无形的损失,可能将是无法估量。这也说得上是因小失大了吧。

还有一个更简单明了,即很实在的问题也应该引起我们重视。除了客观题之外,所有的主观题,都应反复跟学生说,一定要做,一定要写,而且只要不限定字数,就要尽可能地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或空格处写满文字。就拿作文来说吧,要求字数不少于800字,一个明智的考生,绝不会只写到“800字”处就停止,而是在不超过作文格子的情况下,力争多写。毫无疑问,最恰当的字数是只让作文纸留下二到三行的空白。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在高考备考中,备考的效果如何,并不取决于预考次数的多少,而在于能不能做到考一次,反思一次,在反思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通过反思,以便扬长避短,带领学生攻克一试题难关,最终达到胜利的彼岸

《一位高三老师的教学笔记:对一次月考的反思》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相关演讲稿

美图欣赏

演讲稿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