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事三题

时间:2022-02-11 18:52:03 

孟宪歧

【编者按】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刊特别推出“党员风采专栏”,将努力以共产党人的文学形象、以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作品去诠释“红船精神”的内涵。我刊几十年来遵循的刊旨是“扶持文学青年,关注平民生活”,“党员风采专栏”也将一以贯之,不慕风华绝代,不刻意演绎英雄故事,而是要以十足的烟火气去关照现实生活中踏实工作、忠诚为民、默默付出的普通群体,书写他们的喜怒哀乐、人生遇际。“红船精神”的第三个维度“奉献精神”将是本栏目的着眼点,为一个个平凡的共产党人推出人物小传是本栏目的追求。

作者简介:

孟宪岐,河北省作协会员。于《小说选刊》《小说林》《小说月刊》《小小说选刊》《小小说月刊》等多种报刊发表小说作品300余万字。出版《那山·那人·那狗》小小说选集一部。有多篇小小说被选入中考、高考试卷或编入教辅书籍。

摩 托 车

那会儿,整个三家区就只有大老张骑着一辆摩托车。呵呵,三家区大得很啊,管着7个公社。大老张是邮递员,整日骑着那辆墨绿色的摩托车,突突突跑个不停。

只要大老张一到,孩子们就把他紧紧围拢起来看热闹。

大老张粗门大嗓:“闪开!闪开!撞着我可不负责!”

大老张人高马大,黑乎乎的样子挺吓人。他边喊着,边用脚踹打火的装置,摩托车便突突突响起来,孩子们吓得眨眼就跑光了。

小更站在旁边,瞅着大老张嘿嘿笑:“张叔,走,去我家,我爸想跟你整两盅了!”

大老张像将军般一挥手:“上车!”

而后,摩托车便使劲儿突突着,没影了。

小更的爹是公社书记,已退休,跟大老张是酒友。趁着父亲和大老张喝酒的空儿,丁小更悄悄把摩托车推出来,去大道上突突突跑起来一阵风。

终于,这辆摩托车归小更所有。

这已经是1982年的秋天了。小更能拥有这辆摩托车,功劳要算在大老张的头上。

大老张见小更太喜欢摩托车了,就跟小更爹说:“丁书记,我们邮局要更新两台车,你跟邮局李局长熟,花俩钱,把旧摩托车买给小更玩吧。”

小更爹还真听了大老张的话,花了200元钱买下了旧摩托。

其实,小更父亲能舍得花钱给小更买摩托,也是有缘由的。这几年,他一直愧对小更。他当公社书记时,小更想去当工人,他不让;小更要去供销社,他也不让。他说,咱不能以权谋私。

最后,小更只好走参军这条路。可惜,体检不合格。

小更让爹说说情,爹不肯。

爹告诉小更说:“我这辈子就没干过一件违心的事儿。”

小更只好在家种地了。

小更的摩托车,是附近的第一辆摩托车。

爹说:“这东西叫‘架脚踹,危险!没听人家说吗,要想死得快,就买‘架脚踹!”

老伴瞪他一眼:“啥话呀?越老越不会说话了!”

小更嘻嘻笑:“没事儿,我会加小心的!”

别人修理地,走着去,也有骑自行车的,但很少很少。只有小更骑摩托车去地里干活,快得很。

有一天,小明急匆匆来找小更:“我有急事,你送我去磴上赶班车,给你两元钱!”

小更二话不说,把锄头往地里一扔,就带小明去了磴上。

12里路,不到半小时。小更摩托车到,班车也到。小明下了摩托车,就上班车,扔给小更两元钱。

拿着钱,小更心里突然一亮:这摩托车不仅能跑着玩,还可以挣钱啊!

那天夜里,金凤急匆匆来找小更:“小更,我家大刚发烧了,带我们去三家医院吧。我给你5元钱!”

小更说:“啥钱不钱的?走!”

金凤的丈夫是志愿兵。金凤在家伺候老人,孩子有病,孤立无援。

金凤抱着小刚,小更小心地開着摩托车,15里路走了半个多小时。到了医院后,小更抱着小刚,去了急诊室。等孩子输上液后安详睡去,小更才开着摩托车返回。

金凤家的孩子也不争气,不是这个病,就是那个病,小更的摩托车,成了金凤家的专车,不管三更半夜,也不管刮风下雨,随叫随到。小更有时收几元钱,有时不收。

人言可畏啊,小更的麻烦事就来了。

私下里就有人说小更和金凤咋地咋地。这事就传到了两个人的耳朵里,这两个人对小更来说至关重要。一个是媳妇,一个是老爸。

媳妇说:“你跟金凤到底咋回事啊?她不找别人,专找你?”

小更说:“咱不是有这破摩托车嘛,好歹比自行车快啊,孩子的病耽误不得呀。你说说,找谁?”

媳妇说:“以后金凤家的事,你少管!”

小更只好点头:“少管,少管。”

说是少管,可金凤来了就找小更媳妇,小更媳妇就吩咐说:“赶紧拉孩子走吧!”小更便立即发动摩托车,一溜烟跑了。

老爸更狠,见了小更就问:“你懂法吗?”

小更答:“懂点。”

老爸大声吼:“你懂个屁!金凤是啥人?”

小更嗫嚅说:“金凤是军婚呀,我知道的。”

老爸说:“算你不傻!以后该咋做,明白?”

小更:“明白得很!原本就没事,好事者挑拨。”

后来,金凤的男人回来探亲,专门买了东西登门感谢。不久,金凤就随了军,这事才被人淡忘了。

来找小更的人越来越多。

不久,小更在门口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写得清楚:接送人,10里路2元。

有人说:“小更钻进钱眼儿了!”

有人说:“小更收钱没错儿!摩托车要烧油的,咋也得闹个油钱啊。”

有人说:“小更的摩托车,可是方便了村里人。”很多人都念小更的好。

父亲说:“这辈子,我给家里做了唯一一件好事!”

父亲这话说了还不到半个月,小更就出事了。

那天,磴上乡唱大戏,有几个小伙子喜欢热闹,都想去看戏,跟小更约好了,小更一次送两人,等散戏再去接。第二次送人时,迎面过来一辆拉柴火的大马车。柴火装得满满当当,把整条路挡个严严实实。小更一拐弯,就下了沟,连人带车翻在一处。小更没啥大事,脚上被石头磕出一个大口子。那两个小伙子有一个断了3根肋骨。

小伙子的父母不干了,要去法院告小更。

父亲着了急,去人家低声下气说好话,人家同意不起诉了,但医药费和误工费得小更拿。

小更有一肚子委屈。

原来,他根本没收小伙子的一分钱。平时关系都不错,花个块八毛的汽油钱,送送朋友,小更就算是白搭了。

那天,退休的大老张来看望老书记。大老张听说了这件事,就去找了这家人。大老张跟这家人有点亲戚。

大老张说:“人家小更白尽义务送人,出了事,不能让人家担当啊,这样有点不厚道。”

这家人最后自己掏了医药费。

又不久,村里就有人买了新的摩托车。

看着人家骑着崭新的摩托车风驰电掣,小更微微一笑。

小更说,等着吧,我会让村里人大吃一惊的。

这天夜里,小更做了一个梦:他开着一辆四轮拖拉机,在宽阔的大路上一路高歌。

拖 拉 机

小村的变化真是大啊。前些年,村里只有小更的爹有一辆自行车。他是公社书记,总下乡。不几年,村里几乎家家都有了自行车。这时,小更就有了一辆二手摩托车。靠这破车接送人,小更淘来了第一桶金。这不,没几年,村里就有了好几辆崭新的摩托车。

小更的旧车落伍啦。

那天,小更看电视,听一个人讲了一句话:借鸡下蛋!小更没事就琢磨这句话,怎么才能借鸡下蛋?

乡里每年春节,都来人慰问老干部。这年春节来慰问的是乡长。

乡长看见了那辆旧车,便开玩笑说:“这得鸟枪换炮啦。”

小更爹说:“哪儿来钱?”

乡长说:“借鸡下蛋啊。去贷款,买个四轮的,几年就回本。”

小更听得清楚,就跟爹说:“我去贷款。”

爹说:“贷啥款?寒碜人呢。”

小更说:“那寒碜啥?听说王小五买摩托车,他爸给他贷了500元呢。”

王小五是村支书的儿子。村支书都能贷款,这事就不寒碜。

小更就去用房子抵押,贷了3000元款,又加上自己的存款,买一辆拖拉机还差200元。

小更只好去求爹:“借我200元,一年后还你300元。”

爹说:“你甭哄我!我的钱到了你手,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爹到底给了小更200元钱。

當小更把一辆红彤彤的拖拉机开回村里时,人们的目光多的是惊奇和羡慕,当然也有嫉妒。

不过,让小更始料未及的是,村里人竟然有那么多活儿让他来干。拉石头拉土,拉砖拉水泥,拉粪拉化肥,挑地拉秸秆,甚至送亲结亲。小更的拖拉机没有一天闲时候。

小更有了拖拉机,真是太方便了。

村里那条路,坑坑洼洼,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抽空儿,小更去河滩拉来沙子和土,垫一垫,毕竟,他的拖拉机走得多啊。还有,村里人也不把小更当外人,小更正在路上跑呢,有人说:“小更,给我捎上一袋棒子。”

小更说:“扔车上吧!”

还有人正走路呢,小更的拖拉机停在一边:“上车,拉你一段!”

村支书更是不把小更当外人,用小更的拖拉机,就跟用自己的一样:“小更,给村里拉点砖!”

小更拉完砖刚回来,村支书又说:“村边那个坑越来越深,你去给填上!”

小更填完大坑,村支书又来了事:“乡里让拉树苗子,你给跑一趟!”

小更不满意了。

小更想,我自己乐意拉土垫道,我自己乐意帮人家拉东西。可村里的事也指使我干,连个油钱也不出,凭啥呀?

小更想跟村支书说,可又觉得不好意思开口,油钱也没个仨瓜俩枣的。况且,爹总是唠叨,想着多为乡亲们干点事,别老是钱钱钱的。

没几天,村支书亲自找上门来:“小更,前些日子没少用你的车,以后村里有啥事,就你了,一次一结账!”

小更暗想:得回没问村支书,要是问了,村支书会怎么看我?还给我找活计干吗?说不定,这也是一次考验呢。

村支书说话算话。每次用完小更的车,都让村会计小梅立即结账。

小更就跟小梅有了交集。小梅就是钱匣子上的锁,她想开就开,她不想开就不开。村支书签了字的条子,她说没钱谁也白搭。小梅说:“小更,给我拉点儿土,垫垫猪圈!”小更马上屁颠屁颠去拉土。小梅说:“小更,我家那块地,你给挑挑吧。”小更就回家拉上铁犁,给小梅家翻地。

时间长了,小更就有了想法。可小更不想跟村支书说,跟支书说,就得罪了小梅。跟谁说呢?小更就跟爹说了。小更其实不喜欢跟爹说,爹本身就事儿多。可小更还是跟爹说了。

爹一听就来气:“这是什么风气?以权谋私啊!”

小更说:“爸你别来气。无所谓的,只是我心里不舒服。”

爹说:“这样吧,以后她再指使你干活,叫上我,咱俩一起去。”

小更一想:爹这招儿还真高。

那天,小梅让小更给拉了一百多块砖,他就喊了爹帮忙。到了小梅家,爹和他就忙活着卸砖。小梅一看老书记来干活,立即拉住了小更爹:“大爷,劳您大驾,不敢当啊!你歇着,我找人来!”小梅朝院子里喊:“大柱,出来卸砖!”

大柱是小梅男人,磨磨蹭蹭出来了。

此后,小梅还让小更给干点活,可每次爹都跟着,渐渐,小梅就不再捡小更的便宜了。

最讨厌的是二蛮。二蛮家里人多,事也多,动不动就让小更干这干那。掰棒子时,二蛮让给拉棒子;刨土豆时,二蛮让给拉土豆;割秸秆时,二蛮让给拉秸秆。本来,小更是明码标价的,村里村外拉一趟东西收10元钱。可二蛮从来没给过,只是说:“记账!年末一堆儿算!”

可小更哪有时间给他记账啊?不给拉吧,又觉得不合适,乡里乡亲的。这让小更很纠结。

村里人都知道,小更靠这台拖拉机发家了,旧房换新房,日子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俗话说,常在河边站,没有不湿鞋的。小更到底出了事故,正是这次事故让小更的心灵感到震颤了。

那天,小更开着拖拉机去城里进货,他家开了村里唯一的小卖部。在返回的路上,为了躲避一台212吉普车,拖拉机翻在路边。小更被方向盘死死卡住出不来。

正巧,二蛮骑自行车去乡里办事,见了小更,二话不说,扔下自行车,抱着小更,硬是拦住了一辆汽车,把小更送进医院。

得亏抢救及时,小更无大碍。

二蛮陪着小更一天一夜。小更的拖拉机没事儿,二蛮的自行车却被人给骑走了。

这让小更很感动。

小更住院期间,乡亲们能来的都来看望他。不能来的,也托人带来了慰问品。小更望着乡亲们,说不出话来。

小更出院以后,回家请人唱了三天大戏,以此感谢乡亲们的深情厚谊。

小更把他那厚厚的一本账烧了。

小更跟媳妇说:“账都记在人心里,人心就是一本账啊!”

小 轿 车

小更属于敢吃螃蟹的那种人。方圆几十里还没摩托车,他先有了;附近几十个村都没拖拉机,又是他先买的。摩托车让小更不愁温饱,拖拉机让小更发家致富。这不,当别人把拖拉机开回村里时,小更的拖拉机就贱价卖了。

不几天,小更把一辆锃亮的黑色小轿车停在家门口。

小更说:“这是出租车,谁都可以用!”

呵呵,那会儿,很多人还不晓得啥叫出租车呢。

过去,小更用摩托车接送人;后来,他用拖拉机接送人;现在,他又用小轿车接送人。车费可不是三元两元了。按里程计算,一公里一元。

开始,很少有人用小更的车。村支书去乡里开会,都是小更接送,坐在平稳的轿车里,很享受。

村支书说:“轿车就是轿车,那叫一个舒服。”

村里有公务活动,都用小更的轿车,几乎隔三岔五就跑一趟。小更的轿车成了村里的专车了。小更也不傻,哪能按里程计算呀?差不多收个油钱得啦。

后来,就有些年轻人出门便坐小更的轿车。

侯大能的儿子侯小能,就经常租小更的轿车。

侯大能是村里的能人,上晓天文,下知地理,可他小气,舍不得花钱,买了自行车,还怕费车子,舍不得骑,每次出门就靠两条腿。人家自行车买了两三年,就被骑得不成样子了,他家的自行车买了5年,跟新的一样。

侯小能却从来不骑自行车。最早他就坐小更的摩托车,后来坐小更的拖拉机,现在,又坐小更的小轿车。

侯小能继承了侯大能的禀赋,也能说会道,生意也做得风风火火。

侯小能在城里很吃香。

侯小能很大气,钞票一伸:“甭找零头了,记账!”

小更却不敢不找,多少钱就是多少钱,不能胡来啊。

小更吃过亏。

那回,一个外乡人租他的车,说好了去城里,80元钱。可小更把他送到城里后,那人说:“给我发票,我要报销的。”

这让小更傻眼了。

小更在乡下接送人,很少到城里,也没啥发票啊?

那人却不依不饶,不给发票就不付车费。最后,小更仅仅收了40元钱油钱才算拉倒。

村里要换届选举了。原村主任撂挑子外出打工,一個月几十元钱的工资都发不上,谁还干?村支书家里开了米面加工厂,他整天忙自家的事,谁有啥事都去他家的米面加工厂找他。

乡里对此非常不满意。

乡书记把小更招呼到乡里,在乡食堂安排了酒菜,书记和乡长陪着。

书记说:“你是党员,在村里有群众基础,口碑不错,干脆,村支书、村主任你一人兼得啦。”

乡长也说:“就算你为我们哥俩着想啦,行不?”

小更摇头:“我不干!我散漫惯了,不想被人家管。再说,干那玩意儿我得少挣多少钱啊?”

书记来气了:“小更你咋说话呀?好歹你也是组织上的人,钻在钱眼儿里,没点儿出息啊?”

乡长说话更难听:“我们看你像个人似的,却没承想你是一堆烂泥巴,根本扶不上墙!”

小更知道这两个领导用的是激将法,就笑着说:“领导别生气,我这也是实话实说。”

书记脸色缓和下来:“大道理我俩就不讲了,这活儿,你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还只能干好,不能干孬。”

乡长又烧了一把火:“小更你有这个能力!你不会是胆小鬼吧?”

小更也看透了,就说:“唉,谢谢领导的关爱。我知道,我要干这活儿,只能把自己的钱给村民花,村民的钱,我一分也不能花。我只能给村民当孙子,村民都是我爷爷。”

书记乐了:“看你把话说得多难听。反正你有钱,你的钱你做主!”

乡长也乐:“当爷爷当孙子,那是你的事!给老百姓当一个好孙子也不容易,你行的。”

小更全票当选村支书和村主任。

村里穷得连电费都拿不出来,电工差点要给村部断电。小更自己拿钱补交了电费,把拖欠原村支书、村主任的工资给人家发了。

媳妇不高兴了:“没指望你挣钱,可也不能就这样败家呀。照这样,那点钱儿几年就让你给攘光了。”

小更说:“这会儿攘钱,是为了以后进钱,懂吗?”

媳妇哭笑不得:“进钱?八成这辈子不会再有了!”

小更说:“那你就等着吧!”

爹倒是很懂小更,还把自己的养老金存折交给小更:“拿着,有啥困难也能帮个忙。”

小更很感动:“爸,这钱动不得,这是您养老的钱!我要敢动,就是不肖子孙了!”

谁承想,小更上任做的第一件事,就惹了众怒。

最早,村里曾经有过砖瓦窑,老式的。后来,就关闭了。小更要建一座新型砖厂,光设备就需要50万元,这可是个天文数字。

那会儿一个“万元户”就了不得啦。

小更自己有30万元,可还差20万元,小更便采取集资入股的方式筹集资金。

大家都看好小更的为人,有钱的就都入了股,可有钱人毕竟少数,绝大多数村民没钱。没钱入股的人心理不平衡,就都去乡里县里上访,要求以劳动力的方式入股。小更说得明白,没有钱,可以在砖厂做工挣工资,但肯定没有股份。

乡里县里来了工作组,肯定了小更的做法,给村民做思想工作,并承诺以后他们有钱了也可以入股。

村里砖厂很顺利,实现了当年投产当年盈利的目标。

小更的轿车,自然成了村委会的公用车,他是司机,还得自掏腰包买油。

许多人都羡慕小更这个村支书有派头,整天开着小轿车东奔西走。可很少有人知道,他小更这是大拇哥卷煎饼,自己吃自己啊。

3年后,砖厂分红,小更分到了50万元红利。

媳妇却高兴不起来,她知道,这钱小更一定不会装进自家腰包。

小更说:“咋样?当年是攘钱,现在进钱了吧?”

媳妇问:“这钱咋用?”

小更说:“咱村办自来水呀。你也吃,我也吃,多好!”

媳妇的心就凉了。

当村里人家家都吃上了自来水时,那些上访的村民很后悔,都敲锣打鼓去乡里县里,要求给小更奖励。

爹跟小更媳妇说:“男人是女人手里的风筝,你手中的线有多长,男人就能飞多远!”

小更媳妇看看空空如也的手,低头沉思着。

她想,小轿车就是风筝,在她手里牵着呢。

责任编辑/董晓晓

相关百姓传奇

美图欣赏

百姓传奇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