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绿色文件夹里是派出所的调查记录。
梧桐路案发后,片警对梧桐路两侧的居民进行了逐户走访和海量调查,虽然梧桐路上的居民楼不多,但对于警力一向捉襟见肘的派出所来说,工作量也够他们一呛。调查用了3天时间才结束,所以那晚小芳没给我看这份记录。
他当时也没见着。
起草和整理这份材料的人一定是个经验丰富的家伙,搁古代,就是个典型的刀笔吏。
他首先介绍了梧桐路上主要居民的情况,常驻人口多少,暂住人口多少,重点人口多少,以充分显示此项工作的强度和难度。
继而,对为数不多的4名重点人口的情况做了介绍。所谓重点人口,是指有犯罪前科的居民,这些人通常都会被辖区派出所记录在案,一旦辖区内发生刑事案件都会被片警格外关照,肯定连着几天都睡不好觉。当然,也有借此机会跟警察混成哥们的,去派出所比回家还熟,谁都认识。
从这份材料上看,4名重点人口基本上没有作案嫌疑。
其中1个外出经商,半年未归。1个外出打麻将,被兄弟派出所抓赌时逮个正着。1个骑摩托车摔断了腿正在养伤。还有1个目前正在医院待产,她是个女的。
案发当晚,因为天气恶劣,自黄昏时就开始刮风,后来还下了雪,基本上没有人在户外闲逛。加上夜深又没提前通知,所以没什么人注意到窗外有人在杀人。广大人民群众都拉了窗帘猫在家里看电视睡大觉。
但也有例外的。
一个长期失眠通宵创作的夜猫子型无业文学青年,于当晚24时整许听到窗外有人喊叫,探头张望了一下,天太黑,什么也没看着。之所以时间这么清楚,是因为他当时正在上网,跟QQ里一个女孩畅谈创作感想,那女孩反复强调12点下线,果然言出必行。
还有一个刚当了爹的机关干部,夜里被老婆踹起来给孩子喂奶,也听到了窗外的喊声。
仅此而已。
派出所向所有走访对象出示了死者的照片,从户籍档案上找到的。
有47名受访者表示见过死者。这个数字应该没有水分,因为这47人中不包括老眼昏花看谁都象自己家孩子的老头老太太。
整个调查报告基本上就这些内容。
梧桐路是白梅每天上下班的必经之路,而见过她的受访者居然只有40余人,让我觉得很无奈。
她是个很漂亮的女人,足以给人留下印象。
我注意到一点,47名声称见过死者的人中,有近1/4的人是同一单位的,和平区建委。
看完两份文件夹里的材料,我脑袋很乱,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
我对梧桐路杀人案的侦破思路被严重的动摇了。此案和半年前的那两起案件惊人的相似,几乎毫无二致。如果要反驳,能站得住脚的论点,除了烟头的牌子,也只剩一个疑问。
为什么事隔半年才重新作案。
所有系列案的凶手,其犯罪行为和犯罪周期都是有规律可循的,除非凶手本人出现了某种问题无法继续作案。
如果这三桩案件是一人所为,那中间这半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如果这三桩案件不是一人所为,为什么作案手法如此相似,连凶器都一模一样。
我没注意半年前本市的媒体对此案都作了怎样的报道,但可以确信的是,警方向媒体透露的信息中,一定隐藏了关于凶器这样敏感的内容。
全世界警察都这么干,面对媒体隐藏细节,其目的不是故弄玄虚,而是用来区分之后有可能发生的类似案件。
有一个词,叫模仿犯罪。
老徐看出了我的困惑,没逼着我发表意见。只是告诉我,三案已并案侦查,但以梧桐街案为主。
我无话可说,带着一脑袋问号起身告辞。
老徐没留我,一路送我到停车场,让我转告死者家属,他们正在努力,争取尽快破案。
有什么想法可以告诉我,想知道什么也直接找我,你们这帮臭小子。我上车时他在我背后狠狠拍了一巴掌。
我魂飞天外,看到办公楼门口小芳正假装一脸无辜的冲我撇嘴。
我鬼使神差的把车开到了梧桐路,下车在路边的小店买烟。
这是我第一次白天来到梧桐路,光秃秃的国槐树冠看起来没有晚上那么瘆人。还没到下班时间,街上行人稀少。客观的说,住在这里真不错,很安静,不会被熙熙攘攘的人流车流打扰。
美中不足的是,街边大多数居民楼都显得年代久远,有苏式筒子楼那种传统夸张、大而五档的红外坡顶。
那些楼的年龄肯定比我老,比我和白兰加起来都老。
离我不远的地方有两栋并排的楼宇,八层多高,一层明显是个机关办公场所,巨幅玻璃幕墙后面应该就是办公大厅。二、三层的每个窗户外面都悬挂着空调的户外机箱,那种整齐划一让人一看就知道,不是宾馆就是有钱单位的办公室。四层以上空调数量明显减少,能看着窗户里挂着花色不同的窗帘和窗纱。
大楼贴着蓝色的瓷砖,跟旁边那些灰头土脸的邻居比起来,极具时代特点和暴发户气质。一层自动玻璃门边有块很大的铜牌,蚀刻着几个字,和平区建委。
我猛地想起点什么,拔腿要走过去,手机响了。
是秦东明办公室的。接通,老秦在电话那头叫唤,赶紧回来,有案子,和平区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