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在圆明园的奢华生活

时间:2016-12-16 09:47:28 

150年前的10月,中西艺术合璧的圆明园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惨遭英法联军的洗劫与焚毁。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豪华的皇家园林之一,圆明园在落成之后便成为清朝皇帝们的享乐胜地,乾隆甚至在此度过了一个耗费超114.4万两白银的生日。

晚清五帝迷恋圆明园

在古代中国,皇帝也就是所谓的天子,理当有最大的享乐;在帝制时期的中国,国家和百姓都要“供奉一人”。从这一点出发,华丽的圆明园足以匹配大清皇朝至高无上的地位。

在雍正皇帝登基之前,圆明园已经有一定的规模了,不过雍正在宜人的环境当中,添加了多座宫室和办公需用的建筑,并设下了“政从园出”的先例。

其实,从雍正到咸丰,五朝清帝就已经在那超过500英亩、设有几百座殿堂和亭子的风景胜地尽情地享受极其奢华的生活了。这几位皇帝将圆明园作为常居之所,那里甚至成为他们最重要的居所,每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园里度过。

曾经看过紫禁城和圆明园的英国人额尔金毫不迟疑地说:“清帝喜欢圆明园一点也不令人感到奇怪。”

那么,皇室到底在圆明园里过着什么样的日子呢?神秘的面纱直到近年获得清宫档案资料后才被揭开。尽管这些资料有其局限,但至少让我们得以抹去历史的尘埃,一窥清帝在圆明园内生活的片段,甚至惊鸿一瞥他们在壮丽奢华的宫苑高墙背后的一些活动。

乾隆:最迷恋圆明园的皇帝

在五位清帝当中,乾隆在圆明园花了最长的时间和最多的金钱。他尽可能选择在这座他最喜爱的宫苑里居住,他返回紫禁城通常是出于特定的需要,比如在每个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执行祭仪和庆典,以及按照皇室传统每逢盛夏到热河展开狩猎之旅。

以1775年来说,乾隆留在圆明园的时间共计168天,大约占一年当中43.86%的时间,其他的时间有105天在紫禁城,66天在热河的承德避暑山庄(从8月到10月),44天在孔子的故乡曲阜。

即使在离开圆明园的短暂期间里,乾隆也会有想“家”的念头。在他的诗作当中,有一首于1752年狩猎途中完成的诗就流露出他思念圆明园的心情:

塞搜旋跸皇州,仙苑澄辰霁景浮。恰似看山移画帧,忽因乐水漾棠舟。枫留红叶宜题句,菊艳黄花欲挽秋。

乾隆以事母至孝闻名,在登基之后,他把母后安顿在他最喜爱的圆明园长春仙馆。他似乎不仅仅作为一个孝子,遵循儒家的道德教训,而且对他的母亲表达出真诚的亲爱和尊敬。

一有空闲的时间,他就会陪伴母亲游览圆明园。每当端午节来临,他很少会错过这个节庆,一定会去陪伴母亲到仙人承露台观赏九艘龙舟进行的竞赛。

此外,乾隆常会跟母亲一起用膳。1775年1月的记载显示,乾隆和孝圣太后几乎每天一起在同乐园进用晚膳。

乾隆对他母亲的爱和亲切从未消减。在1777年3月2日,孝圣太后在“山高水长”观赏花灯表演时突然病倒,被送回长春仙馆的寝宫后不久就去世了,享年85岁。

乾隆悲伤不已,不仅给母亲举办了极为风光的葬礼,并且盖了一座名叫恩母寺的庙宇来纪念她。这座恩母寺一直到上世纪30年代仍然屹立在圆明园的废墟之中。

娱乐:宫人扮商人做买卖

作为一个享乐的地方,圆明园提供了很多种类的娱乐项目。其中一个几乎是乾隆一朝最好玩的项目是:在园里(通常在同乐园)设立一个刻意造出来的市场,许多太监在市场里到处游走,并装扮成掌柜、茶楼老板,和贩卖古董、书籍、家具、丝绸、瓷器、漆器等的摊贩。

为了让他们看起来就像真的北京市集商贩,以求尽兴,太监们像商贩那样大声地吆喝,叫卖,同时努力模仿商贩,拉着客人的衣袖求售。为了呈现出真正街道的景象和经常发生的事,他们甚至故意互相争吵或打架,并有意等待衙役来逮捕。这个市场,一般会在新年期间一连持续九天。

外国传教士眼中的元宵节灯会

在圆明园里,元宵节的晚上会有一系列让人兴奋的表演节目,包括摔跤、灯舞和一年中最盛大的烟火表演。

法国传教士王致诚为圆明园里盛大的“灯会”感到振奋,他记载了一些有趣的详情:

元宵节这一天,皇帝的宫殿里没有一处楼阁、殿堂或门廊的天花板上没有挂上几盏灯笼。在所有溪流、河道和湖泽上,也都会放上几盏制作成小船形状的灯笼,浮在水上来回漂荡。在所有山丘、桥梁和几乎全部树上,都挂上一些灯笼,这些灯笼制作得极其漂亮,有鱼、鸟、兽、花瓶、水果、花卉和船等大小不一的各种造型。有些灯笼是用丝绸制成,有些则是利用兽角、玻璃、贝壳,以及其他上千种材料……

中国人把林林总总的灯笼展示在他们的建筑物里。

灯笼和烟火显然是圆明园里最大的乐事,在园里任何地方都看得到,尤其在湖边。

许多曾经目睹过的人都把他们的印象写了下来。18世纪著名的历史学家赵翼曾荣幸地跟乾隆一起在圆明园内观赏节庆烟火,他写道:

上元夕,西厂舞灯、放火最盛。清晨先于圆明园宫门列火数十架,药线徐引燃,成界画栏杆五色。每架将完,中复烧出宝塔楼阁之类,并有笼鸽及喜鹊数十在盒中乘火飞出者。未、申之交,驾至西厂。

日既夕,楼前舞灯者三千人列队焉,口唱太平歌,各执彩灯,循环进止,各依其缀兆,一转旋则三千人排成一“太”字,再转成“平”字,以次作“万”、“岁”字,又以次合成“太平万岁”字,所谓“太平万岁字当中”也。

舞罢,则烟火大发,其声如雷霆,火光烛半空,但见千万红鱼奋迅跳跃于云海内,极天下之奇观矣。

1790年:最后的大狂欢

1790年农历九月二十五,乾隆在圆明园庆祝了自己的八十寿辰。这场盛大寿典非常奢华,有1000多名喇嘛为皇帝祈福,而盛典的花费超过114.4万两白银。

在生日庆典上,喜气洋洋和鲜艳的装饰从北京西直门开始布置,一直通往圆明园的大门。皇室成员,满洲贵族、大臣、各个回族部落的代表和来自朝鲜、缅甸、蒙古等国的使节到场祝贺,而未能亲自出席寿典的地方官员所发出的致敬贺词这天也不断地被送到圆明园。

事后看来,这场盛大的寿典应该是在圆明园里的最后一场真正的大狂欢;之后,清朝帝国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乾隆之后的两位继承人嘉庆和道光都饱受内部不稳和外来威胁之苦,这无可避免地为他们豪华而欢愉的宫苑生活蒙上一层阴影。咸丰和慈禧太后虽然享受到了圆明园的荣光,但1860年的大火让他们再也没有机会身临其中了。

选自《追寻失落的圆明园》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更多精彩,请点击: 乾隆

相关民间传说

美图欣赏

民间传说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