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窗】捣练图

时间:2015-09-15 16:01:21 

画里有许多衣着精美的女子。

这些女子是宫廷女子,但又有别于享有特权的宫廷贵族。没错,她们是在宫中干粗活的女子。她们的身份类似贴身侍女,但比贴身侍女年龄大,也要比贴身侍女辛苦。

画中的成年女性都穿着短襦(上衣),肩上搭有披帛(用薄纱做的长条带子,起装饰作用)。大人、小孩的衣饰色彩都柔和、艳丽,有朱红、绯红、橙黄、草绿等多种颜色。

这幅画真长啊!

这幅画在绢上的长卷画反映了捣练工艺的全过程。长卷画在古代叫作“卷”,横卷很像现在开会时挂在主席台上方的横幅。卷可以作画,可以写书法,还可以写文章或写信。古人阅读长卷的顺序是由右至左。这幅画除了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外,还是有关中国最早的服装工艺流程资料呢。

捣练是什么意思?

“练”是一种由生丝制成的布料,刚织成时质地坚硬且泛黄,必须经过沸水煮泡、漂白,再用木杵反复捶捣,方能将布料上的丝胶洗掉,布料才会变得洁白柔软。这样,捣好的练经过熨烫,平整顺滑之后,被裁剪、缝制,做成衣裳。

画面上有一些古代的生活用具。

画中熨斗的形状像一个勺子。它的用法是,在熨斗内盛放炽热的木炭,然后用其熨烫衣物。火盆空心的设计,显示出古人的才智:通风性良好,促使炭火燃烧得更旺。火盆的三层花纹不同,很精美。火筷子是用来夹炭的。火盆的两侧有提手,便于人们移动。仔细看,火盆最下面一层是空的。

她们都在干什么?

画中一共12个人:第一组描绘的是4个女子以木杵捣练的情景;第二组描绘的是织线的场景,画里共有3个女子:一人坐在地毡上理线,一人坐在凳子上缝纫,还有一人给火盆扇火;第三组有5个女子,4个女子在熨烫,还有一个小女孩在玩耍。

画中的人都很胖。

盛唐时代,上至宫廷,下至民间,都以胖为美,就连女皇武则天和唐明皇的贵妃杨玉环都是胖子呢,这也推动了以胖为美的风潮。画中的女性一般都脸圆而饱满,体态丰腴。宫中在民间征选干杂役的女工,不但要求技艺精湛,还要体态丰腴、身材丰满,否则即使手艺很好也不会入选。

那个玩耍的女孩的身份是什么?

那个玩耍的女孩可能是其中一个女子的孩子。别人都在干活,只有她因为还是一个孩子,所以可以自由地玩耍。她很调皮,坐着看大人干活很无聊,就好奇地从布匹下面朝上望,想看看布匹透光的样子。她在布匹底下钻来钻去,自己做着游戏。

那位年龄稍大一点的女子在扇炉火。

熨烫需要热水。我们看到那位年龄稍大一点的女子的任务是给火盆扇火、烧水。炉火需要有人拿扇子扇,火才能烧得旺。火焰热,又有烟,她用袖子掩住面孔,扭过头避开,另一只扇火的手却没停下。这个懂事的女子其实也厌倦了这种乏味的劳动,只是在勉力支撑着。

没有人交谈。

参加捣练的女子有4个,其中一个女子略微停顿,倚着自己的木杵,挽起衣袖,打算一会儿跟另一个伙伴交接工作;那个坐在地毡上理线的女子随着线转动着头颈;另一个女子坐在凳子上缝纫,看来是刚完成一段缝纫,正咬着线头;熨烫的女子神情专注,眼睛只盯在熨斗上。两个执练的女子精力集中,没有交谈;另一个年龄大一点的女子,她抻着练的中间部分,是为了让熨练的人干活顺当一些。

看起来最用力的一个人是谁?

画卷最左边执练的女子似乎最卖力了,她的身子朝后倾斜,还耸起肩膀——没错,因为熨练时需要让练尽可能地平展一些。

画面构图巧妙生动。

3组人里面有坐有立,还有一个蹲着的,看起来有高有低、错落有致。各组人物之间彼此呼应,每组人物也有关联,很自然:捣练一组中,一人回身挽袖,与理线一组相呼应,后两组人物之间又穿插着一个蹲着扇火并转首的女子,3组人物气脉相连,人物的动作也有张有弛,特别和谐。

这幅画的原作在哪里?

没有原作了,但这个摹本的水平也是极高的,是宋代人临摹的,十分忠于张萱的原迹。张萱是唐朝开元年间的人。现在这幅画被珍藏在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相关读者校园版15年第18期

美图欣赏

读者校园版15年第18期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