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成长——访谈拉德利公学校长约翰·莫尔先生

时间:2016-12-05 09:42:36 

莫尔先生(John Moule)同意了我的来访请求,答应得很爽快,让我微微惊讶,因为我知道像拉德利(Radley College)这样名流的英国传统住宿公学,不是很愿意对圈子外的人打开大门。

与这位前牛津大学历史系毕业的高材生见面感觉很轻松。他父母都是普通工人,自己小时候上的普通学校。“我小时候很聪明。”他坦诚地对我说,“如果干我热爱的工作,我能够干得很好。”从教23年,他对事业的期望从未停止,总是不断要求自己:下一步是什么?能不能做得更好?2014年从贝德福德学校(Bedford School)校长职位履新拉德利公学校长,他觉得住在这样舒服有保障的地方,很容易忘记校门外面还有一个世界,需要积极外视,因此很高兴见到我。

问:拉德利公学的风范,在作家笔下和影视界都有过大量反映。今天我来,是希望直接通过校长之口,讲述拉德利办学的重要方面。

答:好。首先,我们是男生全住宿制,老师和学生们都在校园居住,学生不到700人,在这个小环境里师生作为一个团体非常紧密,而紧密关系又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课余时间男孩子们和老师随时随地一起谈论,无拘无束,师生关系亲密。这点非常关键,因为师生之间的关系良好,形成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亲密团体。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也很密切。我们都是小班制,不超过20人,高中更少,老师能够注意到面前的每个学生,注重师生互动,吸引学生注意力,多练习一些具风险性的教学活动。

我们校园里有10栋学生宿舍,每栋宿舍有一位导师长(舍监),他和他家人在学生宿舍里有家庭住房,还有一位入住的副导师,副导师可以是单身的,还有负责生活事务的女主管。导师长是学校里很主要的职位,全天候负责本宿舍70名男孩子学习、思想、操行发展等所有方面,起着类似父亲一样的角色,责任大,都是从学校内部聘任。由于我们每位全职老师(任导师)都住校,学生可以在课外时间,校园里或走廊里随时见到老师,问老师问题,老师也常常邀请孩子们来自己家吃午餐,可以见到老师家的小孩子,让家庭生活气息融入校园文化,这也是拉德利的特点。每个导师手里负责7名孩子,此外每个老师还应参加文体活动。在拉德利当老师,不光教书,也包括了生活方式。你必须热爱这样的生活才能来拉德利当老师。

问:下面我想问如何培养男孩子接受挑战的问题。在物质生活优越的环境下,很多男孩子不愿意冒危险尝试新事物。

答:我们通过一系列户外活动训练,如爱丁堡公爵奖(The Duke of Edinburgh Award)、联合军事训练课程(C.C.F.)等大型项目,让男孩子们走出他们舒服惯了的空间。我也要求课堂上老师给学生冒险机会,比如提问题后等待久一点,不要立即给出答案,让学生争取自己解决,不要依靠别人。面对困难不轻易放弃,坚持到底,这种态度尤其可以通过体育活动加以培养。

学校的高期望值也传递给学生,老师应该避免给学生布置他们觉得容易完成的任务。开大会时我叫两个学生上台跳远,第一个给他一个短距离目标,他轻轻一跳就过了,很高兴,大家鼓掌;第二个给他一个长距离目标,他使劲跳还是没有跳到目标,失败了。这说明了什么呢?我让他们看,第二个跳到的距离是第一个的两倍,他取得的成绩远超过第一个,虽然他是失败者。由此我向学生说明,要有高期待值,从失败中取得成就,奔向最高峰,虽然没有达到预定目标,但不是真的失败。尤其是体育比赛,在大型比赛中获得第二、三名,比小型比赛赢冠军更好。我鼓励孩子们不断拓展自己的边界,相信自己能取得成就。一场体育比赛你失去头半场,下半场是接受失败,还是整顿一下争取赢回来?赢一场轻松的比赛,还是赢半场对手艰难的比赛?我们鼓励后者。学校不断地提高标准,承认我们从未完美,就像跳高一样不断地提升栏杆。我们的学生家庭大多来自上流社会,所以我这样对孩子们说,我们不是完美的,下一步是什么?再下一步是什么?拉德利本身是一所拥有卓越声望的学校,好,我们不是坐享其成,而是不断提出:我们哪方面还能做得更好?

问:拉德利在男孩子教育方面颇有特色,你们的经验有哪些?

答:我认为家长选校时,首先要看是不是一所好学校,其次再考虑是男女分校还是合校,因为好的合校远胜过差的分校。我在合校和分校都教过,感到男校有男校特别的优势。男孩子停留在小孩子时期的时间比女孩子长,在男校他们不必那么关心自己的形象,因此更容易发挥自我,更容易轻松表达自己的情绪;某些科目如英文课,可以按照男孩子的兴趣选择所学课文。男生热衷体育,但在只有男孩的环境里,男生也更容易选择女生喜欢的活动,如唱歌、戏剧表演,这在男校很正常,他们容易获取自信,因为没有女生在场,他们不用担心异性的眼光。这些都是公认的男校特点。

此外我还认为,男孩和女孩的确具有天生不同的学习方式,我们男校则把每一分钱、每项资源、每件事情都集中放到男孩子的教育上,而不需分别考虑一个班男生怎么教、女生怎么教,所以我们在专门的男生教育方面做得更优秀。还有一点在西方文化里比较突出,就是总体上男孩子的考试成绩不如女孩子好,同一个班里男生远落后于女生,英国男生后来会赶上去,但是在13~18岁这个年龄段比不过女生,所以我们认为男校没有来自女生的竞争,学习效果更好。

但是也必须考虑由此带来的男校劣势,最直接的问题是:他们有没有遇到过女孩子?为此我们会搞很多有女孩子参加的活动,如音乐、艺术、戏剧、旅游等等,星期二我们有当地国立中学的女生来校搞辩论演讲,全年级的男生都参加,他们一起准备讲稿,合作得很高兴,下一年又和另外一个女校有类似的学术交流。我们觉得这些安排使大家都吸取了男女分校的长处,让男孩子们长大成为绝对文明的、有社会正义感的小伙子,为离开学校后的人生做好准备。

问:男孩是比女孩成熟得晚。拉德利高中两年,取消高一的AS考试,把所有考试都集中到高二最后一年,为什么呢?

答:因为男孩子们倾向于最后冲刺。英国2000年考试制度改革,可以把A Level分开到高一和高二两年考,减缓压力。当时我们就决定不分开,而把所有的考试都推迟到高二(18岁)进行,专注大学考试,而高一则依旧自由学习,让思想从考试的紧张状态中解放。我们这个做法效果很好,历年的考试成绩优秀,当时我们是全国唯一一所这样做的学校,后来别的学校也跟随我们这个模式。

考试成绩很重要,因为它让你迈进下一个门槛,但是它本身不是教育,教育的内容要多得多。我想做的教育是启迪他们的心智,打开他们的思维,充满创造力、想象力,能够充分拥抱呈现在面前的东西,在做这些事情的同时,教他们考试取得高分。如果仅仅教他们如何考试得高分,是教育的腐败,我没有真正教育他们。

亚洲国家的教育方式,我觉得对年龄小的孩子比较好,他们的大脑吸收知识和信息又多又快,他们也喜欢,但是孩子当长大一些时,应该导入不同的内容,培养独立能力、领导能力和创造力这三要素。考试型教育并不能提供这些内容。教育者要启迪孩子们多思考教室以外的东西,面对事情如何办,鼓励独立性思考、创造性思考,所以等他们离开学校,撤去拐杖没有支撑构架时,他们还能够双脚稳稳站立,独立思想,自己拿主意。当然这里还涉及不同的伦理观念,我们是希望男孩子们独立思考的。

问:学校如何看待和父母的关系?如何选校?

答:我们拉德利认为学校和家庭是伙伴关系,把孩子、学校和家庭看作三角型,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教育关键,孩子、学校、家长共同努力才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最重要的是父母和孩子关系良好、感情深厚;孩子喜欢学校,相信老师,老师喜欢孩子,促使孩子得到最大的发展;最后是学校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二者要相互信任才行。所以这里有很多父母的因素。

重要的是父母找到正确的学校,父母赞成那所学校的做事方式,认可学校的价值观念。一旦孩子来到住宿学校,学校就指望孩子遵循这些方式行事。我对家长们说:你必须信任我们!我们在某些具体事情上按如此如此的做法,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有我们的原因,即使有的地方你不同意或不明白。有时候父母一旦涉及自己家孩子会产生不同意见,所以我说父母首先一定得信任学校的价值思想,这也是为什么父母选校时,得事先花时间来拉德利看看,一方面我们看孩子是否会适应学校,另一方面父母也看学校风格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因为这是一个很大的决定,有感情上的和经济上的,一定要双方都感觉舒服才好把孩子送来。

问:拉德利的学生13岁进校时,学习水平各层次的都有,并非只选高材生,是吗?

答:对。我们选拔学生的范围很广,因为我相信聪明的学生和部分不那么聪明的学生混合在一起比较好,可以相互感觉到他人不同的能力,有的擅长体育,有的会艺术,有的会戏剧,虽然学习成绩不那么优秀。我们有很聪明的学生,将来希望上牛津剑桥、帝国理工、哈佛这样的大学,他们组成高级学习组,互相激励;但是我不愿意学校只由学习聪明的学生组成,这样的教育太没有挑战性。我们愿意学校有各种各样能力的学生,而学校负责把他们各人的最佳能力培养出来。拉德利在提升学生素质方面做得很不错。孩子们从13岁一年年长大,除了学习能力,还有独立、领导和创造能力这三方面的培养。

13岁学生的选拔不太激烈。选拔标准以学业为主,还有其他方面发展的潜力,比如音乐、艺术、体育,或者仅仅是一个好孩子就够了。录取的学生必备条件有两点:学业成绩足够好,喜欢住宿生活、参加团体活动。孩子进校能力高低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孩子性格适应学校生活。有的学校16岁升高中时淘汰一批学生,我不喜欢。我不关心排行榜位置,我更关心孩子们的个性发展。

问:拉德利仍然保留出生登记权吗?

答:对。我们有两条录取路线:一是出生登记名单,男婴一出生就登记在校,学校待登记人数达到一定数量时截止。拉德利登记的孩子多,目前的出生登记等候名单排到2024年。另一条是校长名单,任何人都可以登记,入学期提前一年截止。这个名单要求标准较高,竞争激烈,现在我们倾向多招一些学业优异的国际学生。

出生登记名单往往是长辈就在拉德利上过学的,或有的没上过学但听说过拉德利,很早就决定送孩子来拉德利。我们欢迎家庭和学校保持长期的稳固关系。有的母亲刚生下宝宝,是个儿子,马上就打电话给学校问:我可以给我儿子登记吗?才5个小时大的男孩儿登记了学校。我们喜欢,因为这是家庭对学校的忠诚。但是这种方式危险在于只局限于狭窄的一组社会阶层,所以我们增设校长名单,扩大学生背景。对中国学生来说,出生登记名单保证了拉德利纯英格兰住宿男校的身份特征,这恰恰正是大多国际学生寻找的,因为你不希望去有太多差异从而失去了身份特征的地方。

总结拉德利的特点:卓越的学术名声,温暖亲切关怀的团体气氛,丰富广泛的活动经历。我希望拉德利毕业生给人的印象是:为人亲切友好,愿意倾听他人意见,有思想有见解,充满信心而又不傲慢自大,工作努力,学业优秀。

拉德利公学

“请问是赵博士吗?我叫乔治·特里劳尼,很高兴见到你。今天下午由我陪你参观我们的学校,你愿意吗?”一个大男孩从大厅中间迎上前来,笔直地站在我面前,很有礼貌地跟我握手。

我松了一口气,主楼大厅里来往的西方人不少,我这张东方脸不难辨认。来访这天正赶上拉德利的家长开放日,不少父母带着儿子参观学校,昨天校长办公室的助理说她可能忙不过来,会找个高级生陪我,如果有学生志愿的话。拉德利公学占地800英亩(4856亩),比北京大学整个校园还大,能够单独和学生聊天也正合我意。

乔治今年18岁,从13岁来拉德利上学,是他们宿舍的学长。高额头,深蓝色大眼睛,一口纯正的女王英语,讲话不紧不慢,有问必答,态度谦和,让人一见就喜欢。他穿一身挺直的西服套装,外面罩一件黑色学袍,胸口别一枚宿舍徽章,气宇轩昂。

我们先去主楼Mansion建筑内的石雕窗走廊。铺着几何图纹的地板,精美镂雕的阔大窗棂,宛如牛津大学的圣基督教会学院走廊,全校以维多利亚时代红砖细纹为主体的建筑,处处与牛津大学优雅明净的古典审美风格相呼应。校园中心有湖,湖边大树亭亭如盖,正像一幅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景油画。

拉德利公学建于1847年,以牛津大学为建制蓝本,以伊顿公学为教学模式,正是两位创始人威廉·休厄尔(William Sewell)和罗伯特·辛格尔顿(Robert Singleton)的初衷。两位均为牛津学人,受当时牛津思想启蒙运动的影响,立志建立一所培养基督教兄弟般友爱的学校,并且要让男孩子置身于美丽的自然环境和艺术品中,以美育开启智力,塑造人格。这个理念传承至今,很多体制仿效牛津,如校长称Warden,导师称dons,楼道内遍挂艺术品,教学与牛津大学的联系也很密切。

像其他男孩一样,乔治的很多时间用来打球。一次为慈善捐款,男孩们连续踢了24小时足球比赛,竟然打出598∶594的比分!不过乔治也喜欢戏剧演出,当个配角。“主角不行,要记的台词太多了。”他笑。偶尔会有学生家长,拥有大农场或树林的,邀请孩子们去打猎,带着猎狗,特有趣。

最后他带我到他的宿舍。楼下是大小客厅、厨房、餐厅、换衣间、游戏间、活动室等等,低年级的换衣间一推门一股汗味,长凳上凌乱放着几件小孩子的白球衣。乔治说这是新同学的,他们刚刚离开爸爸妈妈,还不懂运动完了要立即洗澡换衣服。低年级的游戏间里几个小男孩正在兴高采烈地玩桌球,看我们进来齐刷刷打声招呼,又回头玩起来。高年级的游戏间静悄悄的,收拾得也干干净净。乔治的房间和其他高中生一样在顶楼,他的房间比较大,比普通房间多放了一套沙发。“因为我是宿舍学长,别的同学有什么事来找我,我们就坐沙发上谈话。”这是他的特权也是责任,乔治说,“每天都有同学找。发生了什么事情,男孩子告诉老师之前,愿意跟我说说。”墙上有一幅肖像画,画中的中年男子轮廓分明,目光坚定。“是我叔叔,他是军官。我敬佩他,希望将来像他一样。”乔治低头微笑道。

文 赵潇(Rebekah Zhao,英国)

赞一个 (0)收藏 (0)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更多精彩,请点击: 校长

相关三联生活周刊2016年第16期

美图欣赏

三联生活周刊2016年第16期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