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拔河赛

时间:2020-12-18 17:06:07 

朱杰

2019年11月7日,这个看似再普通不过的日子,对袁正平来说却意义非凡。在上海癌症康复俱乐部成立三十周年的纪念日,他步履坚定地走向大宁剧场,“生命的故事”的文艺报告演出即将拉开序幕。在康复俱乐部里他担任“会长”,而在病友们的心中他更是一名当之无愧的全国“最美志愿者”。

黑色请柬

1981年春节,31岁的袁正平结婚了,还未来得及品尝人生幸福的他,却在新婚第七天因高烧被送进了医院,病理切片确诊:恶性淋巴肉瘤并浸润髋关节四期。医生、妻子为了不让袁正平担忧都隐瞒了病情,但当他连吞咽面食都感到困难时,预感到了情况不妙。果然,当他溜进医生办公室偷看了病历得知真相,再查阅专业书籍中有关“何杰金氏瘤第四期,2年存活率20%”的病理分析后,顿时天旋地转,不知是怎样走回的病房。

从新房到病房,袁正平坠入痛苦的深渊。悲愤至极的他撕掉了厚厚的日历,一年不就是360多张薄薄的纸吗?冷静之余,袁正平想到了年迈的父母和比自己小7岁的妻子汤惠琴,我要活下去!住院、化疗带来的剧烈反应,让他极度虚弱,但是为了能活下去他始终一声不吭。然而,命运再一次向他开了玩笑,由于大剂量用药导致化学性肝损伤,化疗被迫中断。袁正平高烧不退,恍惚之间,仿佛听到了死神的召唤。就在这时,单位党委书记来看他,向他推荐了一套适合癌症患者运动康复的运动健身法,说这套运动健身法受到许多病人好评,还在静安区体育俱乐部开设了康复培训班。那一刻,袁正平仿佛看到了生的希望。

出院后,袁正平在妻子搀扶下来到静安区体育俱乐部,报名参加了康复训练营。以后的日子,不论在晨曦静谧的林荫道,还是暮色深沉的庭院中,袁正平都坚持锻炼身体。刚开始,站立5分钟就双腿颤抖,随着一个又一个5分钟的坚持、递增,渐渐地,食欲增加了,睡眠改善了,体质增强了。袁正平尝到了甜头,学得更认真,练得更勤快了,袁正平觉得自己获得了新生。

绿色新生

1986年冬天,是袁正平最幸福难忘的时刻,来自康复训练营的病友们将他家十几平方米的小屋挤得满满当当,只为兑现当初的约定:康复满5年,集体过“生日”。围着蛋糕,袁正平和病友们的眼中满含热泪。庆生之余,袁正平萌生了用康复训练法帮助更多新病友的想法。随后,他亲自挂帅组建了多支辅导队,在全市设立了6个教学点,让无数病友获得了绿色新生。为了进一步扩大影响,袁正平还撰写了《上海,有家癌症患者“俱乐部”》,在《解放日报》整版刊登,率先向全社会介绍康复疗法,揭开了群体抗癌模式崭新的一页。

最先看到报道并找到康复俱乐部的是胃癌患者李辉,当年只有30多岁的她,确诊胃癌后陷入绝望,看到这篇报道,她一下感到:原来我不是一个人!她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当天独自一人骑着自行车,来到位于北京西路1220弄2号的癌症俱乐部临时接待处的情景。就在那个弄堂里送牛奶的小棚屋里,参会者的心情急切而兴奋,袁正平坎坷的人生经历和顽强的意志,深深地感染着李辉,她决心用自己的光和热去点燃更多人的生命火种。

1989年11月7日,全国首创由癌症患者组成的康复俱乐部正式成立,袁正平担任会长,李辉成了俱乐部骨干成员。虽然正值隆冬,但在李辉的心中却暖流涌动。初建时期,板凳靠自己从家里带,经费靠病友们互帮互助,连寄通知的信封都是大家动手制作的。条件虽然艰苦,俱乐部成立后的第一场“人间真情”义演却如期举行,得到了上海各界的鼎力支持。李辉还记得,当年正是用这笔募集的善款,印刷了柯岩的《癌症≠死亡》小册子,送到各家医院肿瘤病房;买了辆轮椅和一个电磁灶,送到肿瘤医院对面的徐汇保健旅社,资助从外地来沪治疗的新病友;去看望小儿科病房患白血病的孩子们……30年来,在袁正平的带领下,康复俱乐部里,像李辉一样的志愿者,让数以万计濒临绝望的人们,重新找到了人生的复位按钮,演绎了许多动人故事。在社会大舞台中,闪耀着自救互助、奉献博爱的光芒。

红色浪漫

55岁的刘步湘是个快乐的人,病友都亲切地叫他阿湘。他罹患胃癌的术后4年,病魔再次侵及肝脏,先后又动了两次手术。肠梗阻使他无法进食,只能靠输血、输液、能量合剂维持着最后的生命……和妻子离异后,女儿是他全部的寄托和希望。袁正平十分牵挂阿湘,只要一有空就经常来陪他聊天。在交谈中,袁正平得知阿湘最大的心愿,是为27岁的女儿办一场婚礼,看着女儿出嫁。获知这一心愿后,袁正平召集俱乐部班子成员,成立“爱心小组”。

婚礼当天,第一组去举办婚宴的好望角大酒店布置洞房;第二组来到医院,帮刘步湘梳洗换正装,刘步湘脚很肿,大家花了10多分钟才帮他穿上皮鞋。下午2点30分,曙光医院随行的医生、护士带着急救的药品,推着轮椅护送刘步湘来到好望角大酒店。在送祝福环节,阿湘向着所有来宾鞠躬致谢,然后用颤抖的手接过话筒对新郎说:“今天我把女儿交给你了,希望你们宽容友爱,永远幸福。”这一幕让在场所有人都为之动容。这场由众多爱心汇聚的红色婚礼,了却的是一位垂危患者的最后心愿,更诉说着一个真理:肉体的毁灭也许无法避免,但精神和爱的力量,永远不会毁灭。

黄色幸福

2006年6月,一张乳腺癌的诊断书,犹如晴天霹雳,让风华正茂的荣慧走进了人生的低谷。有天在复兴公园散步时,荣慧看到了《康复》杂志中有关上海癌症康复俱乐部的文章,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前去咨询。在接待她的黄彭国老师鼓励下,报名参加了第58期康复训练营。在首日开营活动中,荣慧有幸见到了袁正平,在一番热切交谈后,袁正平赠送给荣慧一只卡通老虎形状的储蓄罐,十分可爱。

原来,自2003年起,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启动“健康活五年,相约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活动。这个“五年守望”的励志活动,要求每位参加者每天存下2元钱存放进储蓄罐,为生命播下希望的种子。从此以后,不管刮风下雨、酷暑寒冬,荣慧都坚持锻炼气功,各项指标明显好转,达到了正常数值,更坚定了运动康复的信心。每天亲手往黄色“小老虎”中存放2元,听着硬币与瓷壁发出质感的碰撞声,逐渐成了荣慧生活中的“必修课”。2008年,当荣慧用储蓄罐中积攒的钱赴北京看奥运时喜极而泣,她感恩袁正平给了她第二次生命,更感恩团队成员的互助关爱。这次由200名癌症患者组成的奥运助威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书写了奥运史上一项新的纪录,吸引了全球90余家主流媒体的聚焦,累计发表各类新闻报道多达125篇。

如今,在袁正平提议下,癌症俱乐部成员又发起“我运动,我健康”相约2022北京冬奥会活动。作为康复俱乐部副秘书长的荣慧又将志愿者博爱精神传递到了原上海手球队运动员、癌症患者姚莉手中,推荐她代表康复俱乐部,成为出席2022相约北京冬奥会的旗手,续写着生命储蓄罐最温情的故事。

金色闪耀

美国姑娘苏珊与志愿者团队的结缘,那还得从7年前康复学校举办的一场慈善音乐会说起。那天,志愿者们表演了自编自導的歌舞节目,赢得台下与会嘉宾的阵阵掌声。有几位随丈夫工作移居上海的洋太太,当她们听说演员都是癌症患者后,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苏珊便是其中之一。后来,她主动找到袁正平,说起了她的故事。

原来一年前,在罹患乳腺癌的母亲去世后,苏珊曾一度无法从悲痛中走出来。在和康复俱乐部志愿者们交往时,被他们的博爱精神深深打动,便萌生了和朋友们组建一支在沪外籍太太志愿者团队的想法。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了袁正平的支持和鼓励,一场“姐妹帮姐妹”爱心行动拉开了序幕。在这场活动中,苏珊结识了身患乳腺癌的云霞。当得知云霞最大的梦想是登上舞台,最想要的礼物是精美的发套后,决心帮助她实现心愿。不久,一场名为“向着幸福出发”的新春联欢会在闵行城市剧院如期举行,根据云霞真实经历改编的小品《别样的美丽》在当天上演。当参演的云霞念完“我怯懦?我逃避?慢性自杀?不!我仅仅想当个完整的女人啊!”的心灵独白后,观众们掌声雷动。小品导演邀请苏珊、塔米和贝茜三位志愿者上台时,观众还以为是剧情安排,只见苏珊等人围拢一起,拿出精美发套现场为云霞戴上,大家立刻明白了用意,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九年来,这支由英、美、法、德等10多个国家领事夫人组成的外籍志愿者团队,先后举办了慈善午宴、健康慢跑、千人旗袍秀等公益活动。尽管国籍不同,年龄不同,但志愿者们营造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家园,流淌着爱的温暖,将他们紧紧相连。

(插图/陈伟中)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相关上海故事2020年第9期

美图欣赏

上海故事2020年第9期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