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 算是业界热门话题,反过来倒过去都要被说烂了。今天我们新鲜一点,从经济学角度,以“今夜酒店特价”和“快的打车”两个 APP 为例,解析一下这些新兴商业模式给世界带来的改变和价值。
简化来看,市场的规模和价值,可以用市场的交易额来代表,交易额越大说明市场越有效配置资源。可市场里价格和交易数量这两个因素相互制约,此消彼长,会制约交易额的无限扩大。
一般来说,价格越高,交易数量就越少,价格越低,交易数量就越高。因为,交易额 = 价格 x 交易数量,所以在合理的定价,让交易额最大化,是一门学问。
下面这幅图,是经典的需求曲线,那么价格定在哪里,可以让交易额最大化呢?
如果成本可以接受,一般的选择都会是把价格定在靠近中间的位置,因为感觉这样子 交易额 = 价格 x 数量 的面积最大。就好像下面这幅图一样:
这样真的是交易额最大(面积最大)么?
和下面这幅图比较呢?蓝绿粉三个区域的总面积(也就是总交易量)难道不比上面蓝色方块要大得多么?
让愿意付高价的人付高价,给只愿意接受低价的用户低价,就这么简单。
可问题是,愿意付高价的人又不是傻子,凭什么会比别人多花钱呢?本来我愿意花 5000 块钱买某件衣服,可看到它只卖 3000 时,我只会心中暗爽,绝不会硬要多塞 2000 块给商家,对么?
解决问题的思路有两个,一是让多花钱和少花钱的人相互看不见,例如同样一件衣服,在服装市场的不同柜台就有些卖 1500 有些卖 800,赌的就是顾客一家家比价不易,信息获取成本和转换成本都高;二是让获取商品的便利性不一样,同一罐可乐,在大超市 2 块 2,在便利店就要卖 3 块,因为后者更方便能更及时的解决顾客口渴的问题,让着急的人付高价,不着急的付低价。
在网络上,因为透明度高转换成本低,第一条思路走不通,只能走第二条。在传统的商品(实体商品和服务商品)之上,将“便利性”元素加进去作为区隔的门槛,让那些对便利性要求高的客人付更高的价格,让便利性要求低的客人付更低的价格,这样相互看着不眼红,上图里面绿色和粉色的区域就有可能存在了。
举例来说,“快的打车”和“今夜酒店特价”各自做了一部分绿色和粉色的市场,用的都是“便利性”来做市场的区隔。
“快的打车”是个招出租车的手机 APP,用户打开它可以看到周边有多少出租车,打开就能向周边出租车发送请求,让司机都知道这里有活儿,顺路的司机就会接单过来载客。如果客人着急,或者地方偏附近车少叫车不容易,也可以在应用里自愿加价(例如“我要从徐家汇到莘庄,加 10 块钱”)来吸引师傅接活儿。加小费这个设计其实就把绿色的方块给做出来了。有这个应用之前,出租车对着急用车的人和随意打车的人都一视同仁一个价格(蓝色方块)。有了这个功能,注重便利性的客人可以更大概率地获得想要的服务,也心甘情愿的多付了钱(因为有“便利性”的区隔,他们是自愿多付钱的,不会沉到蓝色区域去),整个市场交易额就做大了。
“今夜酒店特价”则是个预订特价酒店的 APP。每天晚上,酒店会把自己当天卖不掉的剩余空房,以正常价格的五到七折放到“今夜酒店特价”平台上。用户只需要打开这个 APP,就可以方便的查找和预订酒店,并且只需要支付低至平时一半的价格。举例来说,平时卖 398 的酒店,到了晚上还剩了 50 间房间卖不掉,放 30 间到“今夜酒店特价”上以 198 元销售,酒店额外得到了 5940 元收入,用户每人节省了 200 元,而今夜酒店特价得到了接近 600 块钱的佣金,三方共赢。因为特价酒店只能当天预订,多少有些不方便,所以希望能够提前预订和确认房间的、需要更高便利性和安全感的客人会仍然被挡在蓝色方块里不会降级。这样就把粉色区域给区隔了出来,不差钱的用户付了高价买了安心,不着急的用户付了低价得了实惠,大家相安无事,酒店多了一块粉色的销售额。
把单一的一块蓝色,做成“绿色 + 蓝色 + 粉色”,市场的交易额就这样做起来了,从图上看还挺简单吧?不过,市场的交易额真能代表市场效率么?还是说市场的交易数量(需方被满足的次数)才最能衡量市场效率和价值呢?O2O 在这方面有没有价值呢?我们下一篇文章接着扯。
-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 中国互联网Soho平台Top 10:淘宝QQ群上榜
- 张迪欧:十二个观点看2013年的网络教育
- 高人气假象:国外社交网络“买粉”那些事
- NBC将向Google TV用户提供免费内容服务?
- 张朝阳:搜狗是重要入口 品牌没做好
- 从马云到周鸿祎 巨头如何把音乐流量变成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