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山踏青

时间:2017-04-25 16:50:21 

初到一个陌生城市,要想快速全面把握这个地方,就应当有意识地占领这样两个制高点:一是自然的制高点,如一座山或是一幢高楼,可让你从审视的高度总揽城市的全貌;二是文化的制高点,能让你从历史的高度把握城市发展脉络以至今后的走向。长沙因为有一条湘江,这座城市显得钟灵毓秀,更是因为有一座岳麓山,使古城显得独特而有韵致,无论从自然和文化的高度,都足以让人们迅速而准确地把握这个城市的全貌和脉络。

岳麓山位于长沙市区湘江西岸,海拔并不高,然而,在这座称不上险峻高绝的山峦之上,你却能领会到一种城市文明的绝对高度。岳麓山首先是一座人文荟萃的名山胜地,极富包容精神,她集儒、释、道于一身:山脚有位列中国四大书院之首,宏扬儒家理学的岳麓书院;山腰有“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的麓山寺;山顶则有被列位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的云麓宫,区区三百米的高山间却凝聚了多少靓丽的人文景观!其次,岳麓山是中国一座历史文化丰碑,岳麓书院是理学的发源地,不少仁人志士在此得到文化的熏陶,增长了知识,丰富了思想,从这里走向神州大地,一展济民强国身手。再有,岳麓山还是一座民间的“八宝山”,可称是“青山有幸埋忠骨”:黄兴、蔡锷、陈天华等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长眠于此,还有无数为推翻帝制,实现共和而献身的先烈、为舍生取义而慷慨赴死的志士仁人、为抵御外侮而浴血疆场,以身殉国的中国军民。那一座座为他们树立的丰碑墓志,永远昭示和激励着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构成了岳麓山的一幅幅悲壮肃穆的人文景观。

我已经是第二次上岳麓山了,因为随一团一出行,时间的关系都仅是登至半山的爱晚亭。次第岳麓山,也不是从正门登山,而是经山脚的湖大校园进岳麓书院而上,来到岳麓山,就一定要去看一看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在山之东麓,始建于宋开宝九年(976年),朱熹、张拭主讲期间是全盛时期,有学生千人,当时有“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之说,成为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岳麓书院自创立伊始,即以其办学和传播学术文化而闻名于世。朱熹曾经两度在此讲学,王阳明心学和东林学派在此传播和交流,明清着名的爱国主义思想家王夫之在此求学。岳麓书院的学术与教育,对湖湘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岳麓书院用它渊博的学识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雅士,从这里育出多少英雄毫杰,指点江山,驰骋神州,改变中国。

车至那矗一立一座一毛一主席汉白玉雕像的湖大广场,步行到书院入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古色古香的“千年学府”牌匾,这是岳麓书院举行1010周年庆典时,由湖南大学长沙校友会赠送给岳麓书院的,牌匾四字是集欧阳询的字体镌刻而成。这四个大字似乎在提醒人们,面对这千年积淀的厚重,是一定要用心来品的。

跨过前门,抬头便看到一幅岳麓书院平面图。从图中可知,岳麓书院坐西面东,在建筑布局上采用的是一种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书院主体建筑有前门、赫曦台、大门、二门、讲堂、御书楼等,这些建筑都位于中轴线上,以讲堂为中心,两侧主要为斋舍和祭祀用的祠堂。这样的布局,体现了我国古代尊卑有序、等级有别、主次分明的价值观与文化观。整个书院前后四进,每进建筑均有数级台阶缓缓升高,层层叠进,给人以一种深邃、幽远、威严、庄重的感觉。

从前门进来,第一个参观点是赫曦台。“赫”为火红色之意,而“曦”是太阳的意思,“赫曦”当意为火红的太阳升起来。据说,这里还隐含一着一段关于着名理学大师朱熹和张栻同登岳麓山顶看日出的佳话。

赫曦台两侧墙面上分别写着“福”“寿”两个字,其中,左边的“寿”字形如龙蛇缠绕,暗含一着“藏龙”之意,而右边的那个“福”字则状似猛虎下山,暗含一着“卧虎”之意,两个字合在一起,也就有“藏龙卧虎”的寓意。

离开赫曦台继续前行,步入书院大门,大门上方悬挂宋真宗亲赐的古体“岳麓书院”的牌匾,门的两边挂着一副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是一副容易被游客们误读为这是湖湘人自高自大的表白,其实联中的“惟”应是一个语气词,无实际意义,它与“唯”字的意为“只有”不通用,同下联中的介词“于”正好相对,全联大意应为:楚地的人才在此会聚。导游告诉我们,岳麓书院千年学府人才辈出,曾经就读于此的潇湘名人有:杨树达、程潜、王夫之、陶澍、杨守仁、左宗棠、曾国藩、曾国荃、李元度、皮锡瑞、杨昌济、魏源、陈天华、蔡锷、范旭东等,即使是现代史上,从岳麓书院也走出了一大批诸如蔡和森、何叔衡、邓中夏等经世纬国之才,这副楹联正是湖湘文化辉煌成就的最好诠释。

穿过大门,我们来到了二门,门额上悬着“名山坛席”匾,导游介绍说,这里的名山是指南岳衡山,因为衡山的72峰,回雁为首,岳麓为尾,“麓”为尾的意思,即南岳的最未一峰。岳麓书院因山而得名,岳麓山也因为有了岳麓书院而更加的有灵气;“坛席”即席位,除地为坛,上设席位,以示学生对老师的尊重。

二门两旁的对联:“纳于大麓,藏之名山”,举目环视岳麓书院被浩瀚青翠的树林所掩映,藏在地大物博的岳麓山之中,这样的环境正是修身养性的好地方,难怪乎岳麓书院能够培养出如此众多的名人一大家,这对联正是岳麓书院优美环境的真实写照。

在二门的背面有一匾:“潇湘槐市”。导游说,“槐市”为文化市场,是汉代读书人聚集的地方,“潇湘”泛指湖南,“潇湘槐市”是说岳麓书院是湖南文化名人、士子学者聚集的场所,引申为岳麓书院人才之盛,就有如汉代槐市之盛。

穿过二门,我们便进入了院内,在左右两边,左边是教学斋,右边为半学斋,这是昔日师生们居舍,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大学集体宿舍。导游介绍说,古代书院的教学方式和现在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而古代,大部分时间是在寝室里自修,老师定期开讲,解答学生的问题。当年的王夫之、曾国藩以及一毛一泽东等人均住在这里。

我们到了讲堂。讲堂是书院的核心部分,位于书院的中心位置,是书院教学重地和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导游介绍说,讲堂又称“静一堂”或“忠、孝、廉、节”堂,历史上有8次重建,30余次小规模的修缮,现存建筑为清康熙年间重建,又经过同治年间的大修后遗存下来的。讲堂内有三块匾,分别是“实事求是”、“学达性天”和“道南正脉”。其中“实事求是”一匾悬挂于讲堂进口的门楣上,另两块牌匾则位于室内讲坛上方。

导游分别给我们讲了三块匾的渊源: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块匾:“实事求是”源于《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的:“修学好古,实事求是”。1917年湖南工专迁入岳麓书院办学,时任校长宾步程手谕“实事求是”作为校训,匾悬挂在此,旨在教育学生从社会的实际出发,求得正确的结论。在教育制度发生变革的关键时期,这一校训起到了辨别方向的作用,并对这里的学生乃至以后整个中国的命运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毛一泽东青年时曾寓居半学斋,“实事求是”对他的思想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后来的革命实践中,他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内涵,最终成为一毛一泽东思想的精髓。作为中国共产一党一第二代领导核心的邓一小一平,更是一毛一泽东“实事求是”的思想上升为邓一小一平理论的基础,成为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方针原则。如今,“实事求是”已成为中国建设现代化进程中处理一切复杂疑难问题的基本准则。此匾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本飞机所炸,这是后来重新制作的。

再看第二块匾:“学达性天”,是康熙皇帝御赐的。“学达性天”是一种理学思想。这里的“性”指的是人性,“天”是指天道,朱程理学认为,人的善良本性是天道所赋的,教育的目的是要恢复伯天命之性,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皇帝所赐匾,意在勉励学子张扬理学,加强自身的修养,同时告诉人们在这里求学,可以获得德性修养,达到天人合一的学问的最高境界,原匾在战乱中散失,现匾为1984年根据康熙手迹重制的。

最里面的那块“道南正脉”匾是乾隆皇帝为了表彰岳麓书院在传播理学方面的功绩所赐的,其意思是岳麓书院所传播的朱张湖湘学是理学向南传播后的正统。此匾为原物,这里的“道”指的就是理学。

讲堂的正中,是一个高约1米的长方形讲堂,这是以前理学大师们讲学授道的地方,上面摆着两把红木雕花的座椅,这是为了纪念张栻和朱熹这两位大师论讲于坛上而设的。此情此境,仿佛让人感觉当年两位大师在此开讲,台下数千学子专心聆听的盛况。

我们再看讲堂两旁壁上分别嵌着朱熹手书的“忠、孝、廉、节”和“整、齐、严、肃”八个大字,是难得的书法佳作。每个字都一米见方,遒劲有力,不难想像,古人教人,先教如何做人。时至今日,科技发展,时代进步,人们好像忽略了这些,感觉这已落后于时代。而忠于祖国,孝敬长辈,为官廉洁,节约节俭,这些都正是我们现在最缺乏的东西,“整、齐、严、肃”,也是我们治学、求学所必须。古人留下的这些宝贵财富,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下去。

我端望讲堂内流传千古的对联:“工善其事,必利其器,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沅生芷草,澧育兰花”;体味“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涉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之意境,在这里嗅闻流香瀚墨、聆听不绝弦歌、领悟“学、问、思、辨”育材良策的博大精深,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走过讲堂,这是一个后花园。眼前又见一座“御书楼”坐落在讲堂后面的后花园中。御书楼始建于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它是书院藏书之地,可惜的是,御书楼及里面的所有藏书在日军侵华战争时期,全被日本的飞机炸毁了,现存的建筑为1986年重建的。据说,现在的御书楼藏书已超过5万册,不过并不对外开放,只是作为图书馆为书院的教研人员及研究生使用。

出了岳麓书院后门,便来到了岳麓山。山上有一个爱晚亭,位于清风峡小丘上,原称“爱枫亭”或“红叶亭”。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重建此亭时,始取唐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意,改为今名。杜牧的千古名句让岳麓山的爱晚亭闻名天下,也因一毛一泽东所题的“爱晚亭”牌匾产生的名人效应,前来瞻仰留影的人们络绎不绝。此时,走在并不崎岖的山道上,不见秋天的枫叶流丹、层林尽染,只看亭周古木环抱,秀草滋生,枫叶落尽,柳枝发绿,溪涧萦流,尽展郁郁葱葱的清幽景色。

岳麓书院的左侧还有孔庙,右侧是百泉轩及园林建筑。这些建筑既采用古老寺院的布局又融合了一些苏州园林的风格,既有寺院的严谨与庄重,同时又兼蓄了园林风格的谐趣与生机,有很浓厚的文化气息。

来到岳麓山不仅是沉醉于它的绿色,而是来呼吸它醇正的传统文化气息。游历岳麓书院的文化净土,遨游岳麓书院的知识海洋,我流连忘返。

本想按着这种方式走遍岳麓山的每一个景点,但我又没有足够的精力。因为,我以前的所有踏青都是用脚去走的,而今天的踏青是用心去量的。岳麓山是那幺的大,在文化的历史长河里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许,我的心灵不够宽阔、视野那幺窄小,根本无法度量岳麓山的文化。

我想:现在我应该用更多的时间去积蓄文化,好再一次用心灵去岳麓山踏青……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相关散文

美图欣赏

散文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