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景随笔

时间:2017-04-26 08:36:53 

从长城到博古桥

微风啊!不期而至。适合的心情,却不能如愿,思绪陷阻,于是飘飘而来。去年、今年竟会如此不同。我曾想去北京,不只是首都,更被她浑厚的历史底蕴所吸引。庄严的故宫,雄伟的长城,华丽的颐和园。于是我一次次的幻想去北京的情景,是高兴呢,,还是悲伤;是激动呢,还是平淡。梦里,在上演,但究竟是现实跑进了梦里,还是梦里再现了现实呢?我也不想多想。只有一个场景还是记忆犹新的,在游玩长城的时候。梦里的长城幺,壮阔依在。上去摸一摸,砖石的沧桑依旧明显。还有一个感觉,那就是微风吹来,只是这次的心情比较适合罢了,于是开始享受这种感觉。长城蜿蜒,在高山映衬下,确给人一种无法拒绝的震撼,所以才有“不到长城非好汉嘛”,可惜我并非好汉,我只是在梦里到了她的脚下。

长城的伟大不仅在于她的的长度,更在于她背后的辛酸。自秦开始,历代都有修筑长城,所以造就了今日的奇迹。但其中多少百姓为之家破人亡,又有多少人客死他乡,人力惧不忍视,物力更不可估量。若这些财富可以用来改善民生,发展军备,增强国力,又何惧外敌入侵呢,想偏安一隅,造一些石头墙就以为高枕无忧,浪费人力和物力,耗空国库,墙又有何用,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长城此时已沦落为统治者不思进取的象征。只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长城无错,她存在岂是她能够决定的。

想起康熙曾说的一段话,有人问明代国力强盛尚且修筑长城,为何清朝不修。康熙说明代修长城并没有抵挡外族的入侵,而今清朝加强与外族的联系,让他们诚心归附,岂不比长城更为牢固。修长城只是表面,合作才会双赢。就像当初的中国,国共两一党一存在于中国大地,表面看上去水火不容,其实合作才符合两一党一的利益。但总有一方是背离方向的,于是失败了。决定他失败的不是物质,而是精神,人心向背。试看中国历史上繁荣时代,不修长城成了共识,因为他们认识到了群众的力量。再看成功的一方,共产一党一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发展群众力量早就写进了一党一的纲领,更是日后的重大方针。淮海战役,足让另一方看清群众的巨大力量,它一旦点燃,足以震撼世人。可惜失败方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当顿悟已是追悔莫及。无愧于马克思的阐述,群众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巨大力量。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改革开放后的幸福生活。

话说,我还在做梦吧!北京在梦中游完了。回到现实,其实我是一名学生,所以带大家来欣赏一下我的学校,我眼中的景点—师院博古桥。非常流畅的弧度,洁白的汉白玉,配上自然地弯河,恰似一幅小桥流水跑到了画里,很美,很美。刚来学校,只觉得很大,很大,漫无目的的走啊走,算是心情恰到好处吧,又是一阵微风,正好从从西北走来,眼前忽现一座桥,于是饶有兴许的走上去,接下来我的时间就属于她了,我痴痴的贪恋这美景,久久不愿离去。虽说她无法与赵州桥等相媲美,但好在她在师院这片自然之中。

师院的新校区充斥着大量的现代化建筑,这让人很难联想到他百年的历史,的确,不过放心,老校区还是能让你领略他的历史厚重感,一个个骄傲地的名称:敬敷书院、安大红楼。漫步此中,当一片枯黄落叶掉在你阅读的书上,拾起,轻夹书里,呼吸、感受、愉悦。这种学术的氛围沁人心脾。骄傲地历史,是每一个师院人的自豪,但往事如风,辉煌已经烟消云散,物是人非,冰冷的建筑还在默默的诉说它的年老。师院的第一代梦想宣告破灭。

进入世纪末,师院在发展,时代更在发展。突破历史的局限,获得新生,这是师院的第二代梦想。于是师院开始了征一途,建新校区,增强师资力量,改善硬件设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都在实现,可是出现了发展瓶颈,资金不足,致使师院档次过低,于是积极追求提高档次,可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了,第二代梦想遥遥无期。

博古桥横跨在不宽的河上,散发着她的魅力,而我此时还站在桥上,静静的凝视流淌的河水,只是,望者无心,流水有意,我的思绪早已转移,她试着赢回我的目光,但我坚定的思考着,我在思考什幺,我到底在思考什幺,思绪混乱了,只记得我在跟大家谈师院梦想,对,我在思考师院梦想,前两个梦想留着遗憾,只怕这个梦想也会流产,我的猜测。我在想现今师院提高的中心不在硬件,而是软实力。就是要营造处浓厚的氛围,让学子从被动学到主动学,从而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这才是让师院真正崛起的重中之重。我个人觉得这才是师院追求的梦想,不是物质,而是精神财富。好吧,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就像践行群众路线的那样,关键要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我爱看风景,我觉得我身上有一种与古人相通的气质,那就是热爱河山,觉得他们有种灵性,让你不知不觉融入其中,只觉得心情很好,很放松,是一种享受。大概古人也是如此,于是大量咏颂河山的名篇顺势而生。于是我在梦里欣赏到了长城的壮丽景色,而在现实生活中,我又被师院的博古桥所折服。二者相距甚远,但都蕴含一着梦,长城是大梦,博古桥是小梦。

长城告诉人们以人民为重,坚比长城,而博古桥则唤醒师院的人们,多多欣赏景色,拥有发现美的眼睛,改善的更多是精神而并非物质,师院追求的更多是创造力。

微风,再次不期而至,只不过心情还算适合,感觉一阵凉。我醒了,还是没醒,如同我在梦里,还是在现实里,这好难讲,有时可能清楚,有时可能糊涂。只是,你在做的,却是在发生的。从长城到博古桥,这段距离,是追求师院梦想所要走的路。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相关散文

美图欣赏

散文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