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匾

 
摘匾
2022-03-03 19:15:01 /故事大全

摘匾:

禾州有家百年老店"吕一品"羊肉面馆,在城里是头一块牌子。下锅的羊只是乡下农家羊栏里挑来的"花仔",火候作料又是南宋宫廷御膳的秘传。所以每到秋冬,"吕一品"终日顾客盈门,生意十分火爆。

可惜,吕家人丁不旺,末代孙子炳祥年过花甲之后,因为无后,百年老店只得由徒弟江顺兴顶了掌柜,炳祥自回祖居南阳村生活。一过二十多年,徒弟江顺兴年纪也六十有零了,他本是北方人,家小都在老家,这时不免有叶落归根的打算,因此和师父商量,打算把店转赁出去,也好让师父的养老铜钿有个落实。师父炳祥点头答应。

风声一传出,立马有许多人看相。江顺兴挑来挑去,最终还是挑了邻镇"喜贵"酒馆掌柜刘喜贵。为何?因为这刘喜贵也烧得一手好羊肉,他接手倒不了"吕一品"招牌。江顺兴和刘喜贵说定店面租金每年大洋120元,刘喜贵又提出想要借"吕一品"这块招牌。江顺兴回来一说,炳祥一笑,说:"好,你去跟他说,‘吕一品’这块招牌给他用也可以,不过一年得付500大洋!"

顺兴心里吃一惊,为难地说:"师父,这……"炳祥脸色有点不好看:"你是不是觉着‘吕一品’不值这钱?这三个字铁划银勾,是当年状元公吕樵所书,500元——告诉他,还等看我高兴才让他用呢!"

顺兴看见师父脸有愠色,就不敢多嘴,带口信给刘喜贵传去这话,谁料刘喜贵没二话就答应了:"就按这办!"

顺兴乐颠颠跟师父说了,师父却只淡淡说:"合同分两份写,先把店面赁了,招牌的合同以后再订,500元钱订了约再收。"

顺兴心里埋怨师父:"真是树老枝多,人老心多,您老人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放着500现大洋还七枝八蔓生岔子,不知什么念头?"

好在刘喜贵倒也没说什么,交了定金盘过店面,免不了重新装修,择定立冬日开张。

刘喜贵挑立冬日开店是有用心的,因为禾州乡风,都说立冬进补补一冬,百姓又相信俗话:千补万补,药补不如食补。因此,凡口袋里还摸得出几个铜板,这一天都要上面馆吃一碗羊肉面,一方面杀馋,一方面也圆了立冬日进"补"的心愿。刘喜贵新开店要图个开张头喜,这一天日子挑得好!

转眼立冬已到,虽然寒风料峭,但天蒙蒙亮,一班食客已经猴急地挤在了"吕一品"门口赶头汤羊肉面,刘喜贵出来兴兴头头"砰砰"炸起高升,在弥漫的硝烟里拔开店门板,顾客蜂拥而入,满店堂霎时撑满了客人——喜得刘喜贵眉眼里全是笑,正待进门朝大家抱拳打拱:"多谢各位给小店帮场子——"可一只脚还没踏进门,就见几个长衫客板着脸迎面回了出来,跑堂孙禄生急颠颠赶过来,满脸赔笑拦他们,可是这几人鼻孔里气也不转,自顾出店扬长而去。刘喜贵不知什么得罪了大主顾,正要问孙禄生,孙禄生朝头台桌子对他使个眼风,刘喜贵循眼朝头台桌望去,整张桌大大咧咧只坐了一个脏老头,衣衫褴褛,乱蓬蓬花白短发,一脸拉碴胡子,条凳边还倚着一根带钩子竹竿和一只旧竹篓子,竟是一个捕蛇的乞丐坐在头台!怪不得一班长衫客没吭声就退出店去。

这里的面馆都有个讲究,头台桌是留给有身份头脸主客坐的,一般顾客也识趣不肯去占头台位子。刘喜贵见一个叫花佬扰了吉日生意,心头一把火紧往上蹿,不过还是强压了下去,他新来乍到县城,吃不准这叫花佬是什么路数人物。他把眼睛朝羊锅掌勺翟淼鑫一看,意思是:营业!

只听得翟淼鑫"出锅喽——"一声悠长的吆喝,一下捞起羊锅上头五只青花大盘子,操起大剪三两下拆了骨头,跑堂孙禄生托着朱漆木盘在人群里东西不停答应,响口一连串报出来:"二台桌两腰窝、腿踵、羊肚重辣三份呃!三台——"孙禄生话音才落,翟淼鑫手里一把剪子已经按份把羊肉剪好在碗盏里,舀一勺原汤护起,上面撒上青蒜姜末;一边面锅金阿兴正巧捞好了一桌八碗面条。

"好嘞——"孙禄生的答应声滚珠一般在空中流淌,只见他朱漆盘里托起了端正叠好的八碗大面疾步轻跑,一下在二台桌子各个主客面前放好。这三个人配合得严丝合缝没一点停顿,顾客看着心里无不叫一声:"好!"

原来,刘喜贵大价钱赁下"吕一品",是想在禾州城里撑一撑大市面的,因此无论掌厨、面锅,连跑堂请的都是行中"头牌花旦".今天开张,这几个人自然抖擞精神,把看家本事全显出来。

孙禄生转身正要侍候第三桌主客,不料一个不轻不重的声音跌进他耳朵里:"堂倌,怎么忘了我这里的生意?"

孙禄生知道是头台桌上那位老头开销自己了,他做了半世跑堂,见的人多,遇事应对圆滑,刚才并非忘记了头台主客,他见这捉蛇叫花佬进门就一屁股头台桌上坐了,而且旁若无人,寻思这人恐怕来者不善,因此也不敢让这叫花佬挪一挪位置。只是这叫花佬太促狭,点的竟是一碗光面——新开店最犯忌的是一个"光"字,掌柜就在旁边,开张吉日,一碗光面喊起头,他怎敢哪?因此打算招呼完三桌之后再应付叫花佬。不料叫花佬发过话来了。

孙禄生不敢生事,连忙答应一声喊:"头台‘阳春’见喜满碗啦——"

那边面锅金阿兴应声捞面盛碗,翟淼鑫舀一勺原汤淋漓浇在面上,撒些青蒜姜末,禄生连忙端起正要送上桌去,却听得刘老板的声音:"添一只羊尾相送!"等孙禄生把面和羊尾送到叫花佬面前,那叫花佬也没多说什么,俯身去条凳边养蛇竹篓上解开一个酒葫芦,拿在手中自顾饮酒吃面,直到日上三竿,才摇摇晃晃站起身,破衣袋里掏出一大把碎毛票放在桌上,打着饱嗝喷着酒气说:"算账!"

孙禄生皱着眉头正待去收钱,不料一只手按住了他,一看,却是店老板刘喜贵,他吩咐孙禄生:"你自去招呼别的客人。"边说边把桌上一堆毛票往那叫花佬面前一推,笑说:"不敢收您老这钱。只是小店门窄招不得大菩萨,以后多谢您老生意照顾了别家!"

捉蛇叫花佬看看他,忽然大笑:"呵哈——掌柜您哪!只说开店的不认衣裳只认钱,您却颠倒了——告诉您,过去我上‘吕一品’从来是坐头台吃白食的,今天破例掏钱,就是下一回再不上这里来了的缘故。您别担心!"说完,拎着捉蛇竿和篓子走出店门,扬长而去,刘喜贵看着发呆,心里忐忑:"这老叫花究竟是何等样人?"

虽然新店开张生了这点事,却是有惊无险,第二天第三天那叫花佬果然不再光顾,新开店生意热闹,刘喜贵也就不再记这事了。

一下到了第四天早晨,正是生意闹市,刘喜贵忽然看见江顺兴扶着一个颤巍巍风吹得倒的老人踏进店来,连忙迎了上去。江顺兴介绍老人就是"吕一品"掌柜炳祥,刘喜贵不知他冒了这寒冷一大早来此何干?殷勤要往里让,老人却摆摆手:"刘掌柜,免了。三天生意热闹,不敢打扰,今天特地过来说一声,这块‘吕一品’旧匾我现在除了去。"

刘喜贵听着目瞪口呆:"这……这……是为何?不是说好让我用这块匾的么?"老掌柜说话喘着大气:"刘掌柜,那虽是块旧匾,上面三个字却是一位状元公所书。想当初我祖上摆的只是一个小面摊,那状元公还是个落难书生,他每天光顾小摊一碗阳春面,还欠三赊五的,可是先祖从没一丝厌恶之心,足足两年。待后来状元公发迹,特书‘吕一品’三字,又制成匾额相赠。这‘一品’两字,非是说菜肴,说的只是店品。在下不敢妄议刘掌柜如何如何,却是在下一位救命恩人前天光顾贵店,不赊不欠,只为衣裳破烂,就遭了冷面孔,又被刘掌柜谢绝再次登门,这和‘吕一品’店风大是两样,因此,虽然刘掌柜肯以500现大洋借这块招牌,在下却不敢应承。现在摘匾,刘掌柜莫怪!"说完,也不理刘喜贵,让徒弟江顺兴招呼外面几个来人,"摘匾——"

刘掌柜面孔红一阵白一阵,却是无可奈何,只是一边呆站着。

满店的主客都拥出来看热闹,乱哄哄中,爬在梯子上的几个小工已把这块百年老店的旧匾除下,用绳索徐徐吊下来。金灿灿的晨光正好照着匾牌,上面"吕一品"三个泥金大字个个熠熠闪光。老掌柜炳祥眼睁睁看着这块匾卸下,不由老泪纵横,一个人仿佛钉住了一般僵呆着,蓦地,软倒在地。江顺兴一声惊叫:"师父——"人群一时乱了起来,江顺兴俯身要去扶师父,却见师父双目紧闭,鼻孔里已经没了气息……

禾州从此少了一样"吕一品"风味羊肉。

俗话说:店大欺客,客大欺店。这个故事里的刘老板面对一个衣衫褴褛的叫花子顾客,虽然还谈不上"欺客",但是已经露出了三分的厌恶和怠慢,于是被老掌柜摘了店牌。在老掌柜心目中,"吕一品"的牌子就是做人的道理,比再多的钱都要贵重。这一点,有没有让我们今天的某些商家脸红呢?

本文网址:http:///gushihui/135190.html (手机阅读)

人赞过

摘匾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上一篇:驴力资源部
下一篇:苹果熟了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