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康的腰疼病又患了,站着不是,坐着不是,躺着也不是,工地上的活儿再也没法做了,只得待在家里。
老康家里的心疼老康,让他去医院检查。可老康就是一根筋,宁可待在家里难受,也不肯去医院看病。他认为,医院就是个宰人场,没病的非得弄出病来,不该住院的非得让你住院,活生生的一个人硬要送去太平间……
老康不肯去医院,这可急坏了老康家里的。上上下下老老小小一大家子,孩子们读书要用钱,而家里老人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也得用钱。虽说家里尚有几亩薄地,一年两熟多少打些粮食,可如今这个社会,没有钱啥都玩不转。
这可不是?一晃七八天过去了,小打小闹地去村诊所开些止痛药,吃过管上一天两天,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又不能去根,这可咋办?老康家里的为此事茶饭不思,因为她十分清楚,顶梁柱子要是倒了,这个家也就完了。
这天,老康的二姐来看两位老人,见老康一副精神不振、愁眉不展的苦瓜相,问弟弟这是咋了?
老康说:“腰疼病又患了,前几次疼一两天就好了,可这次前后十多天了,压根就没有好的迹象。”
“你就没去医院做检查?”二姐反问老康。
“他呀,”老康家里的边招待二姐,边说,“找了一箩筐的借口把人家医院说得一无四处。”
“不去医院检查,怎知腰疼的原因?”二姐转过头来心疼地瞧一眼弟弟,“小时候你就犟,咱爸咱娘叫你往东,你偏向西。现在眼看就要奔四了,你咋还这么犟!”
“我……”老康刚要反驳,却被老康家里的打断了,“二姐,您经多见广,您看这附近有没有治疗腰疼厉害的大夫。别人常说,高手在民间。”
“让我想想,好像橡林乡最西边有个村,叫黑泥沟村,据传那里有位神医,姓宋,包治百病,口碑甚好,收费也不高。”二姐顿了顿,继续说,“只是听说,宋神医每天出诊看病不超过一十八位。哪怕第十九位是个重病患者,也会拒之门外。”
“如果真有那么神,赶明个就去看看,反正不远,起个大早就到了。”老康家里的听到这个好消息,非常感激二姐。
老康蹲在门口想说啥,看看二姐,又瞧瞧媳妇,嘎巴嘎巴嘴,最终把话咽进了肚子。
第二天一大早,老康家里的用电动三轮车带着老康去黑泥沟。沿途无话,二十多里地,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
刚进村,就遇到一位鹤发童颜的老大爷。老人家红光满面,精神抖擞,像是在练太极。老康家里的把三轮车停在路边,向老人家打听宋神医的住处。
老大爷看一眼老康家里的,面孔掠过一丝不易查觉的愁容,“你们找宋大夫吧,他就住在村东头第二家,红色大门的那家。”说完,老人家继续练他的太极拳。
老康家里的道了声,“谢谢”,随后启动三轮车去找宋神医。
到了宋神医家,前面已有好几位患者等候了。等了约莫半个小时左右,宋神医家人叫老康他们去诊室。
走进诊室,诊桌后面坐着一位鹤发童颜、仙风道骨、精神抖擞的老人。见这老人,老康家里的深感疑惑,这不是在村口练太极拳的老先生吗?但她又仔细瞧看,眼前的宋神医鼻梁上架了副眼镜,看脸色,比在村口练太极的老人儒雅许多。
宋神医给老康做了检查,号脉、捏腰、观口舌,并询问病情。老康一一作答。末了,宋神医说:“这种病就是腰肌劳损,给你开十六副中药,每晚十点按时服药,最好不要间断,服完就好了。记住,药一定要服完。”
离开黑泥沟,老康家里的问老康:“你觉得这位宋神医咋样?”
“人挺和蔼可亲,就是不明白为啥要让每晚十点服药?”老康疑惑不解地说着。
回到家,老康家里的按时给老康煎药,并按时让老康服药。光阴如梭,转眼十天过去了,老康的腰疼病并没有见好的迹象,老康开始怀疑宋神医及宋神医开的十六副药。
老康家里的安慰老康,既然是二姐推荐的宋神医,医术不会差到哪里去,咱就按时服药,服完再说。
老康坚持服药到第十五副,腰疼病依然如故,坐下来不到一分钟就要站不起来,最后一副再也吃不下了。老康家里的无论怎么劝,老康就是不听。如此一来,老康家里的也开始怀疑药的作用。
老康不愿吃最后一副药,老康家里的也想不出啥好办法。老康家里的想,药不管用,浪费点钱是小事,可老康的病一直未见好,又不愿去医院做检查,这可咋办?
这天,同村的郭大娘来老康家串门拉话。郭大娘刚走进院子就说:“老康家里的,我隐隐约约感觉,你们家有邪气,难道老康的病还没好?”
“可不,郭大娘来啦,来,进屋坐。”老康家里的招呼郭大娘,她早就听说,郭大娘有点半仙之体。
“郭大娘,您看老康这病该咋治?”老康家里的向郭大娘求方。
“我呢,老了,不中用了,但我知道市区东面有个回笼镇,那里有位大仙,姓沈,沈大仙。我看老康这邪气,让沈大仙一瞧一个准。”郭大娘一副神经兮兮的样子,说着话,眼珠子也不闲着,滴溜溜乱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