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讲信义的“钉子户”

时间:2016-06-08 15:49:29 

市拆迁办的杨队长这一个月来都觉得窝心,因为他碰上了一个态度强硬蛮不讲理的“钉子户”,不要钱,不要房子,也不搬走。

这是一家百年老字号药房,名叫“济世”,以讲究信义著称,在市民心里有很高的信誉。原来的老板是位医术精湛的老先生,前几年去世了,膝下无子女,店铺就传给了他的义子,一位叫世盼的三十几岁小伙。

药房地处原来的市郊,由于城市扩建改造,现在处于市中心。一条街的居民全都搬了新居,四周的房屋已拆除,工程队早就就位,单等着“济世”药房搬出了。

但世盼却偏不搬,工程队也不敢开着铲车去推掉。所以不止杨队长急,承包商李总也急,工程队多等一天就多一天损失。于是,杨队长与承包商李总相约一起,决定再次登门做说服工作。

世盼礼貌接待了他们,态度依然明确:不搬。李总委屈求全地说:“我们在国家规定的补偿金额上多加了你百分之二十,并承诺重新在市东郊分给你一个门面,再加一幢住房,这个条件是前所未有的优惠,你为什么要坚持呢?”

世盼回答说:“我不需要什么补偿,也不要市东郊的新门面,唯一的要求是你修好楼房以后,在原址给我留一个门面。”

杨队长插话说:“这里修的是花园小区,不是商业门面,你这不是成心为难我们吗?再说东郊的人流量更大,以药房的声誉,搬到那里后,发展会更好。”

世盼回答:“不管你们说什么,如果达不到我的条件,我就不搬!”

李总真急了,说:“那好吧,我就不跟你多讲了,让工程队先在药房四周施工,看你怎么办!”世盼淡淡说:“随你!”

谈判又一次不欢而散。

推土机与挖掘机隆隆开进了场,在药房四周挖起地基来。没几天,四周地面空陷下去,药房孤零而倔强地突立在一片乱石散土之中,像一座灯塔。市电视台与报社闻风而动,电视摄像,记者采访,忙得不亦乐乎。

由于媒体的介入,此事影响很大,大家对“济世”药房的做法有表示赞同的,也有表示反对的,但不管大家如何议论,世盼不为所动。由于四周的路已挖断,他叫了几个民工,在药房的门口搭上几块跳板,像桥梁一样延伸到对面的街头,以供患者上门,算是表达了无声的抗议。

地基基本挖好了,下一步应该是建设队进场。但药房不搬,却影响了全盘计划,总不能够修半边楼房吧。李总哭丧着脸,找到杨队长,说:“这样耽误着,我一天的损失近十万,你得赶紧想想办法。”杨队长其实心里也正烦着,他刚被领导严厉批评了一顿,说他办事无力,造成了政府拆迁工作的被动,现在电视台天天追着问,报社记者也到处抓消息,即使想硬拆掉药房,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也不可能了。领导限他一个星期内解决此问题,否则就“下课”。

他决定与李总一起,再去做说服工作。

踏过晃悠悠的跳板,杨队长与李总战战兢兢进入了灯塔般耸立在地面的药房。药房显得空荡,没有一位求医的患者,他们全都被吓走了。

“你这又是何苦呢?”李总带着哀求的语气对世盼说,“你没有患者上门,而我一天的损失也近十万,我们这是两败俱伤啊,搬了吧,啊?”

世盼的眼里,流露出犹豫的神色,似乎在考虑自己这样做是否值得,但转瞬他的目光又变得坚定起来,说如果药房搬了地方,大约就会有人找不到了。

杨队长急忙说不会不会,以“济世”药房的牌子,谁都找得到。世盼轻轻摇头,说:“她找不到,因为她不识字。”

李总与杨队长一头雾水,难道世盼在等待什么人上门?

正疑惑间,从跳板外颤巍巍走进一老妪,花白的头发,朴素而干净的布衣。她一进门,大家都沉默了,打量着。

老妪似乎不是来看病的,她只向世盼一个劲打听原来老板的事,是不是戴着一副老花镜,蓄着长须,面额正中有一粒大大的黑痣。世盼说是的。

老妪突然哭了起来,说:“三十五年前,我抱着发高烧的四岁的儿子来看病,没想到却从此与儿子分离。我今天来,是想问问那位老板我的儿子在哪里。”

原来,当年老妪抱着儿子来“济世”看病时,儿子突然说饿了,她让老板照顾一下,自己则去外面给儿子买吃的。不料出门却遇上两位中年妇女,扛着大包小包很吃力地要求她帮忙搭个手,就搬到药房对面不远的一间房屋里。她一时热心,就去了。结果,刚一进门,就被人打晕,醒来时已身处异乡——她遇上了人贩子,被卖了。

她曾想过逃跑,但每次都被抓回并挨打,次数一多,她再不敢跑,就忍辱生活下来。时间一长,她自己也渐渐地开始习惯,也不好意思回家了。只是心里惦记着儿子与年老无依的公公婆婆,她的丈夫在儿子两岁时生病去世,公公婆婆平时全靠她照顾。

多年以后,她曾想过回来找儿子,顺便看看公公婆婆生活得怎么样。但一来感觉自己无脸再见;二来城市变化大,当初那家药房可能早就搬迁了,她不识字,不知道药房叫什么,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她是在电视上看到这则新闻的,一眼就认出了这家药房就是当初她丢失儿子的那家。于是她不顾一切地凭着记忆找来了,所幸的是,药房并没有搬,依旧在原地。

世盼眼里有了泪水,对李总与杨队长说:“这就是我不搬的原因。”然后转身走入内室,拿出一封信,递给老妪,说:“这是义父也就是原来的老板留给你的。”老妪惊喜道:“信上一定说了我儿子的下落,但我不识字啊。”杨队长伸出手,说:“如果您不介意,我帮你念。”

信打开了,纸是老式的信纸,字是用毛笔竖着写的:“久等大嫂未归,料想定有意外发生,你的儿子由我暂养,取名世盼。你家中的公公婆婆我已替你养老送终。现在此药房交由贵子打理,期待你们母子团聚。记得团聚之时,莫忘在我坟前焚纸相告,以安我心。”

老妪指着世盼:“你,你就是我的儿子?”世盼大叫了一声“妈”,母子俩抱着痛哭起来。

第二天,“济世”药房就悄然搬迁了。许多人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但李总与杨队长却知道这是信义的原因,而这样的信义,比金钱重要得多。

本故事地址:///gushihui/8009.html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相关百姓传奇

美图欣赏

百姓传奇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