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点点头,没有插话。
这
老夫人那边抢先说道:“老身年已逾古稀,黄土早就埋到了半截,按理说不应有过多奢求,可有个孙子却总让我放心不下。倘若先生能指点迷津,助小孙将来出人头地,为俺老李家光复门庭,老身就是来世为先生做牛做马,也在所不辞。”
先生说:“老夫人言重了。既然说到这,我也就无所顾忌了。这样吧,长话短说。要想让少爷将来有出息,老夫人必需按我所说的做好几件事情。”
“做哪几件事,先生但说无妨。”老夫人急切地问。
“第一,从现在起,李家三年不可杀生;第二,过了中秋就是重阳了,重阳
“坟迁何处?”老夫人不失时机地问。
“地方我早看好了,今天已晚,明早我带你去看。”老夫人千恩万谢,设酒款待。先生也不做假,喝个差不多了才回房歇息。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大早,
老太太仔细地打量一下,果然是个好地方。脚下土地平旷,视野开阔。身后背靠凤凰山和金龙山,放眼东望,一马平川,一条叫龙爪沟的大河从身边流过,向东二三里处绕个大弯,设了一个河套。而后掉头继续向东,蜿蜒至无尽处。那天,天又出奇的好,一轮红日冉冉升起,东方天际边云蒸霞蔚。老太太不由心中大喜,
到了家中,就
“先生,不知老身今生是否还能有缘讨教?”
“前路漫漫,此一别,若是再见面怕就难了。”先生仿佛心有所悟地叹道。老太太见先生如此悲观,有些过意不去,赶快又把话题引向别处:
“先生,敢问你还有什么事需要交代的么?”
老夫人一听此话,赶忙叫下人把小少爷带了来。小家伙拜见过先生后,恭立一侧。先生先是问了问功课什么的,小少爷都一一作了回答。先生又问道:“不知你近来在外可遇到过什么特别意外的事情么?”
李蟠想了想说:“没遇到过什么。”先生说:“不对,你再仔细想想。”
“我都说了,真没遇到过什么事情。”李蟠不耐烦地回嘴道。
老太太这边动了怒,呵斥道:“畜生,只管给我好好地想想,再犟嘴看我不扒了你的皮。”
李蟠这才皱着眉,撅着小嘴认真地想了想。然后嗫嚅着说:“我想起来了,前天我放学回家,经过李五家的时候,他拦住我不让我走,缠着我给他写休书。我在被逼无奈下就给他写了。”
老太太一听,气不打一处来。不由地骂道:“你个小畜生,才多大,竟然给人写起休书来了!” 先生一
老太太这边气得直跺脚,先生劝道:“老夫人莫生气,气也没有用。现在最好的补救办法就是将休书要回来,不知小少爷可有办法吗?”
李蟠随口就说:“容易、容易,小事一桩。”老太太咬牙切齿地说:“要不来,看我怎么收拾你!”李蟠此时顾不了许多,转身就往外跑。
也就是几袋烟的功夫,李蟠就拿着那“东西”回来了。老太太总算松了一口气。先生问起李蟠如何将休书弄到手的。李蟠说:“那还不容易吗。我对李五说,坏了,坏了,休书上我写错了两个字,快拿出来让我给你改了,千万别误了你的事。李五听我这样说,哪有不给我之理,”
奶奶问他如何脱身的,他说:“接过信我往怀里一掖,撒腿就跑。一边跑我一边说,奶奶说了小孩子家不可以给人写休书的,要写你找大人写去。”先生和奶奶听到这都忍不住乐了。
先生说了声:“孺子可教也。”又教导了李蟠几句,什么以后不得过分淘气和贪玩,应以学业为重等诸如其类的话。就各自回屋歇息去了。
晚上先生再看下晚学的李蟠,左右灯火又像原先那样明亮了。
一夜无话,第二天刚微明,先生不辞而别,快马加鞭直奔老家镇江去了。 再说老太太起身
说来也怪,自老林迁过以后,家道日益向好。李蟠也懂事了许多。读书更努力了,再加上他天资高,悟性好,十五六岁时就闻名乡里。后来经过乡试、府试,京试,终于在康熙年间,以殿试一甲第一名的成绩钦点为头名状元。
李蟠受隆恩回家省亲,那排场、那阵势自不用说。祖宗祭过,师恩谢过,乡绅父老也拜过,所有的热闹都过后,老太太对李蟠说:“孙啊,俗语说吃水不忘挖井人。你能有今天,咱老李家能有今天,都多亏了
李蟠说:“那好办,派人去镇
半个月后,办事的人只身回来,老太太问其故,办事的人回话说,到了镇江寻到了
老太太听了后,不禁仰天长叹:“天机不可泄露,天机不可泄露啊!”
然后就不断地默念着:“
数月后,老太太仙逝。被安葬在
来福爷爷讲完后,磕了磕手中的烟袋。感慨地说:“也不知李蟠的后人如何?只知李家的大林还在,龙爪沟的水依然经久不息地向东流去。”
本故事地址:///gushihui/6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