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对某些人来说,是坏事,对另一些人来说,却成了好事。比如高速公路堵车,对于司机是堵车又堵心的坏事,但对附近的村民却成了天大好事。为啥?下面这个故事会告诉你原因。
这天,张山开车去外地出差,回程的高速公路发生了大堵车,车队绵延了几公里,看来一时半会儿是动不了了。
周围的村民像听到了号角一样,从四面八方涌过来,卖方便面、茶鸡蛋、充电器、烤肉串……还有一些做无本生意的。
擦车是其中之一。只见,几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拎着大抹布,直奔动弹不得的车龙而来。他们各自选中一辆车,不由分说擦起来。有的车主会探出身来拒绝,但绝大多数车主都拉不下脸来。
这不,一个车主在车里装了一会儿近视眼,擦车人便从后车门绕到了驾驶室旁。他一边时不时看看车主,一边勤快地擦个不停。没几分钟,车主就屈服了,从口袋里摸出五块钱递了过去。
张山也赶上了一个擦车乞讨的老太太,不过她懒得迂回,一上来就直奔主题—擦挡风玻璃,左手擦,空着的右手则上下晃动,向张山示意。
张山见状,乖乖掏出五块钱。老太太立刻扔下张山,赶赴下一辆车,就跟剃头师傅剃了一半的头,撂担子不干了似的。
张山看着车玻璃叹了口气,比原来没擦时还脏。不过他观察下来,这些人还是有原则的,一旦一辆车被“擦”过了,别人就不会再去一騷一扰。反正动弹不得的倒霉蛋多得是。
这时,侧后方的一个擦车老头引起了张山的注意。
老头在擦一辆“蓝鸟”车,其他人已经擦完三辆了,他一辆还没擦完。张山明白了,老头还没拿到钱,看来是碰上了难对付的司机。
老头是从侧面开始擦的,他已经把两侧车门擦得闪闪发亮,正在努力擦着挡风玻璃。但车里面坐着的两个年轻人,压根都不看老头。
张山只觉好笑:不就五块钱的事吗?这老头也够执著的,既然碰上了不给钱的,抓紧时间换一辆,何苦较这个劲呢。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张山又分析起来:这老头应该是个新手,他从没碰过这种棘手情况,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个老头也不像别的擦车人那样,不会用期盼或鄙视的眼神和车主交流,他脸皮太薄了。
张山看到,车里的年轻人仍然没有掏钱的表示。他的注意力完全被这个执着的擦车老头吸引住了,他注意到附近几个车主也放下车窗,看着老头。老头穿一件洗得发白的背心,看来是个一爱一干净的人。想来他肯定是真有困难,否则不会出来干这个。
张山又看着老头卖力地擦了二十分钟,心里挺难受的,老头和自己的父亲差不多年纪,但还没能安享晚年。想到此,他不由鄙视起车里的那对年轻人来。本来,张山对擦车乞讨这种行为也没有好感,但凡事有度,人家已经给他们擦了这么久了,而且真是认真在擦,他们怎么就那么不近人情呢?
此时,老头已经把“蓝鸟”擦得发亮了,但是他还在擦!张山震惊了,这老头可能已经明白,自己会一无所获。但他没有放弃。显然,他的目的已经从索要五块钱,变成了赢回自尊!
张山很想拉开车门跳下车,但是他又该做什么呢?替车主给老头五块钱?那样车里的人可能会恼羞成怒,甚至造成冲突;老头也可能会觉得受辱,因为这是明显的施舍。
张山绞尽脑汁,终于,他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妙计:他可以请老头过来,让老头帮自己擦车,然后名正言顺地给钱。这样既不伤老头的自尊,也避免激怒“蓝鸟”的车主!
张山张开嘴,刚要发声。前头忽然传来一声:“路通了!”一时间,各种车辆纷纷启动,发动机轰鸣交织在一起。
此时,张山看见了让他目瞪口呆的一幕:
只见那执著的擦车老头收起抹布,拉开车门,钻进了“蓝鸟”的后座。然后“蓝鸟”发动起来,年轻人降下车窗,慢慢移动起来。车子经过张山身边时,张山听见小伙子问后座的老头:“您老是擦车干什么呀?”
老头说:“我问你,一路上堵几次车了?你老子我不擦车,别人就得来擦。我的傻儿子,你得给多少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