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心禅》里有这么一个典故。
李翱是唐代思想家、文学家,受佛教影响颇深。他认为人性天生为善,非常向往药山禅师的德行,他在担任朗州太守时曾多次邀请药山禅师下山参禅论道,均被拒绝,所以李翱只得亲自登门造访。那天药山禅师正在树下看经,虽然是太守亲自来拜访,但他毫无起迎之意,对李翱不理不睬。
见此情景,李翱愤然道:“见面不如闻名!”说完,便拂袖而出。这时,药山禅师冷冷地说道:“太守怎么能贵耳贱目呢!”一句话使得李翱颇有所动,遂转身礼拜,一番攀谈后请教什么是道,药山禅师伸出手指,指上指下,然后问:“懂吗?”
李翱道:“不懂。”药山禅师解释说:“云在青天,水在瓶!”“云在青天水在瓶”,药山禅师简单的七个字蕴涵着两层意思:一是说,云在天空,水在瓶中,这是事物的本来面貌,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要领会事物的本质、悟见自己的本来面目,也就明白什么是道了;二是说,瓶中之水好比人心,如果你能够保持洁净不染,心就像水一样清澈,不论装在什么瓶中,都能随方就圆,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能刚能柔,能大能小,就像青天的白云一样,自由自在。
“云在青天水在瓶”应该成为我们为人处世的一种智慧。这种淡泊而高远的境界,源于对现实的清醒认识,追求的是沉静和安然。这是洞悉人世之后的明智与平和,即保持一种荣辱不惊、物我两忘的平常心,也是我们现代人最难得的精神状态。
的确,在这个个性张扬、争名逐利、浮躁忙乱的现代社会中,不少人心被撩拨得蠢蠢欲动,不是为名利的得失所劳役,就是被人与人之间的钩心斗角所左右,随之而来的必然是痛苦和烦恼。拥有一颗平常心,对待周围的环境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做到“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内心也就获得了平静。
(阳子摘自中国华侨出版社《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一书,刘春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