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美国和欧盟在同一天启动了针对俄罗斯的新一轮制裁措施。3月以来,美国和欧盟已因乌克兰问题对俄实施了多轮制裁。上一轮制裁于7月底出台,直指金融、国防、能源这三大俄罗斯关键经济领域。而作为其延伸和修正,此轮方案加大了对俄能源领域的制裁力度。
方案生效后,欧盟公司不再向5家俄罗斯主要国有银行提供贷款,并禁止对3家俄防务公司和3家能源公司提供债务融资等。在深水石油开发、北极石油勘探、俄罗斯页岩油项目上,欧盟决定不再提供有关钻探、试井、测井等服务;军民两用产品和军事用途技术的出口也受限制。另外,欧盟还在禁止入境黑名单上新增24人并冻结其在欧盟资产。而美国则限制向俄国家石油公司等五家企业供应或再出口货物,并限制用于在渗水及北极石油开发勘探、俄罗斯页岩油大型项目上的技术支持。
美欧同时强调了制裁方案的可伸缩性。目前,俄乌已就乌东部达成了“永久性”停火协议。乌方称,大部分俄军已从乌撤出。而美欧则表示,只要俄方能够通过“12步计划”从乌全部撤离,这些制裁方案可以部分或全部取消。
但俄方态度强硬。普京认为,在乌局势走向和平之时对俄制裁非常奇怪。俄外交部也声明,制裁将引发适得其反的效果,与对俄造成的伤害相比,美欧在贸易板块所受冲击将更大。并且,俄罗斯的报复措施也“不会让你们久等”。
上一轮制裁宣布后,俄立即出台反制裁措施,宣布暂停进口多个国家的肉类、奶制品和果蔬等食品,还保留了对西方汽车的进口制裁权。俄罗斯是欧盟的第三大贸易合作伙伴,这一反扑举措给欧洲经济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实施仅一周后,欧洲统计局所公布的经济数据就已不容乐观——欧元区GDP增长率同比仅为0.7%。整个欧盟28国的GDP增长率同比只达到了1.2%,作为欧洲经济引擎的德国GDP增长率为1.3%,导致该国损失了2.5万个工作岗位。
眼下,随着交锋的进一步激烈化,评论普遍认为这把“双刃剑”将带领双方走向两败俱伤的结局。果真如此吗?“其实,虽然制裁手段与军事威胁等方式相比,‘邪恶程度’最低,但它见效慢,且的确会为双方同时带来伤害。”德国外交智库“SSC欧洲”的CEO沙费尔(Sebastian Schaffer)告诉本刊,“比如,俄罗斯能源公司降低了在欧零售市场的业务量,但他们又找不到新项目的资金来源和合作伙伴。而欧盟农业则因俄罗斯停止了进口而苦不堪言。”德国不来梅大学东欧研究中心主任普莱内斯(Heiko Pleines)也对本刊说:“但其伤害效应并不会无限制地发展。毕竟,制裁措施有限,受其影响的企业数量也有限。并且,双方也都在试图避免使冲突全面升级。俄方已对乌东部的停火给予了支持,而欧盟则推迟了与乌克兰自由贸易协定的实施日期。我认为,制裁对于双方来说,更多的在于象征性价值。”
“但这只是制裁的‘回旋镖效应’的其中一面。”沙费尔说,“对于美国和欧盟而言,还有一点需要警惕,即若制裁导致俄罗斯经济进一步走向低迷,普京的执政地位受此影响的可能性是不能被排除的。而若真的发生政权更迭,接替普京的又是一位立场更加强硬的人选,这也不是西方国家愿意看到的。所以,更有效的途径其实是加强与普京的沟通,尽可能地协商出一份能为冲突各方接受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