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病怎么保健 嗜酸性粒细胞偏低怎么办

时间:2016-04-04 22:31:33 

嗜酸性粒细胞偏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症,这种病症一定要尽早的进行治疗。否则后果将会非常的严重。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这嗜酸性粒细胞偏低的相关知识,以及嗜酸性粒细胞偏低的食疗保健,接下来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嗜酸性粒细胞偏低

嗜酸性粒细胞偏低,在劳动、寒冷、饥锇、精神刺激等情况下,交感神经兴奋,通过下视丘刺激垂体前叶,产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使肾上腺皮质产生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可阻止骨髓释放嗜酸性粒细胞,并促使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向组织浸润,从而导致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因此正常人嗜酸性粒细胞白天较低,夜间较高。

上午波动较大,下午比较恒定。

嗜酸性粒细胞偏低的常见于这些时期

1.较严重疾病的进行期

如伤寒,急性心肌梗塞等。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或下一篇】

2.当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或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时

嗜酸粒细胞减少;

3.严重烧伤或大手术后

嗜酸粒细胞减少,大手术后,一旦嗜酸粒细胞恢复正常,表示手术反应消失,病情好转。

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eosinophilia)

(1).过敏性疾病

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荨麻疹、食物过敏、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达10%以上。

(2).寄生虫病

血吸虫病、蛔虫病、钩虫病等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达10%或更多。某些寄生虫感染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导致白细胞总数高达数万,90%以上为嗜酸性粒细胞,为嗜酸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

(3).皮肤病

如湿疹、剥脱性皮炎、天疱疮、银屑病等可见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轻中度增高。

2.嗜酸性粒细胞减少(eosinopenia)

常见于伤寒、副伤寒初期,大手术、烧伤等应激状态,或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其临床意义甚小。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上一页12下一页

相关疾病预防

美图欣赏

疾病预防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