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最后一批巡洋舰的命运

时间:2016-12-16 08:58:23 

在甲午战争中,中国海军损失惨重。1896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王文韶提出重建北洋海军,得到了清政府的同意。

重整海军

清政府重建北洋海军,主要方法还是采购外舰,并想通过恢复北洋舰队、充实其他舰队,逐步重整全国海军。1896年,清政府在英国阿姆斯特朗厂订购了排水量4300吨的巡洋舰海天、海圻号;又从德国伏尔铿船厂订购了巡洋舰海容、海筹、海琛号,排水量2950吨。1898、1899年,上述巡洋舰先后交货来华。这样,北洋舰队拥有巡洋舰5艘,又粗具规模了。

1909年,清政府又从国外订购了一批舰艇,其中包括向英国订购的两艘3000吨级巡洋舰肇和、应瑞号,两舰于1913年建成抵华。后来还向美国订购了3000吨的飞鸿号巡洋舰,但终未交货。

这些巡洋舰中后来有的跟随孙中山先生参加了辛亥革命,有的参加了建立民国后的护法和北伐战争,也有的成了军阀混战的工具。其中,当时中国最大的战舰海天号的厄运最令人惋惜。

威慑作用

1899年,海天号与它的同型舰海圻号在英国阿姆斯特朗厂建造完毕,驶来中国,成为新建北洋舰队的主力战舰,也是甲午海战后清末中国海军最大的战舰。

海天号建成抵华后,清政苻任命刘冠雄为舰长。此人善于交际、经验丰富,因而得到重用。

海天号回国之际,发生了意大利强租我国三门湾事件。1897年,英、法、德、俄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威海、胶州湾和旅大等沿海优良港湾先后被其强行租借。1899年,意大利也派出6艘军舰到华,向清政府递交最后通牒,要求将三门湾划为意大利租借地。清政府不明底细,十分紧张,于是征询海军意见。刘冠雄向北洋舰队统领(司令)叶祖一进言:“意大利军舰远洋而来,其劳我逸,形势对我们十分有利。何况我们还有海天号等大舰,完全可以与意舰一战。”叶祖一深表赞同,即向清政府报告了海军对形势的分析和结论。清政府心里有了底,断然拒绝了意大利的最后通牒。意大利本来也是虚张声势,看到中国态度强硬,也就不敢采取进一步的行动,偃旗息鼓而去。

未出师身先沉

1904年2月,日俄战争爆发。中国宣布“中立”。同年4月,海天号奉命由烟台赶赴江阴装运军火,以济辽西“中立”之需。行至舟山调头,因大雾弥漫,海天号舰速过快,不幸在江苏鼎星岛触礁搁浅。

事故发生后,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急令海军提督萨镇冰星夜赶往出事现场,指挥抢救并调查事故原因。萨镇冰到达后,一面组织抢救,一面迅速向袁世凯报告事故详情。

海天号触礁后,3名水手落水失踪,舰上官兵400多人获救。其中348人由招商局轮船送到吴淞岸上,留下60人,由刘冠雄指挥,看守机器,拆卸炮位。萨镇冰则想方设法打捞舰上的设备。

不久,萨镇冰了解到一家丹麦捞船公司拥有较为先进的打捞设备,曾帮助打捞过英国铁甲舰。于是,紧急与该公司协商,请其迅速派船携打捞设备来华。萨镇冰经请示袁世凯同意,与丹麦公司订立合同。合同写明:海天号事故前估价为白银150万两,丹麦公司将收取打捞费用47.5万两。丹麦派船来华最快需50天,如果打捞设备运到之前,海天号已毁坏,无法打捞,则应付给丹麦公司装运设备费用1.25万两;如果设备中途损坏,或设备运到后仍无法将海天号打捞出水,而只能将舰上机器、锅炉等打捞出水,则应将其价银的一半给予该公司作为报酬。应该说,丹麦人的条件是比较苛刻的。清政府对于打捞海天号是否合算有些犹豫。袁世凯再三论证,从经济价值、政治影响和军事声誉的角度而言,都应该打捞海天号。清政府最后同意了袁世凯的意见,令其尽快办理。

由于海天号遇险日久,已损坏不堪,无法打捞出水,只好设法打捞舰上设备。因锅炉等淤泥堆积,打捞十分困难。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陆续打捞起炮位、弹药、器械、舱面设备等项,估计价值约12万两。丹麦公司找到一个买主,愿出12万两重价收购。当时,日俄战争正酣,袁世凯担心这批东西被交战国购得,影响中国的“中立”地位,故未批准。

不久,丹麦公司声称打捞海天号使其蒙受了数万元的损失,既然海天号舰体已无法出水,打捞工作应到此结束,中方应付给其所捞机器设备价值12万两的一半。经过双方讨价还价,最后达成一致,由中国付给丹麦公司打捞费5.4万两。中国将所捞舱面配件折银7000两,交丹麦公司自行变卖,再找给白银4.7万两。此外,根据合同,另给丹麦公司打捞设备来回装运费1.25万两。这样,中国付给丹麦公司的各项费用总计6.65万两。中国方面除了得到价值约7万两的机器设备,还有海军官兵自行捞起的炮械、军火、鱼雷、舢板等,价值23.77万两,两项合计价值为30余万两。

海天号的损毁是中国近代海军历史上的一个悲剧,引起朝野震动。事发后,袁世凯上奏朝廷,提出对责任人的处理意见。沉毁巨舰,按律当斩,但袁世凯对刘冠雄十分赏识,只建议将其革职,戴罪立功,并建议仍将其留在舰上,协助萨镇冰组织打捞工作。此后,清政府虽有重办刘冠雄之意,但袁世凯称“其罪可诛,其才可录”,力请宽赦,使刘冠雄终免一死。刘冠雄为报答袁世凯的救命之恩,后竭力事袁。后袁世凯当政,刘冠雄被任命为民国海军总长,控制了整个海军,成为袁世凯独裁统治的重要支持者。

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

与海天号同时代的另外几艘巡洋舰的历程曲折,从清末驶向民国时期,最后在抗战中“为国捐躯”。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奉国防会议之命,中国海军拟在长江下游江阴一线设置水下阻塞线,以阻挡日军向南京进攻。8月25日,一大批破旧舰艇、商船和民船沉没在江阴一带水道。随后,海军又将清末的老巡洋舰海圻、海琛、海容、海筹号沉塞于主阻塞线后,构成一道辅助封锁线。而1909年订购的应瑞号巡洋舰尚具有一定战斗力,它与几艘30年代下水的宁海、平海、逸仙号巡洋舰一道,列阵阻塞线后方,准备迎战来犯日军。当时,这4艘巡洋舰,即宁海、平海、逸仙、应瑞号,成了中国海军抗战的主力。

1937年9月22日,日机大编队再度空袭江阴。平海号在舰长高宪申的指挥下,同兄弟舰一起,用猛烈炮火在空中筑起道道弹墙。奋战终日,平海号受轻伤,敌机披击落4架,终于败退。次日,日机又出动70余架舰载机疯狂来袭,弹如雨下。平海号被两枚重型炸弹击中,受到重创,不得不边抗击边撒向上游。日机紧迫不舍,又有3枚炸弹穿过甲板,在机舱内爆炸。平海号只好冲向江边,搁浅于十二圩,数日后,被日军炸沉。宁海号也被29架敌机围攻,炸中舰艏。官兵们仍冒死以猛烈炮火反击敌机。敌机改变战术,从不同方向对宁海号轮番密集轰炸,该舰两舷同时中弹,江水涌进弹药库,最后沉入江中。

同年9月25日,敌机又发起对逸仙号的攻击。逸仙号边抗击边做“之”字形运动规避。激战1个多小时后,逸仙号多处中弹,机舱毁坏,失去机动能力,官兵伤亡11人,只好弃舰。逸仙号沉于江中。10月25日,7架敌机空袭清末老舰应瑞号,反复轰炸达两个多小时。应瑞号官兵伤亡达78人,是各舰中最多的,后因多处受创而沉没。

与此同时,广东海军的清末老舰肇和号也在为国拼杀。1937年9月14日,肇和号发现敌舰4艘来犯,遂配合虎门炮台夹攻敌舰。双方激战40分钟,1艘敌舰中弹沉没,余舰狼狈溃退。日军发现用军舰进攻虎门要吃大亏,又动用丁舰载机,每天出动大批飞机轰炸虎门要塞,同时把肇和号也当成主要攻击目标。由于缺乏空中掩护,肇和舰难免挨炸的命运,终被炸沉于虎门山下。

至此,清末民国海军巡洋舰全部殉国。

旧中国巡洋舰的悲壮篇章已永远载入了史册,它留给后人的是无限的叹息和沉思。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相关民间传说

美图欣赏

民间传说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