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社会存在大量“生子不举(生了孩子不养育)”的现象,这一现象也引起两宋政府的极大关注。宋朝中央政府采取多种措施,直接参与救助、收养弃婴乃至幼儿的保护。宋代的幼儿救助,从贫困家庭的孕妇妊娠、新生儿出生,到灾荒、饥歉年间幼儿的遗弃,都有明确的救助和保护措施,此外,还设有官方幼儿救助机构。
事实上,中国古代对幼儿的救助一直都很重视,从先秦到两汉,乃至魏晋、南北朝,隋、唐等朝代,都有一些鼓励生育和物质帮扶的政策。到了宋代,这一政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学者郭文佳在其相关研究著述中提到,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京东提刑韩宗彦就上书朝廷,请求“凡下户有怀妊而不能自存者,愿赐之粟”。到了南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朝廷正式下诏,在全国范围内救助贫民儿童的养育:“禁贫民不举子,有不能育者(官府)给钱养之。”具体措施是“州县乡村五等,坊郭七等以下贫乏之家,生男生女而不能养赡者,每人支免役宽剩钱四千。”绍兴十五年(1145年),又诏改支钱四千为予义仓米一斛。乾道五年(1169年)四月,孝宗下诏“……有贫乏之家生子者,许经所属具陈,委自长官验实,每生一子,给常平米一硕,钱一贯,助其养育。”
除了给予物质救助外,南宋朝廷还规定,在孕妇妊娠期内,蠲免其丈夫的杂色差役。在古代,作为农民可能赋税并不是很重,但是徭役杂差,却是非常繁重的,宋朝政府对孕妇、产妇的丈夫蠲免杂役的规定,无疑是非常有助于新生儿成长的。
选自《人民政协报》
-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