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脑海中关于航母的场景往往是这样的:海面上波浪翻腾,甲板上,身着各色马甲的战机勤务人员迅速完成检查、挂弹、加油等一系列工作后,伴随着刺耳的轰鸣声,一架战机冲出跑道,一段低掠之后冲天而起,瞬间没入云层……其实航母不但是一个武器系统,更是一个生活系统,这里的一切都别具特色。
甲板下的世界
美军规定甲板上最多只能有22个人,这是为了腾出空间,保证飞机随时可以起降投入战斗。那些躲在甲板之下的世界呢?一个非凡的世界。只能这么来形容。在美国“肯尼迪”号航母的甲板下,有繁华的娱乐场所,有散发着诱人香味的餐厅,咖啡馆,邮局……几乎拥有城市的一切特征。仅仅船员就有大约3000人,再加上飞行员和指挥员,就是一个五六千人的城镇,而舰长则相当于城镇的市长或者镇长,海军地勤小组相当于警察。
甲板下大有乾坤,不仅有纵横交错的污水排放管道,还有法院、图书馆、商店、诊所、邮局、健身俱乐部和电影院,甚至还有一个电视演播室为船员们每天播放新闻。
紧张的工作结束后,不管是船员,还是飞行员,都可以去各个地方消遣,这里的健身俱乐部总是人满为患。此外,还可以到图书馆看书,或是去电影院看电影。如果觉得不过瘾,还可以上商店买点薯片边看电影边吃。条件允许的话,甚至能够约会——航母上不仅有无数年轻的帅小伙,也有不少迷人的女船员。在这座移动城堡里,女性总是稀有动物,虽然她们的意志已经像钢铁般坚韧了,但温情永远不会泯灭。
与大多数家庭一样,这个人家庭里也有一些难以平息的矛盾。比如,船员和飞行联队之间就存在一种对立情绪。因为他们虽然工作在同一艘航母上,但待遇有明显的不同,单就“住”而言,飞行员会住在相对舒适宽敞的单间里,而普通船员只有一个面积不到3.6平方米的铺位,还必须与其他250人同睡一室。船员们称飞行员为“空中排水管”,飞行员则称船员为“乌贼”。虽然言辞不逊,但他们又彼此依存。
在航母上吸烟有多难
“小鹰”号从底层到舰桥顶部大约有18层楼房那么高,总计有2400余个舱室,其中从底部起l-4层分别为燃料舱、淡水舱、武器弹药舱和轮机舱,5-6层为舰员居住舱、食品库、餐厅和行政办公室,7-8层为舰载机维修间以及维修人员的居住舱,9-10层则为机库、战斗值班室和飞行员餐厅。而10层以上才是甲板以上的“上层建筑”,由下而上分别为:消防、医务、导弹、电梯人员住舱;工具、通讯及电气材料库;军官住舱,司令部及参谋人员、新闻人员工作室和休息室等。
由于航母上管制烟火,全舰只有一个位于舰尾约5平方米的区域可以抽烟,但因整艘船长达333米,上下十几层楼高,如果想要抽根烟,来回包括上下楼在内,距离可能要走上1公里。加上舰上有许多隔舱,走路必须不断跨脚。想想春运时,你从火车第一节车厢走到第17节车厢的感受吧。想要抽上一根烟,恐怕走到一半路程烟瘾都已经没了。舰上的多数官兵都因为麻烦,几乎把烟给戒了。
航母生活虽然非常舒适,但仍无法与家里相比。在海上航行几周后,生活就会变得异常乏味。衣食住行几大生活要素,也只有食可以有不断变化的乐趣,因为预算充足。航母上提供的服务甚至令航空公司汗颜,船员们在食物方面总能得到满足。“戴高乐”号的面包房昼夜不停地运转,一天要做出800-2000个烤面包。作为餐厅的补充,位于一家小型超市和药店之间的商店,颇受船员们的欢迎。商店中种类繁多的食物为船员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到了晚上舰上开始放电影的时候,船员们就会来这里买一些油炸鸡块之类的小食品,你能想到的任何垃圾食品,这里都能买到。舰上还有多个自动售货机,只要你按标价投入钱币,就能随时获得果汁及矿泉水等食物。
美国海军严禁私带酒类上舰,平时官兵一概喝不到酒,但出海满45天,每人可发两瓶啤酒。对好喝两杯的美国军人来说,没酒的日子确实难熬,所以每每在漫画里,上了岸的美国水兵总是喝得东倒西歪的,且手里还必定提着个酒瓶。
海上生活吃蔬菜是老大难问题。如今,“戴高乐”号专门设计了可加工处理新鲜蔬菜的储藏室,每天可以为半吨的马铃薯去皮。
庞大的用餐量会制造出从骨头到餐巾的各种垃圾。这需要不同废物处理机来分解不同种类的垃圾,诸如衣服、木头之类的可燃垃圾,都可以放进这个焚化炉里。纸张、食物等都被放进搅碎机里,放进去之后机器内部会旋转,把垃圾全部分解,然后扔到海里。
一部机器用来压缩塑料垃圾,以便于储藏。处理后的垃圾看起来就像一个冰球,这些巨型冰球将被送往陆地上的垃圾处理场。
选自《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