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 中共中央进驻西柏坡

时间:2016-12-16 09:46:59 

西柏坡,一个普通的华北小山村,她的名字却和新中国的出生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在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毛泽东等新中国的缔造者们栖身于此,一个伟大的红色梦想在此蕴藏、发酵,并最终由这里出发,得以在全中国实现。那么,历史为何会选择西柏坡作为中国共产党从农村走向城市的最后一个“停靠站”呢?

苏联背约,迁址承德落空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当延安的军民仍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沈阳市卫戍司令曾克林陪同苏联后贝加尔湖军区总司令马利诺夫斯基元帅的代表鲁罗索夫中校来到了延安。而他们此行的目的,则是商讨东北问题。由于苏联红军在马利诺夫斯基的率领下进入东北(当时称满洲),帮助中国赶走了日本侵略者,东北将如何处置,他们就有了发言权。

9月14日,朱德在王家坪八路军总部会见了鲁罗索夫,面对穿着打扮土得掉渣的八路军统帅们,鲁罗索夫对朱德说:“不论对总司令个人,还是对八路军均抱深厚之同情。”其实,鲁罗索夫不仅仅是同情,当看到延安的层层窑洞时,他就对中共的前程充满了悲观,“人怎么会住在洞里呢?”鲁罗索夫不解地问曾克林。后来的史学家认为,鲁罗索夫的这一悲观思想不仅影响到了他同朱老总的谈判,而且进一步影响到了斯大林的决策。

苏联人在谈话中表示,满洲的事情是中国人内部的事情,应由中国人自己解决,苏联红军不久就会撤退。但是在红军撤退前,无论是蒋介石的军队还是八路军均不得进入满洲。

当天,中共中央就召开了政治局临时会议,这时毛泽东和周恩来正在重庆和国民党进行国共谈判,但毛泽东还是通过电台密切关注着王家坪八路军总部的谈判。会议认为,东北北倚苏联,西接蒙古人民共和国,东邻朝鲜,三面都是友好邻邦,可以集中力量对付一个方向,而且东北工业基础雄厚,物产丰富,一旦重庆谈判失败,可将东北作为八路军的大后方。

“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就在考虑迁址问题,而在得到苏联不允许任何军队进入东北的承诺之后,第一个理想的迁址地一一承德就出现了。”西柏坡纪念馆馆长助理赵福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很快,刘少奇通过电报同毛泽东达成共识,确立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决策,并成立了先行警备团赴承德,给中央做安家准备工作。而之所以选择承德,是因为承德地处东北和冀热辽军区的中间位置,又是解放区,可以说是中央最佳所在地。

然而,当先行警备团还在半路上,情况就发生了变化。苏联人变卦了。马利诺夫斯基元帅同蒋介石达成了协议,苏联在匆忙运走了日本人留在东北的各种重型机械后,允许国民党五个军在葫芦岛、营口登陆进入东北。于是,东北这个曾被中共预想成第一战略根据地和未来同蒋介石斗争的大后方,一夜之间不复存在了。

“当然,中共中央迁址承德的设想也落空了。而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是给了西柏坡成为中共中央驻地第一个机会。”赵福山说。

国共和谈破裂,淮阴选址落空

在失去了东北这一理想的根据地后,国共和谈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进展。1946年1月10日,国共两党达成协议,同时在当天颁布了停战命令,并在重庆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这时,中共中央第二个候选地点开始浮现出来。1月27日,周恩来从重庆回到延安参加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通报了重庆的情况后,刘少奇说:“华中我们就保留,也可能党中央将来搬去。”朱德也表示了相同意见。他们致电华中的陈毅,指出必须巩固华中现有地区,中央机关将来可能要迁至淮阴办公。消息传到苏皖边区,边区政府立即行动,积极做好了准备工作。

但历史的车轮并没有就此驶向和平。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向解放区展开大规模的进攻,全面内战爆发。和承德一样,淮阴选址因为局势的变化而被放弃,历史再次把机会留给了西柏坡。蒋介石进攻延安,中央被迫转移

1947年2月,蒋介石让“西北王”胡宗南调集重兵开始进攻陕甘宁边区。3月10日,胡宗南25万军队向陕北发起进攻,直捣延安。而此时,陕甘宁边区连同晋绥驰援的部队加在一起,仅6个旅2万人,而且装备较差,弹药缺乏,又有黄河与华北解放区阻隔,兵员补充、物资供给均极困难。

在敌我力量悬殊的危急情况下,毛泽东从整个战略考虑,决定在必要时主动放弃延安。1947年3月29日晨,中共中央召开会议,决定中共中央一分为二,由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组成中央前敌委员会,率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继续留在陕北。主持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工作。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刘少奇为书记,前往晋西北或其他适当地点担负中央委托的工作。

之后,毛主席就带着中共中央开始了整整一年艰苦的转战陕北。与此同时,从延安撤出的中央和军委的大部分人马在山西临县三交镇组织了一个中央后委,留在晋绥军区,刘少奇则带领中央工委1500多人一步步向晋察冀根据地走来。

很快,名不见经传的西柏坡将在历史舞台上闪亮登场。

停留晋察冀,聂帅力荐西柏坡

抗日战争结束后,太行根据地取得了几次大的战役的胜利,巩固了根据地。1945年进行上党战役,该战役结束后,紧接着进行了邯郸战役,活捉了国民党第11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40军军长马法五。所以,邯郸相对来说处于一个比较和平安全的环境。

但是历史似乎特别垂青西柏坡,中央工委在向太行根据地转移的途中,却在晋察冀根据地停留了一下。而这一留,中央工委就在西柏坡扎下了根,最后又迎来了毛泽东、党中央和解放军总部。而中央工委之所以在晋察冀停下了脚步,是因为当时毛泽东给中央工委特别交代了一项任务,在今后一个时期帮助解决晋察冀兵力不足等军事问题。

1947年4月26日,中央工委到达晋察冀中央局、军区驻地阜平县城南庄,此时,晋察冀军区负责人聂荣臻、萧克等人正在石家庄西边指挥正太战役。当听说中央工委准备到太行区安家时,聂荣臻等晋察冀的领导提出,晋察冀存在许多问题,想留中央工委在晋察冀。刘少奇和朱德商议后,表示同意,但他们做不了主,于是致电还在陕北的毛泽东。5月10日,毛泽东复电,也表示了同意。

既然要留在晋察冀,自然要找一个合适的落脚点,于是聂荣臻想到了平山,想到了西柏坡一带。至此,西柏坡开始走进中央领导的视野,逐步登上历史的舞台。

进驻西柏坡的天时地利人和

西柏坡,这个冀西山区滹沱河北岸的小山村,不仅风光秀丽,而且水土肥美。她位于平山县中部,正处于华北平原和太行山交会处,在一片向阳的马蹄状山坳里,三面环山,一面环水,西扼太行山,东邻冀中平原,易守难攻,既适宜危急时刻向山里撤退,顺利时又便于向城市进军;距华北重镇石家庄仅90公里,交通也方便,正是有着这样的印象,富足的西柏坡一带成为聂荣臻推荐给中央工委安家首选地点。随后,朱德派他的秘书潘开文、卫士长齐明臣,以及聂荣臻所派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副官处长余光文前去选址。

通过潘开文等人的勘察,中央工委认为西柏坡确实比较合适,初步选定这里。之后,工委首任秘书长、中组部副部长安子文率领中央工委的大队人马来到晋察冀,他又亲自到西柏坡进行了详细的社会情况调查,最终确定西柏坡为中央工委驻地。

中央工委进驻西柏坡之后,帮助晋察冀野战军打了四次规模较大的胜仗,歼敌6.2万余人,并于1947年8月12日胜利解放了石家庄。而石家庄的解放使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个解放区连成了一片,不仅奠定了统一华北解放区的基础,也为党中央移驻华北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7年5月,毛泽东来到西柏坡,与已先行到来的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四位书记胜利会师,并最终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国的命运就在这个小山村中定下。

选自《现代快报》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相关民间传说

美图欣赏

民间传说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