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岁末,蒋介石落脚台湾。此后26年,他长居孤岛,那里留下了他最后的印记,其中包括为数众多的行馆。日前出版的《蒋介石后传》刊登了大量罕见的蒋介石行馆照片,详细记录了蒋介石与宋美龄晚年的活动轨迹。本书作者师永刚在美国通过越洋电话,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装修大致只算中上水准
蒋介石的行馆,特指蒋介石在台各地出行、视察和度假的住所。台湾到底有多少蒋介石的行馆,至今没人搞得清楚。史料记载他有47处行馆,相关纪录片称只有27处,部分学者又认为其专属行馆仅19处。
“我们找到台湾政府部门的资料,有据可依的应该有34处。”《蒋介石后传》作者师永刚说,蒋介石的行馆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行馆几乎遍布全台风景绝胜之地,军事管制严密,如同封建时代皇帝的行宫般难以接近,人们想象其中必然富丽堂皇,是特权的象征。但师永刚经过走访发现:“蒋介石自奉俭朴,各地行馆大部分是当年日据时期政要的房舍,略加翻修,装修大致只算中上水准。”
不过,这些行馆绝非普通建筑可比,环境清幽、隐蔽性强、足以应对突发状况,是蒋介石选择行馆的三大特点。师永刚把34处行馆分成4类。“一类是蒋介石父子长期定居的官邸,如士林官邸、草山行馆、中兴宾馆等。‘两蒋’习惯在官邸接见访宾、商议大事,因此这类寓所有相当浓厚的政治意义,戒备与岗哨也异常森严。另一类是专为蒋介石巡行、避暑而兴建或改建的处所,像日月潭涵碧楼、角板山贵宾馆等。初到台湾时,两岸形势紧张,蒋介石特地在这些地方加强各种应变规划与避难设施的建设,其中甚至设有临时指挥所,以应付突袭或轰炸等紧急事故。”第三类是蒋介石巡行时,地方政府或单位提供的临时休憩处。师永刚发现,这也是蒋介石行馆中数量最多的一类。最后一类,是蒋介石平日在重要办公处所周边临时休憩的地方,往往不在行程规划中出现,不为人知,却是他常常逗留之处。师永刚印象比较深的有阳明山中山楼,它是“国民政府”重要的接待外宾地点,外围有不少供蒋介石暂时休憩、泡温泉的场所。
行馆和一系列历史事件紧密相连
早在清代就是“台湾八景”之一的高雄市西子湾,在国民党退至台湾后,成为蒋介石在台湾南部地区的首要行馆与临时指挥部。1958年金门炮战爆发,这里就是蒋介石运筹规划的基地。
两层楼的西子湾行馆,绿墙白瓦,每层楼面积约429平方米,行馆内可眺望西子湾美景。西子湾沙滩广阔,蒋介石与宋美龄常在沙滩散步、观落日。“当时担任戒备任务的海军为确保安全,常派驱逐舰警戒,并派一排陆战队士兵与两辆水陆两用战车在滩头防卫。”金门炮战期间,为便于指挥,台湾军方在邻近行馆处,设置了地下临时战情指挥中心,并设有碉堡式警卫室,还配备了具有防原子辐射功能的三道金属大门,门厚均超过10厘米。
“直到上世纪70年代,蒋介石日渐衰老,不耐浪涛声打扰睡眠,移居澄清湖,西子湾行馆才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师永刚说,“每一座行馆里都发生过不同的故事,有些甚至直接影响中国当代史。”
比如,草山御宾馆见证了蒋介石清党与孙立人兵变案;在大溪行馆,蒋经国促成张学良和蒋介石重逢;澄清湖行馆是蒋孔宋三大家族最后在台的聚会场所。行馆看似静默无语,实际却波涛汹涌。
蒋介石的生活是“朝六晚九”
在所有行馆中,最为人熟知且最具代表性的是士林官邸。师永刚发现,士林官邸虽然有大片的园艺用地,布局却较为俭朴。“丝毫没有深宫大院的感觉。不论是蒋介石与宋美龄生活起居的正馆,还是警卫工作人员驻守的营房,墙面与周边树林的色调都是一致的。”
士林官邸内客厅、卧室使用的家具材质均是红木,有的家具还是由大陆运来的老古董。正房入门处的巨龙木雕屏风,是宋美龄当年的嫁妆。据说蒋介石有怪癖,喜欢照相却不爱照镜子,所以卧房与盥洗室的镜子都会拿白布遮住。
蒋介石生活相当有规律,早、中、晚均会静坐30分钟。每天早晨6点起床,之后念诗、做运动、祷告、静坐,然后开始写日记、看书报、散步。早餐多是小笼包、馄饨、虾仁吐司等点心,加上木瓜等水果;他不喝茶也不喝咖啡,爱喝温开水。
晚餐是全家人一起吃饭的时间,餐后除了散步,蒋介石有时会与宋美龄乘车外出,9点准时就寝,即使看电影也不例外——他会在看到一半时返回。医官熊丸曾回忆,蒋介石睡眠状况始终不太好,要靠药物入眠。“夜猫子”宋美龄每天约午夜1点就寝,晚上常会找人下棋、打桥牌,孔家二小姐孔令伟和陈诚夫人谭祥也会不时找她聊天。
谈起行馆的种种往事,师永刚感慨万千:“细数过往风风雨雨,每一处行馆都是蒋介石在台岁月的缩影,呈现着蒋介石最后26年的所思、所想、所为,不但反映出蒋氏王朝日渐落寞的命运,也让人看到岁月无情,任凭何许人也,总也逃不过历史洪流的淘洗。”
选自《环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