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县令(2)

时间:2015-04-10 08:12:45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张大炮是宣城人,在当地颇有威望。那姜清鹤却是芜湖县人。宣城百姓因见留不住蒲县令,就找张大炮商量对策。张大炮提议,既然用文的留不了蒲县令,就干脆动武的。于是,他决定带人埋伏在两县交界处,劫回蒲县令。谁料,他们的计策很快被张大炮的儿媳妇姜月仙得知了。这姜月仙因顾念娘家家境穷,常常积攒些私房钱贴补娘家。蒲县令要去芜湖,她自然也为娘家人高兴。当她听说公公要带人劫回蒲县令,又为娘家人担起心来。于是,姜月仙便把公公的计划密报给了自己的父亲。姜清鹤接到这一密报,甚为焦急,连忙召集同乡,准备与亲家张大炮争抢蒲县令,大干一场。

此时此刻,姜清鹤索性向亲家公张大炮把自己的来意全抖了开来,并撕破脸皮说:“张亲家,蒲县令在你们宣城也当了多年官了,你们宣城人也该知足了。俗话说:风水轮流转;又道是: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花有开有谢,蒲县令也该到我们那儿当当官了。你要是让我们带蒲县令走,我们还是好亲家,日后常来常往;你如果执意不从,老汉我就和你划地绝交,永不相认。”张大炮一听,犟着脑袋大声回答道:“亲家公,凡事我都可依你,惟独此事决不敢相从,还望你多多海涵。不过,我也有言相告,今日你休想带走蒲县令,若要动硬的,你也绝非我的对手。因为我这是来打前哨的,后面还有接应的人,谁胜谁负,不一会儿就见分晓?”张大炮刚说完,就见前面蜂拥而来一大伙人。姜清鹤一看,全都是张大炮的人,知道自己寡不敌众,顿时气得脸色发白,冲着张大炮跺脚嚷道:“狗日的张大炮,今日算你有种,日后我们走着瞧,老子和你没完?”说着,领着手下的人气咻咻地撤走了。

张大炮见旗开得胜,得意地仰天大笑,也不管蒲县令答应不答应跟他走,忙命人用轿子抬着蒲县令就走,一路上敲锣打鼓,好不热闹。

张大炮等人强行把蒲县令抬回县衙。这时候,那个芜湖县令早已赶到这里了,正在衙门里召集一帮差役趾高气扬地训话哩。他忽然见张大炮等人闯了进来,不由得一愣,叫道:“你们这……这伙刁民想干什么?”张大炮走上前去,一把将他推倒在地,喝道:“狗官,这里是我们蒲县令的衙门,哪里冒出你这么个东西在这儿指手画脚的?快滚?”那芜湖县令吓得抱头鼠窜。

芜湖县令只好回到芜湖,却见衙门口被一帮老百姓把守着。他们冲他喝道:“这衙门是留给蒲老爷的,你已被调走,还回来干什么?快滚蛋吧?”

芜湖县令呆住了,心想:我这不成了丧家狗了吗?他无路可走,便写了一张状纸,告到州刺史那里,言称宣、芜两地刁民目无王法,竟敢轰赶大隋官员等等。州刺史接到状纸,大为震惊,正要派人去查明真相,又有一个人头顶状纸前来告状了。是谁呢?正是姜清鹤。他口口声声说宣城的张大炮等人聚众闹事,强留蒲静之不准去芜湖等等。州刺史仔细看过二人的状文,终于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他狠狠瞪了芜湖县令一眼,说:“这事我不能做主,你们暂且回去,待我把此事如实禀明圣上,再作定夺?”

后来,州刺史将此事写成文折,上禀隋文帝。隋文帝看过文折后,当机立断地回批:既然宣、芜两地的人都争抢蒲静之为官,干脆蒲静之逢单月为宣城县令,逢双月为芜湖县令,在两县轮流做官。至于那个原芜湖县令,削官为民,回家种田。

圣旨传了下来,宣、芜两地的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从此,蒲静之便在两地轮流当县令:逢单月宣城人便像接新嫁娘回娘家似的,敲锣打鼓去芜湖迎接;到了双月,芜湖的百姓又来宣城衙门前恭候了。至于张大炮和姜清鹤两人之间的怨恨,也逐渐冰消雪融,和好如初。

这两地人争夺县令的事,一时传为美谈。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上一页12下一页

相关民间传说

美图欣赏

民间传说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