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在影视中为何又变坏了?(9)

时间:2016-03-20 06:06:55 

导读:中日两国关系在经历了十几年的“蜜月期”后,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逐渐转冷。而中国的影视作品中,日本人的形象也随着两国关系的转冷而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尽管这段历史到现在也不过20年左右,却经历了几番转变。随着2012年“日本购买钓鱼岛”事件的爆发,两国关系陷入冰点。

紧接着,2008年胡锦涛主席访日,这是中国国家元首10年来的首次对日访问。媒体把这次访问称作“暖春之旅”。在描述两国关系上,胡锦涛用了“一衣带水、隔海相望”⑥这八个字。此次访问的气氛非常热烈,胡锦涛还和中国人都很喜爱的“瓷娃娃”福原爱打了一场乒乓球。

胡锦涛2008年访日时与福原爱打乒乓球。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或下一篇】

2006-2012,正好是奥运前两年到世博后两年,中日关系在此期间明显回暖。政治上的暖化也在影视上有所投射。

影视表现:

2007年的暑期档电影里,发生了这么一件事。一部由美国人拍摄的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南京》在国内低调上映。影片前期宣传不大,在电影院的排片比例也不高。但观众却对本片很感兴趣,“观众十分踊跃,周末连续满场,而且都是个人买票,不是公款消费。”⑦《南京》上映一周后,另一部美国大片《变形金刚》上映,《南京》的排片量迅速萎缩,渐渐淡出影院。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上一页1..5678910111213..15下一页

相关猎奇

美图欣赏

猎奇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