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五(220)年正月23日,魏王曹操驾崩于洛阳,之后灵柩被运回魏国国都邺县。2月21日,曹操被安葬在他生前亲自指定的寿陵高陵,在前一年发布的《遗令》里他对陵寝的位置进行过详细交待,即邺县城西西门豹祠西边的高岗之上。
一、曹操“七十二疑冢说”是怎么来的?
曹魏的正式皇帝只有3代,前后延祚不过数十年,既未统一起国家,又很短命。以后朝代几经更迭,作为魏国国都的邺县也兴而复衰,曹操死了360年后,北周大象二年(580)杨坚将邺县彻底摧毁,并再也没有重建,加上其地临近漳河,随着漳河不断改道,城池及主要标志物荡然无存。
今天再到曹魏邺城旧址,唯一明显的地面遗迹是一座土台,它就是三台之一的金凤台,千百年来的风吹雨淋使其高度和规制已远不如从前,当年空中楼阁的盛景已被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土丘所代替,上面也不可能再现上百间屋宇的辉煌。曹操的高陵更是如此,随着地表建筑的彻底消失,到今天我们已经无法确认它的具体位置。
其实也不只是今天,至少在八九百年前人们似乎已经找不到曹操墓的位置了。北宋王安石有一首诗叫《将次相州》,诗中写道:“青山如浪入漳州,铜雀台西八九丘。蝼蚁往还空垄亩,骐麟埋没几春秋。功名盖世知谁是,气力回天到此休。何必地中余故物,魏公诸子分衣裘。”
王安石把曹操 比喻为“骐麟”,这是一个很新鲜的说法。诗中“八九丘”为何意,他没有交代。南宋诗人李壁给王安石诗作过注释,他在“八九丘”一词下作注:“余使燕,过相州,道边高冢累累,云是曹操疑冢也。”也许这是“曹操疑冢”概念第一次被提出,此时距曹操去逝已将近1000年。
此后“曹操疑冢”的说法影响越来越广,南宋诗人范成大奉旨出使金国,路过漳河也写了一首怀古的诗,题目叫《七十二冢》,诗中写道:“一棺何用冢如林,谁复如公负此心。闻说北人为封土,世间随事有知音。”
-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 济南推"女士专用停车位" 比普通停车位大
- 太阳要是变成黑洞 地球会怎么样
- 凤凰古城竟然只排第三:揭秘中国十大最完整古城
- 探究UFO的惊天秘闻 究竟从何而来
- 考古新发现:海昏侯墓主人乃汉废帝刘贺
- DNA破解“雪人”“大脚怪”神秘身份:熊的可能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