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七终于在他年近不惑之时,震惊八乡地在柳林庄开设义塾。武七为设义塾,一次投入四千多缗钱,这是除他的田产以外所有的乞讨所得。
武训离开人间已经100多年了。他是一个中国乡下的奇人,好像知道他的人不少,而记取他的人却不是很多。我细细地把那页书翻开,耳边又一次响起了武训的故事。
武训,山东堂邑人。1 896年,他59岁,得了一场重病,死于临清义塾的庑廊下。他临断气之前,还努力地睁开眼睛,凝神细听学生们的朗读声,嘴角挂着安详的微笑。
武训原名武七,他是母亲的第七个孩子。人们索性就叫他武七。武七一点点地艰难长大,身体瘦弱得像一棵缺肥少水的高粱。他家里无地产,父母亲又相继去世,武七成了孤儿,只有靠行乞度日。年岁稍大些,武七一边给人打工,一边继续乞讨,将所得一分一文都积存起来。长大了的武七,恨自己不识字,发誓要设立义学,让乡村里的孩子都不重走他的路。
这个念头在武七的心里疯长,他发奋地为人做工,有空闲就出门乞讨,不浪费一点光阴。乞讨所得的钱,他竟然悉数寄存于富商之家,以谋得一些利息,使他能够向着目标走近一步。时光在乞讨的路上流逝,武七把脚印留在无数的门前,给世界一个乞丐的背影。
武七足足乞讨了30年,终于积下一笔钱,一点一点地买下230多亩田地。这时候的武七,不再一贫如洗。但是武七仍出去乞讨,仍旧衣衫褴褛,仍旧是一个乞丐形象。白天乞讨,夜间整理所得,他几乎忘记了一切。
无人知道武七心中的梦!武七终于在他年近不惑之时,震惊八乡地在柳林庄开设义塾。武七为设义塾,一次投入四千多缗钱,这是除他的田产以外所有的乞讨所得。不仅如此,他决定将土地上的收获也用来资助办学。
开塾那天,是武七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他早早起来,穿戴一新,挺起了微弯的脊梁,大步来到义塾,毕恭毕敬地拜了塾师。拜过塾师,武七来到学生面前,一一拜了学生,而后退到一旁,面带笑容地看着塾师开课。他从学生朗朗的读书声中得到一种无以言表的满足和陶醉。
武七不识一字,大约因为不识一字,他对老师的敬重几近对神的敬仰。武七开设义塾后,不再出门乞讨,而是全身心地为义塾服务。每天,他必做丰盛的菜肴款待老师。当老师入座以后,武七则退到门外,恭恭敬敬地站着。老师等着他入座一起吃饭,武七说:“我武七是个乞丐,怎敢与老师平起平坐?”武七每每等老师吃罢,才肯去吃剩饭剩菜。
老师对武七的敬师之情甚为感动,只有一心一意教好书来回报武七。武七仍旧目不识丁,不懂得什么是文化,他就知道有了塾馆,有了老师和学生,就什么都会有的。所以,他待老师和学生非常虔诚。武七经常出入塾馆,遇到老师午睡时,武七便跪在榻前相守,老师醒来见此情景,万分感动。在这些饱读诗书的老师眼里,这哪里是一个目不识丁、半生行乞的乞丐啊!武七听说一位学生学习有所松懈,他伤心得大哭,边哭边劝学生用功学习,不要荒废学业。从此,义塾中的师生,再没人放松教学和学习了。
开设柳庄义塾以后,武七又积累了好些年,在临清再度开设义塾。他的义举传到朝廷,使朝廷官员深为感动,当即为他赐名“训”。于是,武七以他的坚韧和高尚,获得了他真正的名字:武训。武训在1896年辞别这个世界,他终身未娶。
合上史书,不由得把它恭恭敬敬地摆在书架上,凝神良久,脑子里竟然一片空茫。我无法一下子从一百年前走回,好像也徘徊在临清义塾的门外,听见莘莘学子朗朗的读书声。而武训,他则站立在塾馆的窗下,如痴如醉地陶醉在这声音里。(古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