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村官张天然的打拼经历

时间:2016-12-08 09:53:15 

未来不是靠计算的,而是靠踏踏实实走出来的。

——本文主人公语

她是一名英语专业的大学生。然而,她却放弃了城市的工作,选择到农村当村官。从大学到农村,她克服了哪些困难?从学生到村官,她如何完成角色的转换?

1放弃城市来到农村

2007年5月底,即将毕业的常州工学院外贸英语专业的张天然,由于成绩优秀,找到了一份令她的同学羡慕的工作——到北大青鸟,徐州校区做班主任。

6月,辅导员找到她说:“现在咱们省有个政策,大学生可以到农村当村官!你可有兴趣?”

“到农村啊?可是我已经在徐州找到工作了啊!”

“你是学生会主席,又是党员,人家去西部的,那么辛苦都去了,你这个学生会主席是怎么当的啊?”

一向不服输的张天然被激将得当时就说:“去就去!谁怕谁啊!”可当她把这个想法跟家人一说,立刻遭到了妈妈的反对,“我们送你上大学就是想让你留在大城市,坚决不能回到农村!”爸爸说:“虽然到农村锻炼锻炼是好事,可你吃不了那个苦啊!你现在说要到农村,可你根本就不知道农村是什么情况。等新鲜劲一过,你就会打退堂鼓了。”

“城里的工作没了,可以回去再找,但当村干部的机会可是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如果没有省里的这个政策我恐怕永远也没有机会到农村当干部。而且毛主席说过,农村是个广阔的大舞台,大有作为,我就是要去看看是不是这样。”张天然竭力劝说父母。

最终,张天然说服了父母。2007年7月23日,张天然和其他几百名大学生村官在南京集合。在动员大会上,看到几百人身穿统一T恤,一张张青春的面庞让张天然感觉热血沸腾,她恨不得马上就到农村大展身手。

当天,张天然被铜山县单集镇党委书记亲自接到了镇政府大楼。一下车,就看到一座破旧的土黄色的楼房,镇党委书记说:“这就是咱们的镇政府大楼。”张天然的心一沉,镇政府都这么破,村里会是什么样子呢?

张天然的家就在铜山县县城,她印象中的镇政府大楼应该是像南方的那种高大、气派的行政大楼。午饭过后,铜山县单集镇洪楼村的村干部将张天然接到了她即将工作的地方——洪楼村村支部,她将担任这个村的党支部副书记。

刚下车,张天然就说“到村里看看吧!”村干部说:“今天是第一天,你先休息一下吧!”“我不累,还是出去看看吧!”“外面还下着雨,路也不好走,明天去吧!”村干部劝说道。“不行,不行,我一刻也等不及了,我要看看咱们村到底有多宽广,咱们的老百姓是什么样的。”最后,村干部拗不过就带她出去了。

雨下得并不大,可坑坑洼洼的道路依然泥泞难走。村子里有些杂乱,房子都破旧不堪,甚至还有一些即将倒塌的草房,如果不是亲眼看到,她或许不相信经济发达的江苏还有这么破旧的村落。可既然来了,就没有退缩的理由,一定要想办法做好!她在心里给自己鼓劲。

村里给她和另外一个女大学生在镇政府楼上安排了一间宿舍,吃饭就在镇政府食堂。当天晚上,雨下得更大了,突然,宿舍的电线冒起火花,她们吓得一起叫了起来。惊叫声引来了传达室的老大爷,老大爷解释道“没事的,电线有点老化,一下雨就冒火花,晴天就好了!”既然是“正常现象”,只能逼自己适应了。这时,两个女孩都感觉很累了,想洗个澡上床休息。可这里没有浴室,只能从宿舍外的水龙头接点水,从传达室提两瓶开水,擦擦身上。刚躺下,另外一个女孩说想上厕所,可厕所在行政楼的后面。此时外面雷电交加。张天然明白室友是害怕,就说:“我陪你吧!”

张天然一夜无眠,其实生活条件的艰苦,她都可以克服,但村子里这么穷该怎么办呢?

2全票当选村支书

第二天一大早,张天然就到村里正式上班了。大家对她这个年轻的大学生都很客气,把她当成了客人,不安排任何事情给她做。尽管张天然说:“我是来这里工作的,对这里不熟悉,该做什么你们就跟我直说吧!”但还是没有人安排她做事情。因为他们觉得大学生下来也就是做做样子的,这些小年轻能干成什么事呢?

时间一长,张天然坐不住了,你们不安排我做事情,我就自己找事情做。她每天早早地来到村支部打扫卫生:遇到开会,她就自己拿出本子做会议记录。其他村干部就很纳闷,她有福不享,什么意思啊!对她的态度也跟着冷淡了下来。张天然管不上这些,人家不理她,她照样笑脸相迎,照样找事做,不懂的地方就向别的村干部请教,只要开口,不是“大哥”就是“大叔”。她知道这些都是最最淳朴的人,只要自己真心做事,一定会打动他们!

张天然发现村里的大部分村民都种了大蒜。她一打听才得知,去年全村种的一百多亩大蒜没有销售出去,一部分烂在了地里,一部分还在冷库里,今年村民们继续种大蒜,怎么能卖掉呢?她着急起来,回到宿舍就在互联网上搜寻更适合种植的作物。最终,天津一家农业公司推行的黄瓜制种项目吸引了她,对方不仅派技术人员过来指导,而且所有的黄瓜种也都由这家公司回收,这样农民就不用愁销路了。她赶紧把这个项目跟其他村干部说,有人却说:“项目倒是一个好项目,但大蒜很快就到收获的季节了,还费劲拔掉干啥呢?”“去年还有那么多库存,今年的又收上来,行情不会好的!”张天然说。“谁知道是不是骗子公司呢?”有人说。这句话提醒了张天然,虽然自己在互联网上查到这是一家很有实力的公司,但没有经过考察,谁也不能打包票。她决定和村干部一起去天津实地考察一下。

经过考察,这确实是一家有实力有信誉的公司,她当即和他们达成了在洪楼村推行黄瓜制种项目的协议。然而,要推行这个项目,首先需要动员村民把现有的即将收获的大蒜拔掉,这成为摆在张天然面前的难题。

这个说服工作,她决定从赵姨家开始。因为赵姨家的地在地头,农村人习惯于一家看一家,一户比一户,只要她的工作做通了,这一组就好做,这一组的工作做通了,这一片地也就好做。

当天下午,张天然在大蒜地里找到了正在忙碌的赵姨,开门见山地说,“赵姨,现在有个好项目,种不种?”

赵姨头也没抬地说:“好项目?能有多好啊?”

“咱把大蒜拔了,种黄瓜制种项目,这肯定行!”张天然说。

赵姨把她上下打量了一番说:“你个小丫头,才二十几岁,你说种什么怎么就一定能行?人家几十年的村干部都不敢这样说。”说完,赵姨头也不回地就走了。

当头被泼了一盆冷水,张天然也没灰心。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不知道去了多少趟。终于在一天晚上,张天然跟赵姨聊天时,先从令赵姨骄傲的儿子谈起,谈起儿子,赵姨一下子来了兴致,从晚上八点钟一直聊到十一点钟。看赵姨的情绪高涨,张天然又提起了那个黄瓜育种项目。这次赵姨没好意思断然否定,说,“这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相关创业故事

美图欣赏

创业故事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