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补妆师”年赚500万(2)

时间:2017-03-13 15:46:15 

苦“调”两年,《南京!南京!》缔造行业传奇

2005年初,马平回到北京,中影集团当即花200多万元购置了影片调色设备,并任命他为首席调色师,昔日一起做特效的几名同事成为他的团队成员。

同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国内第一部数字电影《太行山上》。马平为这部影片调色时,八一厂和中影集团的领导都屏声敛息地站在他身后观看。为了让大家对电影调色技术有形象的了解,马平演示了调色的全过程。一番技术处理后,两幅内容相同的画面,出现在他工作室的两个电影屏幕上,乍一看影片的原始画面并没有什么问题,可一旦与调色处理后的那幅相对比,两者反差极大,后者色彩饱满、画面极富质感,让电影变得更加完美。领导和同事们看后纷纷鼓掌,称赞马平为影片“化妆”的技术简直是鬼斧神工。

马平带领着他的攻关小组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后,中国第一部由本土调色师操刀的电影《太行山上》横空出世。该片上映后,观众无不为它高质量的画面和色彩所折服。

胶片时代,拍电影要看天气,还要选择光线较好的时候拍摄。进入数字摄影机时代,不再看天拍电影,对光线的要求也没有以前那么严格,因为光线问题可以交给电影调色师处理。马平为电影《云水谣》调色时,甚至可以将连续拍摄了10多天的镜头,调成同一天的环境色彩。“一个场面拍了半个月,不可能保证这些天的天气都一样,所以在原始画面里,同一地点和时间发生的故事,呈现出了不同的天气,我要把不同环境下拍摄的镜头天气统一起来,让观众看到这个场景是在同一天发生的,这是调色师最基本的工作。”

为多部国产大片成功调色后,马平渐渐在业界奠定了不可动摇的“首席”地位。但在2007年8月,他却接到了一块“烫手山芋”——陆川导演的《南京!南京!》。这部片子调色难度之大,过程之坎坷,马平永生难忘。

《南京!南京!》放映后,观众看到的是高度清晰的黑白片,连一些业内电影人都没有发现,其实该片是用彩色胶片拍摄和制作拷贝的,经过费尽周折的后期调色处理,才在银幕上显示成黑白影像。既然陆川想通过黑白片来增加历史厚重感,为什么不直接拍成黑白电影呢?一是因为成本,黑白拷贝比彩色拷贝贵了近三倍;其次是影片多处要用数字特效加工处理,采用黑白片拍摄无法完成绿幕抠像技术。

刚接到这部投资8000万元打造的抗战史诗片,马平很激动,并且认为难度不大,只要把彩色调成黑白,色彩饱和度不就降到零了嘛。后来他才发现,实际情况完全不是这么简单。色彩饱和度降低之后,呈现的黑白出现偏色,这种似是而非的色彩感极大地干扰了观影感受,而且使得整个影像显得很“脏”,完全没有了黑白影像应有的那种纯净质感。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原因还是由于胶片材料的问题。

技术难关一时无法攻克,导演和投资方又催得很紧,马平只得求助国内外的专家,其中包括生产胶片的柯达的工程师、生产电影摄影机的阿莱的工程师,两者都是世界上最权威的电影胶片相关机构。但他们的答案都很直接:“彩色胶片拍的片子,不可能百分百还原成黑白。”

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马平只得参阅大量资料,反复进行调色试验。埋头苦干了半年之后,他终于将《南京!南京!》的色彩残留缩减至1%,但最后这一个点的着色,却怎么也去不掉。那段时间,马平的工作室里充满了绝望的气氛,他每天都顶着来自各方的压力,闷在黑乎乎的屋子里对着机器和银幕忙碌,可始终无法突破这最后1%的技术瓶颈,整个人很快瘦了一圈,原本浓密的头发也渐渐有些稀疏了。妻子看了心疼不已,劝他:“实在不行,就那样交给导演吧。”马平眉毛一扬,斩钉截铁地说:“投资这么大的一部片子,怎能因为我工作上的欠缺而功亏一篑?”

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马平又做了200多次调色试验。一天深夜,在工作室里加班的他突然兴奋得大喊起来,原来,他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方法,解决了印片工艺固有的缺陷,能将彩色片调成干干净净的黑白片了。这同时意味着,他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用彩色拷贝片呈现纯黑白影像的工艺。

调色的费用一般占整部电影投资的2%,花费并不算大,却能改变一部影片的美感乃至票房。2009年4月22日,《南京!南京!》在全国首映后票房一路飘红,最终斩获3.6亿元,并让导演陆川在第57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高奖项金贝壳奖。作为幕后英雄,马平不但获得了更多专家的肯定,也获得了150万元的报酬。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上一页123下一页

相关创业故事

美图欣赏

创业故事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