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学府博物馆
从美国纽约42街的长途客车站坐两个半小时的长途车,便可以到达成立于1802年的西点军校。在西点游客接待站搭乘专用游览车,在退役军官(有时甚至会是一名参加过多次战争的退役将军)的带领下,你可以看到著名的“美国大兵塑像”和大名鼎鼎的南北战争殉难学员纪念塔;可以看到纪念塔旁的树林里,有无数门古老的火炮,这些都是独立战争至美西战争的一个多世纪里,美军从外国军队手中缴获的战利品;可以看到埋葬着诸多毕业于西点的历代美军名将的西点公墓……当然,在操场、纪念塔或公墓短暂的停留期间,你也有机会见到西点军校的在读学员,甚至有机会和他们合影,这会让你猛然间从历史中被拉回到现实。
如果觉得只有富国才有这样“校馆一体”的博物馆,那就大错特错了。在非洲腹地的内陆国家马里,古城廷巴克图有一座著名的桑科尔大清真寺。这座集古建筑、知名清真寺和著名学府于一体的“马里瑰宝”始建于1325年,至今已有690年的历史。近700年来这里一直保持着“既是清真寺、大学、图书馆,也是博物馆”的特色,任何人都可入内参观(但不许拍照)。用黄泥垒成的建筑虽然遇雨即坏,但同样用黄泥修补后却总能“整旧如旧”,因此,几百年来一直保持着昔日“撒哈拉以南非洲第一学府”的风韵。
与之相比,中国显然还缺乏这种“校馆一体”的博物馆,尽管一些名校同样有悠久的历史,但或已不复学府身份,而成为单纯的博物馆、纪念地,或人去楼空挪作他用,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近年来,一些大学也尝试开放校园,却总给人一种“收费公园”的感觉,而缺乏那种“亦学府、亦博物馆”的独特意境。
场景还原式博物馆
比利时的滑铁卢战争博物馆,号称“世界上保护最好、最完整的古战场”,自2013年5月9日起,比利时又斥资4000万欧元进行战场还原,准备赶在2016年6月18日(滑铁卢战役200周年纪念日)前竣工。届时,这里的古战场将进一步“修旧如旧”,博物馆将搬到地下,“正日子”当天,还会举行规模盛大的场景还原活动。
这种场景还原式的博物馆在欧美比比皆是,如美国葛底斯堡(南北战争)、加拿大魁北克城(英法魁北克战争)和尼亚加拉-昆斯顿(第二次英美战争),等等。其共同特点是平时为博物馆、纪念地,力求简朴、安静。如英法魁北克城古战场遗址,平时就是个开放式的公园,只有军事迷才能从“修旧如旧”的堡垒、炮位、工事和地形、地物中,嗅到昔日的硝烟味道;可是一旦“正日子”临近,就会很早大张旗鼓、不惜成本,精心编导一场在真实场景上的“历史还原秀”。2012年10月13日,第二次英美战争首战—尼亚加拉-昆斯顿战役爆发的纪念日,当地市政府、博物馆和专门成立的纪念委员会,早在大半年前就公开了全部活动议程,开设了专用网页,并根据互动反馈多次修改场景还原的细节。“正日子”当天下午3点,加拿大安大略省尼亚加拉-昆斯顿,数以百计的武装人员穿着大红色的英军旧式军服、灰褐色的加拿大民兵制服和五颜六色的原住民服装,拿着老掉牙的燧发枪、长矛和旗帜,拖着前膛火炮,举行了一次有声有色的战场场景还原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