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边护国的杨荣

时间:2020-12-25 20:03:42 

俞杰

杨荣画像

杨荣,初名子荣,字勉仁,号默庵,福建建安(建瓯)人,明洪武四年(1371年)十二月出生。杨子荣17岁时选充府学秀才,自信只要努力学习,终必有成。经过12年的苦读,建文元年(1399年)参加福建乡试(古代省级组织的科举考试,选拔举人),名列第一。次年参加会试(会集各省举人每3年一次在京城举行的科举考试,选拔进士)、殿试(皇帝亲自在殿廷对会试中考中的贡士进行的面试),亦名列前茅,授职翰林院编修(翰林院负责文献修撰的官员)。

建文四年,燕王朱棣攻破南京,夺取侄儿皇位。进城时,杨子荣在马前迎谒,并提醒朱棣道:“殿下先谒陵(到祖宗陵墓前拜谒、瞻仰)乎?先即位乎?”朱棣猛然醒悟,立即前往谒陵,杨子荣因而受到朱棣赏识。

朱棣即帝位,是为成祖,擢升杨子荣为修撰,并改其名为杨荣。成祖为分散宰相权力,设立了内阁,委派杨荣和解缙等7人入文渊阁(为皇帝顾问),参与朝廷机要决策。当时国内政局已定,成祖转而注重边境事务,杨荣熟悉边務,更为成祖所倚重。一日晚上,宁夏报警,谓:城池已被鞑靼(原为突厥统治下的一个部落,突厥灭亡后,成为强大部落。蒙古兴起后,鞑靼部为蒙古所灭,西方仍将蒙古人泛称为鞑靼)所围。杨荣判断:“宁夏城坚,人皆习战,奏上已十余日,围解矣。”后来,果然接到解围的奏报。成祖不禁赞叹道:“何料之神也。”不久,升迁为侍讲(掌读经史,释疑义,备皇帝顾问应对)。永乐五年(1407年),杨荣受命前往甘肃经划军务,所经之处,对山川形势、城堡险易、军民休戚、道路远近,无不一一细心考察,详细回奏。成祖对此深表满意,时值盛夏,成祖亲手剖瓜慰劳。同年,进右庶子(掌记注、撰文等职,为太子宫官之一),仍兼侍讲。永乐七年,鞑靼脱脱不花等部请降,杨荣奉命往甘肃受降。

当时处于漠北的鞑靼和在其西面的瓦剌(古代少数民族名,初期分布于叶尼塞河上游,后归附成吉思汗,元末南迁至匝盆河流域和准噶尔盆地)时相仇杀,他们对明朝也时降时叛。从永乐八年到二十一年,成祖五次出塞,四征鞑靼,一征瓦剌,每次都令杨荣随从,参与决策。此间,杨荣提出很多好的建议,如第一次随从成祖征鞑靼,班师途中缺粮,杨荣奏请以供御用的余粮拨充军粮,并令军中互相借贷,返京后加倍偿还;永乐十年,浙江丽水和福建政和发生民变,成祖在塞外闻讯,命兵部发兵剿捕。杨荣上奏陈述:这些人“或为有司所苦,或为衣食所窘,不得已逃入山林”,请求改用招抚。永乐十二年,随从征瓦剌,成祖以劳师远征为忧,询问如何能使兵员粮草充足之计,杨荣奏陈用屯田防边之策。永乐十三年,叛寇逃入赤斤蒙古(明代设置的赤斤蒙古卫),成祖拟派师进击,杨荣认为叛寇不足为患,上奏阻止用兵,后来赤斤蒙古果然缚叛寇来献。永乐二十年,随从成祖征鞑靼,有人进言征用江西民夫运送粮草,杨荣奏请罢征,以减轻百姓的困苦。这些建议都得到了成祖的称赞和采纳,对外宣扬了国威,对内安定了社会秩序。杨荣不仅擅长谋划边务,而且人品极佳。据传,他有一次随朱棣北征,从凌霄峰出发,与朝臣胡广、金幼孜、金纯在途中迷路,朱棣派宦官追寻,找到了他们。当时昏黑,宦官快速离开,杨荣等人又在幽谷中迷路。金幼孜从马上跌下,胡广和金纯头也不回地离去。杨荣下马,替他整理鞍辔,没走几步,金幼孜又从马上跌下,马鞍都裂开了,杨荣便把自己的马让给他,自己去乘没有鞍具的马,从晚到早,非常疲劳。日出后,从远处看见了朱棣军的左掖(成祖五军营之一),于是奔赴前往,等到中午,才在中军拜见了朱棣。朱棣看见杨荣非常高兴,安慰问候了他好一会,赞许他的节义。杨荣回答说:这是僚友的本分,从交情来说应该这样。朱棣说:胡广不是僚友吗,为什么不回头而前行呢?

由于功劳卓著,15年中,杨荣官职逐步提升至文渊阁大学士(内阁阁臣)。期间,成祖从南京迁都北京,一切规制大多出自其手。永乐二十年,奉天、华盖、谨身三殿大火,将延烧到秘书阁,杨荣不计自身的安危,亲临火场指挥,抢出存于阁中的图书典籍诏令,被成祖誉为“岁寒松柏”。

永乐二十二年,杨荣随从成祖北征,回师行至榆木川(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成祖病卒,遗命传位太子。杨荣和另一文渊阁大学士金幼孜计议,为防生变,秘不发丧。同时命少监(正监副手,掌皇帝膳食、服御之事的从四品官员,多由皇帝亲信担任)海寿驰报皇太子朱高炽,使朱高炽得以安全接位,是为仁宗。仁宗晋杨荣为太子少保(少师、少傅、少保为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副职,正二品)、谨身殿大学士、工部尚书。仁宗就位一年后病卒,杨荣亲赴南京,迎请太子朱瞻基回北京即位,是为宣宗。宣德元年(1426年),宣宗的叔父汉王朱高煦反,杨荣请宣宗亲征,对朱高煦形成巨大威慑,朱高煦果然惶恐出降。仁宗、宣宗两朝社会不因皇位继承问题而发生动乱,主要得力于杨荣的决策。

交趾(今越南)原为中国的属国,其豪强黎利自永乐十六年后屡次叛服无常,明朝廷劳师远征,未能平定。宣德二年,黎利诡称愿立原越南君主陈氏后裔为王,请求罢兵。朝臣中多数人认为不可准许,杨荣和另一大学士杨士奇却认为,“不宜以荒服累中国(不要因为边远地区的事拖累中国)”,而力主允许其自立君主。宣宗采纳了这一主张,于是国家得以偃兵息民。宣德十年,宣宗病卒,年仅9岁的英宗即位,太皇太后张氏听政,她信任大学士杨荣、杨溥、杨士奇3人(时称“三杨”,杨荣为“东杨”),朝政多向他们咨询,三杨尽心辅政,但权监王振也逐渐坐大。一次王振对杨士奇等人说:朝廷的政事多亏3位老先生的尽心尽力,然而3位先生年纪也大了,不知日后有何打算?杨士奇说:老臣当竭诚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杨荣说:先生别这样说,我们已经老了,无法再为朝廷效力,应推举一些可担当国事的后辈,来报答圣上的大恩。王振听了很高兴。第二天,杨荣便上书举荐曹鼐、苗衷、陈循、高谷等人,这些人依次得到朝廷任用。杨士奇认为杨荣当天不应随便说那些话。杨荣说:王振已经很讨厌我们了,我们纵然能互相扶持,难道能改变他讨厌我们的心意吗?一旦大内传出只言片语,要命某人入阁,我们还是会束手无策的。可现在这4个人毕竟都是我们的人,大家当同心协力才是。杨士奇听后非常佩服他的远见卓识。由于杨荣举荐了一批正直的人参与朝务,所以在正统初年(1436~1449年),朝政尚清明。杨荣还富有决断之才,宦官有事到内阁讨论,一定先问:东杨先生在吗?知道他不在,就回宫。但凡讨论事务从未不顺。杨士奇有时坚守古道来决断,无法施行,最后还是询问杨荣,他的意见显然可行,毫无阻碍。每年秋天,朝廷命群臣前往宪台审理大狱,上奏死罪和冤案,其余案件依律判决。当时自英国公张辅之下的群臣退让,等待杨荣和杨士奇来决断。而杨士奇无法解决的案件,杨荣一问就解决了。这种“片言折狱”的才能,众人皆叹服。

位于建瓯市徐墩镇丰乐村的杨荣墓地

正统五年(1440年)杨荣年已70,请求回乡扫墓,返京途中,在杭州武林驿站病卒。闻讣,英宗悲痛伤悼,追赠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三公之一,正一品),赐谥文敏。杨荣归葬故乡,墓在今建瓯丰乐馆前山,有杨士奇撰写的墓志铭和杨溥所撰的神道碑。

杨荣在朝之日,曾总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总裁《仁宗实录》《宣宗实录》,重修《太祖高庙实录》,并有《玉堂遗训》《训子篇》《北征记》《杨文敏集》等著作传世。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相关《故事林》2020年第3期

美图欣赏

《故事林》2020年第3期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