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微 驶入写作的旅程

时间:2015-10-10 20:06:23 

为何职业都要从一而终,谁说人生不能多元精彩?她是笔耕不辍的专栏作家,是涉猎丰富的品牌推手,是知名节目主持人,是优秀的幕后制作者。秋微从不同角度演绎着人生,并最终驶入写作的旅程。虚虚实实,逶迤伸展,情感就是她的路。

8月底,秋微跟随大众进口汽车新途锐车队,沿着胡焕庸线,从东北向西南纵贯中国,丈量这条人文地理分界线上的历史、风土和人情。车行至内蒙乌珠穆沁,他们探访了一户蒙古族牧民家庭。那家的小女儿8岁,憨憨的,说唱歌就唱歌,说跳舞就跳舞。她仰着小脸问秋微:“你喜欢草原吗?”“喜欢啊。”“那你喜欢我的草原吗?”秋微愣了会神,觉得那里的生活真美好啊。

尽管多次来过内蒙,这段旅程依然让她惊喜。她看到人和自然更淳朴的关系,也感受到人心底情感的温度。对普通人来说,美好的情感或许如盐,但对于一个情感作家来说,美好的情感要如水才行。

学过音乐,做过品牌推手、企业公关、电视主持的秋微终于意识到,在多种职业和身份间的腾挪,让她看待世界有着不同的角度,并最终引领她驶入写作的道路。她正在学习把生命中重要的人和事写下来,虚虚实实,逶迤伸展,真实的情感永远垫在下头。情感就是她的路。

写作与致敬

不是所有人都能记得五岁时发生的事了。但秋微记得那个下午,姥姥在院子里蒸包子,她躺在床上翻《红楼梦》连环画。翻到黛玉魂归离恨天,她顿时眼泪滚烫,却咬住被角,不敢哭。

她也说不清五岁的自己何以就理解了曹雪芹笔下那种巨大的悲怆,只好归因于“敏感的材质”。后来,她又读了无数次红楼梦,从“林妹妹好可怜,宝姐姐好讨厌”,到看懂宝钗的好。她还看懂王熙凤的担当,黛玉的不善良,看见因果,看见虚无。

“不管外在形式如何,好书的内核一定是情感。”爱看红楼的秋微又看了许多情感闪烁的小说,自己也提笔创作。至今,她出了13本书。青春、情感、女性,是她文字世界的核心。

秋微的父亲是山东人,母亲是上海人,她则在银川出生、长大。15岁之前,她觉得银川是她的故乡。后来到北京念书,父母也离开那里,她就很少再回去。情感连结没了,旧街道统统变了样,故乡也就渐渐消失了。

现在她42岁,在北京的时间远超过银川,可是北京呢,“如果你是异乡人,你就永远觉得是异乡人。”

前些年她为此纠结,读张大春的《聆听父亲》和王鼎钧的《故乡的云》,觉得心有戚戚,“喔,好有乡愁啊,可是我为什么会有山东的乡愁,我根本没在那生活过啊。”她觉得血脉这东西,挺神奇。

因此当她坐在马路牙子上读完张大春的《我妹妹》时,立即被那种娓娓道来的亲情打动。又想起王朔笔下的少年意气,青春凶猛,她决意写一部小说,以一个8岁酷女孩的视角看世界。她在自序里写道:“《女少年》是一本讲孤独的小说,是那种姹紫嫣红,鸡飞狗跳,车水马龙掩映下的孤独。也是一本讲爱的小说,是那种南辕北辙,隔靴搔痒,驴头不对马嘴的爱。”这是秋微自己最喜欢的作品。

秋微从来没像笔下的女少年梁悠悠那么酷过,也不向往那种生活,但小孩子体会到的孤独和爱,似乎总是相通的。

2015年6月,她的新书《再见,少年》发布,灵感源于她中学班主任的死亡。这部小说长达16万字,写了一个年轻教师和一群同学少年的故事。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上一页123下一页

相关南方人物周刊15年30期

美图欣赏

南方人物周刊15年30期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