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央视才女的美食情缘

时间:2017-06-11 10:03:14 

美食为“严苛”生活添色彩

董卿1973年出生在上海,父母都是复旦大学的高材生,并经历过艰苦的知青生涯,他们坚信“梅花香自苦寒来”,所以从小就对女儿要求严格。董卿刚读小学,在报社工作的爸爸便开始把洗碗、拖地等家务交给她做。有时候董卿和爸爸对着干,故意把水洒得到处都是,妈妈想帮她收拾一下,都被爸爸制止了。

最让幼年的董卿生气的是,父亲甚至不许她多照镜子:“马铃薯再打扮也是土豆,你每天有照镜子的时间还不如多看书。”

略识文字后,父亲就开始让董卿每天抄成语、抄古诗,还要求大声朗读并背诵下来。稍大一点,又让她抄古文。除了文学素养,身体锻炼也让董卿抱怨不已。有时天没亮,爸爸就把还在梦乡的她从床上提了起来,陪着她外出跑步1000米以上……

父亲的“魔鬼教育”,一度让董卿的童年滋生自卑:“我小时候最害怕的,就是吃饭。一上桌,他就开始唠叨,我经常是一边吃饭一边哭。我小时候最高兴的事儿,就是我爸出差了,总算有两天能看不见这个人了。”作为家中独生女的董卿,几乎从没尝过被视为“掌上明珠”的滋味,她一度怀疑自己是否是爸爸亲生的?

但纵是在这种被严格约束的生活中,小董卿也不乏欢乐时光,比如亲自下厨做饭,就能带给她很大的成就感。董爸爸喜欢下厨给妻女鼓捣美食,并且坚持要把女儿领入“厨门”——从两三岁起,董卿就开始给煮夫爸爸打下手了。哗啦啦的水流声,笃笃笃的切菜声,滋啦啦的下锅声,菜香,饭香,面包香……是董卿最温馨的童年记忆,因为只有在带她一起做饭的时候,爸爸才会展露出难得一见的笑容,并会破天荒地夸赞女儿“米蒸得真香”“鸡蛋打得比你妈强”!她在爸爸面前一向紧绷的神经,也终于能放轻松了。

董卿上小学后,爸爸专门为她配置了围裙和一些小号餐具(比如木质勺子、夹子、小而钝的刀)。这些“小人版”的厨具,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属于厨房的,厨房不仅仅是大人的世界。而且,这些厨具也更安全些。

于是,董卿6岁就跟着老爸学会了蒸米饭,能站在板凳上炒西红柿鸡蛋之类的家常菜,乃至做各种烘焙糕点和披萨。第一次将自己亲手做的爱心曲奇带到学校,董卿激动不已:“和面、揉面、调馅、定型、烘烤,这些全是我一个人完成的!”老师和同学们吃着酥香可口的曲奇,直冲小董卿竖大拇指。

因为美食,本来有些内向和自卑的董卿,开始在生活中重抬自信和欢乐。

“冤家父女”把酒泯恩仇

上中学后,每年寒暑假,父亲都让董卿“勤工俭学”。宾馆清洁工、商场售货员、广播站广播员……董卿做过的零工不计其数。“我当时15岁,第一天到宾馆当清洁工,10个房间,20张床,一个人打扫。一上午只干了两个房间,别人都去吃飯了,我还在那儿傻乎乎地干着……”董卿回忆说。

直到上大学,董卿和她口中那个“强权虎爸”的关系才有所改变。1991年9月,爸爸陪女儿到浙江艺术学院报到,随后又到宿舍为董卿收拾床铺。忙碌了大半天,料理妥当后,他从背包里取出一个陶瓷罐说:“这是我腌制的鸡丁,吃米饭、面条、米线时,都可以放一些,味道可好了!”董卿接过陶罐,并未多想,心中早已被暗喜所占据:总算要离开父母的管束了,从此我就获得了自由!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上一页12下一页

相关人物

美图欣赏

人物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