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严格来说,这并不是波特曼第一次当导演。2008年,她就在《纽约,我爱你》系列片中执导了其中一个短片。同年,她的另一部时长17分钟的短片《夏娃》还入围了第65届威尼斯电影节。
不仅如此,波特曼还是一位热心公益、环保和政治的女性。她为动物学家珍妮·古道尔的研究会捐款,为发展中国家的小额贷款项目奔走。
此外,她还参加各种环保活动,比如保护卢旺达大猩猩、为节能灯泡代言、拒绝皮草、坚持素食主义,她还设计了由非动物皮革材料制作的高跟鞋等。
作为一个犹太人,波特曼十分希望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能够达成和解。她曾经打电话给约旦王后拉尼娅,希望能在促进巴以和谈这一问题上与这位巴勒斯坦后裔合作。波特曼认为,无论是以色列还是巴勒斯坦,都是十分优秀的,且极具教养。她说:“事实上,没有人喜欢以极端暴力和欺骗来解决问题。”
“如果有一天我变得太丑而不适合好莱坞了,我就会去从政。”波特曼曾说。
不完美成就了个性
波特曼曾经对自己十分苛刻,是一位完美主义者。这恐怕和她的童星经历有关系。年少成名,让波特曼比同龄孩子更加成熟,并且要求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像个成年人。
然而,波特曼也遭遇过挫折。在这次哈佛大学毕业演讲中,波特曼回忆了求学期间的“黑暗”时光。当时,波特曼是电影明星,而她的同学也十分出色。她的室友中,有一个曾和大提琴家马友友同台演出,有一个曾出版过诗集,还有一些同学参加过奥运会。
而对于波特曼,学校里很多人认为,她是靠名气才得以进入哈佛大学学习。“连我自己也这么认为。”这个想法让她沮丧不已,甚至一度丧失了完成学业的勇气。
据波特曼回忆,她曾经数次在与教授会面时放声大哭,也因为压力太大而起不来床。不过,她最终还是战胜了自己,获得了学士学位。
这段经历让波特曼意识到,正是那些不完美,将自己与其他人区分开来,有时候承认对某些事物的无知也是美的,失败并不意味着世界末日。
“演戏时,你描绘的是生活,而生活本身就是个大杂烩,你只能在混沌中发现美。”她说。
波特曼一直试图与好莱坞的欲望和虚荣保持距离,用她自己的话说:“我不想成为一个没脑子的女演员,只会穿着普拉达裙子到处晃。”
波特曼会在一段时间内,远离公众的视野,专注于扮演好妈妈这一角色,将大部分时间用来照顾儿子。
波特曼坦言,自己相当喜欢当妈妈的感觉,她也觉得因为有了儿子,自己变得更加宽容了。
-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