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霍纳的“无痕”配乐方式几乎成为他的一大特色,他并不喜欢给电影本身冠以明显的情绪色彩,然而这一“万用”的方式总能使音乐旋律曲调和电影故事情感如出一辙,并使整个故事都浸在一种相对浪漫的氛围中。然而,这似乎也是霍纳电影配乐上的弱点,曲式的一致性似乎成为某种“习惯”,而微弱的区别并不足以让不同作品之间产生强有力的分辨性。霍纳似乎也在有意识地使用这一创作技巧,在1994年的电影《燃情岁月》中,“The Ludlows”持续了71个小节,它幽婉绵长,且充满歌唱性旋律,然而,连续使用的音乐线却很难使观众在观影时产生有力的段落感,因为它沦为一种“单纯好听”的背景音乐。在《詹姆斯·霍纳的创作风格研究》中,作者写道:从谱例中可以看出,这段主题中的音符基本处于人声歌唱的音域范围内,旋律进行级进较多,跳进较少,速度适中,这就使得该旋律非常具有歌唱性,就像一个老人在讲故事。尽管其中经过了两次节拍转换,但过渡得非常自然,仅通过听觉很难察觉。这个优美旋律本身不会给人带来喜悦或者伤悲的情绪,只是一种纯美的享受,而这正是霍纳在电影音乐创作上最为擅长的特质。
霍纳有着扎实的基本功,在80年代初,他已经尝试着改变电影配乐中传统的管弦乐配器,霍纳曾经与一些音乐家尝试着用合成器来创作音乐,在1998年的电影《Vibes》和《Red Heat》中,他使用了大量的电子声音与效果,并开始捍卫这种刚刚起步的创作苗头。然而,这种创作方式似乎也让霍纳的音乐饱受传统音乐人及评论者的争议。
90年代中期,霍纳在《阿波罗13号》和《勇敢的心》等影片中阐释了自己对于弦乐音色的痴迷,他让提琴的绵软来激发影片的抒情部分,与此同时,他也开始大量地在管弦乐中增加各种电声元素,一些评论家也开始为之动摇,而其中最大的原因也是霍纳的配器手法。在电影《泰坦尼克号》中,深沉的弦乐与模拟着海底神秘感的合成音效给观众留下了耳目一新的感觉,挪威女歌手西丝尔(Sissel Kyrkjebo)吟唱出的主题旋律反复地左右着影片的情绪。在电影原声中,霍纳采用了爱尔兰传统乐器锡哨和风笛,而那首穿插着两种乐器的主题曲也在影片中出现了11次之多,而每一次出现的方式都有所不同,已达到渲染不同的故事气氛。
“三等舱中的爱尔兰派对”(An Irish Party in Third Class)是霍纳罕有的一段高涨情绪音乐,在杰克赢得船票后,他快步奔向“泰坦尼克号”,锡哨、风笛带给人一种愉悦感,在“真正的舞会”时,二人的邂逅又伴有非洲通通鼓、小提琴、踢踏声等,使得整个影片达到了一种“原始、自由”的,且“有些反上流式”的高潮。
在导演卡梅隆筹备《泰坦尼克号》时,霍纳刚刚完成了《阿波罗13号》和《勇敢的心》配乐工作。卡梅隆认为伟大的配乐通常都是由哼出的小调转化成的,于是他问霍纳是否能写几段简单的旋律。在霍纳家,卡梅隆坐在钢琴旁,霍纳手指间弹出的主题曲与罗斯主题曲让这位导演黯然泪下,他认为这部电影的成品最终抓住了所有人的心。
-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