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一张世界地形图,从平原到丘陵再到高原,由绿至黄的颜色渐变体现着地形海拔的逐渐攀升,中国西南部的这片区域则被染成了深黄色。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难飞的高原机场都集中在这里。自1965年开航拉萨起,国航陆续完成了全部高原机场的试飞和首航,并建立了连接雪域高原、内地和世界的一条又一条航线。面对异常复杂的飞行环境,国航创造了高原安全飞行50周年的辉煌纪录,这在航空业里称得上是一个传奇。
飞往雪域高原
乘坐国航CA4128航班从北京起飞,3个多小时的飞行时间,翻翻书,合眼休息一下,很快就度过了。再定睛向窗外看,群山巍峨,天空湛蓝,日光倾泻满地,已经到达拉萨。机舱广播在耳边响起,乘务员柔声细语地提醒大家下机后不要大幅度运动。贡嘎机场,是3600米的海拔。
现代交通工具的迅捷,模糊了人们对旅途辛劳的记忆。民航正式通航拉萨不过只有50年的历史。不用说唐朝的文成公主进藏——从长安出发,历经风霜磨难,整整走了3年才到达拉萨——就是在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之前,西藏地方政府代表进京与中央谈判,亦路途辗转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直到1954年,川藏公路通车,但从成都到达拉萨仍需要十几天的颠簸,而且一旦碰到雪崩、冰冻、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交通便会中断,行路的艰难仍超出人们的想象。
地面交通情况如此恶劣,打破高原封闭的自然环境对改善当地生活水平又如此重要,1955年中央下定决心,一定要在青藏高原上开通一条民用航线来。当时中国民航业刚刚起步,飞机数量极少,内地很多大城市尚且没有民航航班。飞机性能也比较差,飞机最大飞行高度不到1万米,而青藏高原境内海拔8000米以上的山峰多达11座,海拔7000米以上的山峰有50余座。这片鸟都飞不过去的雪域高原,一直以来更是飞机无法到达的“处女地”,被称为“空中禁区”。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下,民航系统开始了探索。1956年,飞行专家潘国定进行了成都到拉萨的可行性实验飞行,并取得了成功。那一次飞行可谓险象环生:一度飞机在云层中由于静电干扰失去了与地面的联系,又因为汽化器结冰,螺旋桨转速出现急剧下降。所以尽管“空中禁区”已经突破,要实现民航通航目标还有很长路要走。1959年,民航局决定改用刚刚引进的伊尔18型飞机试航拉萨,任务就落到了中国民航第一飞行大队(国航飞行大队前身)的身上。
1960年6月15日,飞行大队的张瑞蔼机组执行了北京到拉萨航线首次通航任务。据张瑞蔼回忆,当飞机平稳降落在当时拉萨的民用机场当雄机场,立即被欢呼的热浪包围,藏族同胞手捧哈达,载歌载舞迎接他这个“毛主席派来的飞行员”。那个欢庆的场面如今还能从一张张黑白老照片中找到痕迹,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当年他们在背后流下的汗水:他们是在没有可行性资料、没有高原飞行经验的情况下,依次选择北京、昆明、格尔木三个海拔高度逐渐升高的机场来做飞行探索的,重点在飞机起飞后的4300米高度上,进行“假”起飞、“假”降落。最后张瑞蔼和同事又进行了5次实地试飞以确保试航万无一失。
-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