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去库存

时间:2016-12-05 09:28:00 

“葱贵了,果贱了,玉米今年完蛋了。”一首调侃物价的打油诗这样开头。玉米2.5亿吨库存压顶,占全国粮食产量的40%,难怪收储政策将变。不同于钢铁煤炭,粮食是有保质期的,去库存更需智力挑战。而玉米的售卖将牵动全年粮食价格。

2008年开始,我国实行国家玉米临时收储制度,实行临时收储政策以来的7年,玉米临储提价达50%,尤其是2010年以来,年均提价达10%。早在2014年初,国储粮库里的玉米库存接近1亿吨,相当于每年国内消费量的一半,存粮已经超过仓库容量,大量粮食不得不在临时的露天设施贮存,玉米收购季节到来之前政府还组织粮食南运以缓解北方的库存压力。即便如此,普遍预计的临储政策并未改变,以至于海外廉价玉米船载车运滚滚而来,国内种植者在价格保障下扩大种植面积,甚至侵蚀到我国另一项供应紧缺的农作物大豆的地盘。其间部分美国玉米因查出含转基因而被停发进口许可证,可巨额利润仍阻挡不住粮食商套利的步伐,至今年初,全国玉米库存高达2.5亿吨,足够一年多的消费量。

一般情况下,米袋上印着的粮食保质期是12个月,按粮食部门的规章,粮食储藏一年内是新粮,第二年后为陈粮,三年以上变质了的粮食是陈化粮。陈化粮含黄曲霉素,只能通过拍卖的方式向特定的饲料加工和酿造企业定向销售。因为黄曲霉素高温下能存活,酿造也只能用于工业酒精;做饲料则会对畜禽健康造成很大影响。黄曲霉毒素经畜禽采食后还可转移到牛奶、鸡蛋、畜禽内脏和肌肉中,对消费者健康造成危害。当粮库里的玉米仓满为患,而且相当一部分还是两年前的粮食,赶在变质发霉前消费掉就成为当务之急,否则将造成巨大的浪费和食品安全隐患。

迫于库存压力,2015年9月玉米临储价格首次下调,玉米的收购价格由2260元/吨降为2000元/吨,但当季玉米早就种植,价格信号对调剂粮农的种植于事无补。取近年临储中间价2100元/吨计算,2.5亿吨的玉米,共耗费了国家5250亿元的资金,每吨玉米收购费50元,做囤费70元,保管费92元,资金利息按5%计算合到100元,以每吨玉米每年库存成本在252元计算,2.5亿吨每年需要付出的库存成本费用在630亿元。当每年630亿元的库存成本还在积累时,5250亿元收购成本却随着时间迅速贬值。以当前全国玉米出库均价1720元/吨计算,库存玉米已经损失了18%,即950亿元。如果按照期货市场以未来为预期形成的价格1520元,则损失幅度高达28%,1450亿元纳税人的财富付诸东流。若以国际市场计价,损失更为惊人,现在美国玉米报价合每吨160.8美元,仅合到1050元人民币。5250亿元收购成本的一半已经没了,若再考虑到损耗,考虑到陈化粮只能用来制造生物燃料,损失还将更让人心疼。

如果说纳税人数以千亿计的资金虽表面上看似损失了,却最终变成了农民实打实的收入,政策倾斜无可厚非,但城市居民付出巨大的代价却造成价格倒挂,流通不畅,加工企业无粮可用,这就未免画蛇添足。更大层面上,玉米价格只涨不跌、种植稳赚不赔的预期促进刺激玉米种植面积快速扩张,从而挤占了其他作物的种植,间接制造了蔬菜的价格失控,城市居民用税收补贴使自己生活艰难,显然偏离了保障粮食供给的本义。临储政策从最初解决农民卖粮难的保障性收购措施,演变为农民种粮收益保护措施,政策惯性一旦形成,利益关系就难以打破,即便当政府智囊意识到库存危机的时候,也需被逼到无路可退的时候才改革,这不能不说是路径依赖下的又一困境。而推迟的改革正在快速消耗着改革所依赖的资源。

从年初至3月底,大商所玉米期货已跌去17%,粮食抛售压力空前。

文 邢海洋

赞一个 (0)收藏 (0)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相关三联生活周刊2016年第15期

美图欣赏

三联生活周刊2016年第15期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