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家4亿元的融资,把短租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有人说短租的春天已经到来,未来将逆袭酒店,事实真是这样?
文 | 王海天
一则途家网两轮融资共4亿元人民币的新闻,让短租市场受到了热烈追捧。各界惊呼行业的春天已经到来,甚至有人放话“短租将逆袭酒店”。
2011年可以称为中国短租企业的元年,蚂蚁短租、爱日租、游天下均在这一年上线,途家网则于当年12月上线。蚂蚁短租的模式可以称为C2C,自己只做平台,收取交易佣金,租房由房东和租客双方对接;途家网则是B2C,除了自己去线下找到房源并出租,也有酒店公寓入驻途家网。如果说蚂蚁短租是淘宝网,途家就是京东商城。
对于途家网的商业模式,创始人罗军“发明”了一套“饭盒理论”:“你在路边买一盒盒饭,吃剩下的要扔掉。我说你别扔了,我帮你吃了再把碗洗干净还给你,还给你五块钱。”解释一下就是:业主的空置房交由途家来管理,出租的收益由双方进行分成,出租期间,房间的设施维护由途家来负责。假如出租的房子一晚 400块钱,其中200块钱给途家,200块钱给房主;租不出去时,途家不用分钱给房主。这样的商业模式,看起来非常完美:不用自己花钱买物业,也不用担心房屋出租率的问题,没有任何风险,坐等分钱即可。但是,完美的商业模式,操作起来还会那么完美吗?“五五分成”的好事,就这么容易?
如果单纯看罗军的“饭盒理论”,前景确实诱人,途家不需要花钱租买物业就能分钱。和酒店相比,途家是典型的“轻资产”。但仔细剖析,途家并没有那么“轻”:
1、管理难度和成本控制。途家的模式虽然是短租,但本质上提供的是酒店类似的产品。而酒店的服务离不开人,物业是别人的,但途家需要提供服务员。在途家的网站上,斯维登(途家自有)房源中有这样一则条款:每三天进行一次卫生清洁,每六天换洗一次床单被套。如果不满三天,客人要求打扫,收费如下:一房,18元/次;一房一厅,28元/次;二房一厅/二房二厅,38元/次。这样的规定在经济型酒店和星级酒店都极其少见,途家这样做,看来并没有做到酒店那样的“节约经济”,所以,一些硬性的成本只能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另一个例子是,客人退房时,途家不会派人过去验房。CEO罗军接受采访时也坦言,因为这样做,时间、人力成本太高,途家宁愿承担不验房带来的损失,也不愿意逐个检查。这不正反映了途家模式的管理难度吗?
2、政策和法律的风险。一个新兴行业的诞生和发展,必然会触及到一些法律的界限。短租,已经不是传统的租房服务,更像是宾馆,而我国法律对宾馆经营有非常严格的条件,经营者需要有卫生许可证、特种行业经营许可证、消防许可证等多种执照。途家托管个人的房源再对外短租,到底是否符合当下的法律?客人住的房子没有消防设施,出了事故谁来负责?这些都是问号,现在都还处于灰色地带。另外,本刊记者致电途家客服,问是否可以开发票时,工作人员回复,有的房子可以开,有的没法开。如果将来壮大了,这些灰色地带如何面对监管?
3、生态系统之困。途家网站的公寓目前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途家自己管理的公寓,简称斯维登,这些房源大多来自个人;另一种是专业的酒店公寓公司,他们入驻在途家这个平台上。对于第一种,途家是自营B2C模式;第二种,途家就成了一个纯开放平台。用电子商务的逻辑来解释的话,前者是途家自己卖东西,后者是别人在途家上卖东西。但问题恰恰在于此:自营和开放卖的都是一样的东西,都是酒店公寓,这样的生态系统必然会带来竞争问题。试举一例:在途家网上搜三亚的度假公寓,排在前面的都是途家的斯维登房源,并且右侧写着醒目的“优惠”二字,而第三方的酒店公寓不仅被排在后面,右侧也没有“优惠”。什么原因,一看便知。这种高度类似的产品,途家如何解决自营和平台的冲突?
途家的问题,反应了短租行业的部分问题。C2C的蚂蚁短租、小猪短租挑战更大,除了面临着法律、政策的风险,其线下的状况比途家更为复杂。房东发布的信息,平台需要付出更大的时间人力成本去审核和考察,以保证房源的真实性。不仅要充当平台的角色,还要担任中介的任务。长远来看,蚂蚁短租这样的C2C模式,必然要发展大量的“地面部队”,就像团购那样,这几乎是O2O的共性,看起来很很轻,操作起来却很“重”。
除了短租企业自身的问题,还有行业的问题。目前短租在国内是一个什么样的接受度尚没有结论。安全、卫生这些都是人们担心的,而不是“分享经济”这么简单。至于市场的容量,不能简单的拿欧美一年几百亿美金作为参照,毕竟,中国的短租刚兴起,而在欧美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至于Airbnb、 HomeAway,还是同样的道理:它们只能代表在欧美的情况。
总之,短租不仅有行业的问题,还有模式、消费者的问题。说春天到来,为时尚早。
短租是一个“没证”的行业
朱晖 布丁酒店创始人
短租行业,最早我关注过。在政策上,我不知道这个行业本身是不是合法的,我不是太清楚。我们酒店行业,需要公安批准,例如入住登记这些。在规模比较小的时候,政府可能不是太关注,但做大以后不知道会怎样。但作为酒店来讲,需要特种行业经营许可证,包括卫生的、环保的等等一堆证明、许可。因此,我无法来比较两个行业。因为我不知道短租是不是合法的。
短租在四五年前就有这样的模式出现,但把住宅作为短期出租是不会得到审批的。另外,住宅是不能作为商业用途的,有明确规定,包括电、水等,这些能耗都是居民用的,而商用客户的费用是不一样的。这对商用来讲不公平,工商局等各个部门都不会审批出执照。对没有证的东西,我没有办法评价。所以,我很难在“没证的”和“有证的”行业之间比较。就像京东和淘宝,一个开发票,一个不开发票,大家都不一样,怎么比较?
我觉得最大的风险还是政策的风险,其它诸如利润、房源倒还是小事。之所以没有监管,原因是规模比较小,大了以后,也许相关部门的监管会跟上。说得严重点,一夜之间可能全部关门。就像私家车,一旦拉客收钱,这就不合法了。
目前来说,短租还走在合法和不合法之间,我真看不太明白。
短租不是模式颠覆而是破坏
宗宁 互联网评论员
短租这个东西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量房屋闲置的现状,同时,短租的实质,也绕开了宾馆服务业的管理,实际上打的是擦边球,并没有创造什么新价值,而只是盘活了闲置的一些资源。短租本身不是租房,而是实质的宾馆服务;短租的名义,仅仅是为了绕开监管。
但和国外不同,我国的宾馆服务行业有很高的门槛,原因很复杂,核心原因则是安全和卫生。安全包含的内涵很多,比如顾客的身份安全,顾客的居住安全,会不会有不法分子利用短租房作为临时的作案地点,顾客被盗抢谁来负责,会不会出现房东和外贼监守自盗的情况(比如把房屋钥匙直接给不法分子入户盗抢)。而卫生问题除了干净之外,还涉及到了传染病的问题。被褥无法消毒清洗,一旦感染甚至传播疾病,怎么办?
从管理效率上来说,短租并不比经济型酒店便宜,服务也不会更好,所以唯一的优点就是,提供的房间本身变成了居民住宅,降低了酒店准入的门槛。这并不是一个新模式,而是破坏了旧规则。这个利润是因为灰色经营带来的,而如果正规管理的话,就不会存在利润空间。
短租模式有经济价值,却有更高的社会风险,早晚会被国家监管,从而丧失自己的利润空间,甚至退出市场。如果非要做类似的商业模式,那么每个短租房屋内就必须要有一个住户来负责,作为安全卫生的直接负责人,把宾馆的服务员也找到替代品,这又涉及到一个个人经营者的资质的问题。
为什么美国的短租能做起来
裘伯纯 美国科律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
分享式经济形态(the sharing economy)一直存在,比如美国很久以来就有人把度假屋短租出去。但是互联网让分享得以大规模实现,当需求和供给之间发生高效率配置时,即使是短租,也能让出租方获得一个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让风险承受力有限的普通人出租自家房间给陌生人,一定程度上依赖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但同时一个已经有大量用户的平台可以通过用户的使用记录和收到的反馈提供给租客或房东关于对方的信用预估。信用的获取可以借助其他平台,比如Airbnb就帮用户借助对方的 LinkedIn信息来判断其信用。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Airbnb这样的公司提供的是个全球性的产品,不仅仅在美国行得通。本人多次用Airbnb是在希腊和土耳其,在美国用过一次,之间的体验没有多少差别,都很不错,好在房东都会英文。
安全问题似乎不大。过去很著名的发生过一次在旧金山的房东的房间被租客严重破坏的情况,之后Airbnb开始给房东提供保险。美国没有发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也都没有发票。美国政府就短租之类随机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由纳税人自己申报。
中国短租的未来是中高端客户
叶冠泰 高原资本董事总经理
在美国,短租领域已经有两个很大的公司,一个是HomeAway,一个是Airbnb。前者市值超过20亿美元,后者虽然没上市,但市值很大。所以,VC追捧短租也就不难理解了。
从我个人观点看,国内短租远远没有到井喷期。和团购不一样,短租并不是适合所有人,而是中高端的中产阶级,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中产。在中国,这批人并不是途家、蚂蚁的用户,用户的发展还需要时间培育。途家之所以受到追捧,是因为其背景:携程是最大的股东,创始人是一个曾经创业成功的例子……这些因素加起来,风投会很想投,所以会让人觉得这家公司有一些特别的地方。
当前的短租,主要的客户群还是经济型用户,例如大学生这样的,非常想要去一个地方旅游,但花费上希望比酒店便宜,比较适合这种超级旅行客。这样的话,服务就不会做到五星级酒店那样,因为如果是五星级的服务,怎么可以用这么便宜的价格卖呢?
事实上,现在的房源也很有限。中国的富人有,也很多,但会不会把美丽的房子给陌生人住,这是一个问题。倒不是收入的问题,而是风险的问题,信任度上,中国和美国还有很大的差距。另外,如果你去某个地方度假,经济条件好的话,还是会选择酒店。因为有餐厅、有房间送餐、有配套,位置也比较好。如果就短租来讲的话,除了便宜,好像没有其他的卖点了。
我不认为VC正在疯狂追逐短租,因为当前短租企业并没有那么多,就那么几家。如果像当初团购的“千团大战”那样,也会有千家短租,但目前并没有那么多。
至于想象空间,二三年可能难说,但三五年的话,也可能会有公司上市,但模式和Airbnb、HomeAway会有很大的不同。中国的短租需要有中高端房源、中高端客户,但这需要时间的积累,当前还不成熟。
-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 万维网二十周年:APP崛起 WWW迷失路口
- 傲游CEO:移动端月活跃用户已达几百万
- 马云卸任CEO前最后一搏:阿里事业部拆分
- 国内最赚钱互联网公司:腾讯让位阿里集团
- 搜狐新闻客户端真该重视下“新闻”内容了
- UC欲三年砸30亿元:寻找颠覆BAT三巨头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