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而后行的故事

时间:2015-12-25 17:00:23 

苍山县境内,素有“鲁南小泰山”之称的文峰山前半坡上,有两棵并立的枝繁叶茂的银杏树。树北有一块半截石碑,其碑刻少头无尾,漫漶的已近不清。依稀可见“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家无衣帛之妾,厩无食粟之马,府无金玉”、“鞍之战”等字样。这碑是季文子祠堂前的石碑,所记载的人是比这两千多年的银杏树还要年长的春秋时期的鲁国上卿季文子。

季文子名叫季孙行父,曾任鲁国的宣公、成公、襄公三朝宰相。其祖季友和他的二哥庆父、三哥叔牙是历史上有名的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桓”势力的老祖。“三桓”名声不好,可季文子的廉政清明以及他的“三思而后行”的思想,却得到后世的中肯。

鲁宣公执政,季文子当了宰相。他除去了制造内乱的东门襄仲,驱逐了他的儿子公孙归父,使国内有了一个较稳定的环境。他推行“初税亩制”,开始按占有田亩多少征税,迈出了从奴隶赋税制向封建赋税制过渡的一步;他请求晋国出兵,并和晋在鞍邑大败了齐,收回了被齐侵夺的隆邑。他建立鞍邑之战胜利纪念馆,以此让公室不忘国耻,树立胜利的信念。

季文子长期执掌鲁国的朝政和财富,他却“不以妻妾之奉菲薄为忧,而以社稷颠覆为忧”。当时有人问他:“你身为正卿,可是你的妻子不穿丝绸衣服,你的马不用粟米饲养,难道你不怕百官耻笑你吝啬吗?难道你不顾及与诸侯交往时会影响鲁国的声誉吗?季文子回答:“我当然愿意穿绸衣,可是,我看到国内的百姓吃粗粮,穿破衣。我不能让全国的父老姐妹粗饭破衣,而我家里的妻子儿女过分讲究衣着饮食。我只听说人们具有高尚品德,才是国家的荣誉。没听说炫耀自己美妾良马会给国家争光”。孔子都说“季文子廉忠啊”。

季文子死后,没有葬在季氏私邑的费地,而是葬在离鄫国只有六里的文峰山。鄫国是夏朝少康帝给他小儿子姒曲烈的封国,十分弱小,因鄫、鲁很早联姻,关系密切,季文子一直担心鄫国的安全。鄫人为了怀念他,特别把埋葬季文子的神峰山改为文峰山,鄫城西边的小河叫季子河。但季文子死后不长时间,鄫国便被莒国所灭。

而季文子的“善思知其理,善行知其难,遇事三思而后行”的思想,一直影响着后世。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相关睡前故事

美图欣赏

睡前故事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