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元年的大年三十,朱元璋突然心血来潮,天刚亮就换上便服,带上贴身侍卫悄悄地出了京城。
他们正在策马扬鞭之时,惊讶地看到前面有一支娶亲的队伍,朱元璋不由得暗暗惊奇,按黄历所说,大年三十就是年终月尽之日,岁煞巡行,大事不宜,为何这一家竟敢选这样的日子娶亲?朱元璋想,这其中必有玄机,反正今天是微服私访,那就看个究竟吧。于是,朱元璋就随着迎亲的队伍来到了一个村庄上。娶亲的这一家热闹非凡,人来人往挤得水泄不通。这时只见一位管家模样的人大叫:“巳时到,紫微星莅照,新郎新娘拜天地!”朱元璋不由得一惊,皇帝就是紫微星,难道有人能推算出朕今天来这里?
献贺礼时,朱元璋递上了一锭金子,管家见一陌生人送如此重礼,就忙问朱元璋是哪里的客人,尊姓大名。朱元璋随口说:“我叫黄之明,和你家主人是故交。”其实这个“黄之明”倒过来念就是“明之皇”。正好这家的主人已故,生前也真有京城的故友。管家不敢怠慢,就恭请朱元璋坐上席,朱元璋悄悄地问管家:“今天的黄道吉日是谁择的?”管家说:“是我家的私塾老先生。”朱元璋说:“我也略通阴阳,能请这位老先生来和我相见吗?”管家满口应允,一会儿就领来一位鹤发童颜、气度不凡的老者。朱元璋忙与老者施礼相见,互报姓名,老者自称姓李名忠儒,本地人氏。酒过三巡,朱元璋向老者提出了心中的疑问:“老先生,一般来说,大年三十诸事不宜,从未听说在今日有娶亲之事,你选定今日有何依据?”李忠儒抚须笑道:“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今日紫微星出京,一正压百邪,诸事大吉。”朱元璋不禁暗暗吃惊,再一交谈,朱元璋发现李忠儒不但精通《周易》,而且天文地理无所不晓,简直能和刘伯温相提并论。朱元璋疑惑:“老先生,你既然身怀绝学,何不入仕为官呢?”李忠儒哈哈一笑:“不急,等我明年80岁了就能当丞相。”朱元璋笑了:“难道先生只靠掐指推算就想当丞相?”李忠儒说:“不,是皇上当年御封的。不瞒你说,我若终生一介布衣,恐对大明不利。”朱元璋一愣,连忙问:“皇上何时封你为丞相?”李忠儒说:“当年,一位小和尚到我家化斋,我观他身染重疴,却龙睛凤目,面带王气,就让他住在我家养病调理,他病愈后曾说日后必报我的大恩,我说:‘如果你当了皇上将如何相报?’他说就让我当丞相。那个名叫朱重八的小和尚就是当今皇上。”
朱元璋大惊,20年前的往事又历历在目,当年自己在皇觉寺出家后,由于连年灾害,寺庙里的粮食也难以为继,住持只好让和尚们云游化缘。自己在托钵乞讨的途中身染重病,多亏这位老者救治才没有死于非命。病愈后自己也曾说过待以后发达了必报大恩的话,不过,说让他当丞相只是玩笑话,当时自己沿街乞讨、生死难料,谁想20年后还能当皇帝呢?
朱元璋此时左右为难,如果真让李忠儒当了丞相,他却身无寸功,难让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们心悦诚服,但如果不让他做丞相,自己恐怕将背上言而无信、背信弃义的恶名。况且,以李忠儒才学,若被陈友谅、张士诚残部所有,恐怕真对大明不利,倒不如──
朱元璋想到这里朗声道:“朕乃大明皇帝朱元璋,李忠儒听旨,朕封你为丞相,即刻随朕进京。”
一时间,京城轰动,人们交口称赞皇帝言而有信,知恩必报,求贤若渴。
但未出正月,李忠儒在皇宫喝完酒回到家里就蹊跷而亡,人们在感叹李忠儒福薄命浅的同时,谁也没想其他的,本来李忠儒年已80岁,这个年龄死也很正常。况且朱元璋也下旨厚葬了他,人们更加感念朱元璋仁慈爱民了。众大臣本来对李忠儒极不服气,如今他们的怨气也烟消云散了。一些饱读诗书、身怀绝学的人士见朱元璋如此爱才,也纷纷出山辅佐江山甫定的大明王朝。从表面上看,李忠儒的死真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但只有料事如神的刘伯温陷入了深深的忧虑和恐惧中,他仰天长叹:“天不可欺啊!”
而李忠儒的后人都对明朝感恩戴德,后来虽然他们散落全国各地,但他们世代都为明朝当差。万历三十四年八月,李家又生下一个男婴,他长大后就在陕西米脂县驿站当了一名驿卒,他的名字叫李自成。
选自《佛山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