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伟人巧对对联的故事(2)

时间:2015-10-05 22:14:06 

??天一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

??周恩来对的下联十分工巧,也是一地名,而且“阁”与“鸽”谐音,毛泽东听后,很满意的点点头,会心地笑了……

毛泽东联赞朱德

“文化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和陈毅一起回忆1935年红军反对张国焘分裂阴谋时,评价朱德总司令是:

度量大似海,

意志坚如钢。

当时张国焘实行逃跑主义,自立伪中央,并用枪威胁左路军总指挥朱德,逼迫朱反对毛泽东,反对党中央北上。朱大义凛然,断然拒绝。

毛泽东评赞叶剑英

毛泽东还曾用联语评赞叶剑英。

诸葛一生唯谨慎

吕端大事不糊涂

毛泽东联评邓小平

1973年冬,在毛泽东书房兼会客室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主持人毛泽东当着各位政治局委员的面,送给新出任工作的邓小平两句话:

柔中有刚

绵里藏针

这一评赞联紧紧抓住了邓小平性格特征的本质。

毛泽东题联说林彪

1971年9月的一天,周恩来向毛泽东书面汇报了林彪一伙准备叛逃的异常情况,请示处置办法。毛泽东阅过材料后,在他喜欢用的一把丝绸折扇上题联,旋即叫警卫人员直送周恩来。题联为:

各求各志各行各路;

离凡离圣离因离果。

“各求各志”,意即各从其志,语出《史记·伯夷传》:“道不同不相与谋,亦各从其志也。”既然各有各的目的和志向,必然会各走各的路。下句的“凡”、“圣”来自儒学范畴。儒学把人分为“圣人”“凡人”,圣人指圣贤豪杰,凡人指人民大众。“因”“果”为佛家语,毛泽东借此表示辩证法的因果规律:林彪的反革命行迹完全背离了广大人民群众和无产阶段的神圣事业,背离了事物的因果规律,肆意妄为,必然没有好下场!当年9月13日凌晨,林彪果然驾机叛逃,是为“各求各志,各行各路”,顷刻即摔死在蒙古的温都尔汗,果然离凡离圣离因离果。

此联在毛泽东的全部对联作品中别具一格,活现出料事如神、处变不惊的智者形象。

毛泽东拟联自勉

1913年至1918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期间,自写一副对联作为座右铭。联云 :

苟有恒,何必三更睡五更起;

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毛泽东告诫自己:读书要靠平时下功夫,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不能心血来潮就加班加点搞突击,不能时而勤奋时而懈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体现毛泽东的个性和风格,也体现一个伟人成长的道路。好学贯串着毛泽东的一生。

毛泽东撰写挽联

毛泽东对革命的同志和我党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撰写了很多挽联,为牺牲的同志寄以哀思,给革命的后人给予勉励。

挽王尔琢

王尔琢是土地革命时期的红四军参谋长,曾参加过南昌起义、湘南暴动,在井冈山率部追赶叛徒袁崇全时,被流弹击中,光荣牺牲。全军举行追悼。

1934年2月的一天,毛泽东等领导同志来到离中央政府所在地沙洲坝不远的乌石垅,帮助红军家属犁田。休息时,有一老者深知毛泽东是个很有学问的人,便想讨教讨教革命的道理,于是出了一上联曰:

雾锁高山,哪个尖峰可出?

毛泽东听后,眼睛凝视了一下田野,看见插在田头的红旗迎风招展,应声答曰:

火烧原野,这杆红旗敢行。

众人听后,齐声喝彩。一私塾先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对大家说:“我出一上联给大家对对。”私塾先生沉思了一下,看见路旁的一条小溪流,有所触动,于是出联曰:

涓涓小溪,岂能作浪?

毛泽东看了看群众点烟的火柴杆的点点火星,即生灵感,回对曰:

星星火炬,可以燎原!

这下联既工整、贴切,又饱含革命哲理,气势磅礴。私塾先生一听,伸出大拇指高兴地赞扬道:“妙!妙!”

关于伟人巧对对联的故事全文结束,更多更全的经典对联相关内容请点击:对联大全!

关注微信公众号:miyu_88,精彩内容天天推送!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上一页12下一页

相关对联

美图欣赏

对联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