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书的益处在于,让人拓宽视野,扩大心胸。
攘攘人世间,飘然我独行。东林烟雨梦,西楚霸王心。半僧还半俗,弹富亦弹贫。好诗如有待,且在困时吟。
年轻人读书:1,首先阅读量要大,每天最少两个小时,即便是消遣,也要读,到一定的时候就有用了。2,喜欢的书不要粗读。第二遍要研究道道。
只有玫瑰才能理解另一朵玫瑰,只有漫天风雪才能理解冬天。
穷要嚷,富要藏,这是做人处世的根本,攥着金元宝哭穷,那才是上上功夫。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当政不知行事难。
常言道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古人还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都是选材之道。
腐儒不可与论道,贪官不可与论德。
任何一个民族的历史大书,不管是厚还是薄,都不可能每一页都是传递崇高与健康的正能量,历史中有能臣廉吏,也有贪官庸士;有堕落奢靡,也有光明正大。
沧海桑田见得多了,胜残去杀见得多了,一个人便会生出定力。有了定力,便有了洞察力;有了洞察力,便有了平常心;有了平常心,便懂得感恩,懂得宽容。
人生于世,常有许多烦恼,无论是乐极生悲,还是喜从天降,往往不能自持,颓颓然者有之,飘飘然者有之。但泰然者,骤临巨变而安之若素者,却是少之又少。究其因,就是定力不足。而定力来自于知识、修养与心智。读史者,正可补此三种。
现代旅游已成为一项获利颇丰的经济产业,所有的名山大川,莫不人满为患,置身其中,很难获得古人对山临水所产生的那份闲情雅趣。因此在物质文明甚为发达的当今之世,要想获得纯粹的自然,恐怕只能走那些野山野水了。
一个健全的法治社会,立法是第一位的要素,第二是普法,第三是执法,第四是所有公民的守法,四个方面一起努力,法治社会才有可能建立。
不管我写了多么经典的小说,经商多么成功,其实都不如做好一个丈夫和父亲令我有终生的成就感。
豪饮三碗,我的肠子醉成,一条冬眠的蛇,我的头颅却没有醉,用酒瓶敲敲,仍作铜响。
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危险的,一个懂得感恩的民族是伟大的。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我愿意选取积极向上的,健康的并引领中国前进的那些人物或者事件,作为我创作的对象,过去是这样,将来还会是这样。
中国知识分子总是把道德观放在第一,我也算是读书人,也曾经承袭了这样一种道德优越感,但后来我慢慢反思,一个人做人很好,和他能否担当责任,是两回事。
人往往阅历越浅,越坚持自己的看法。那时,就是以自己为中心画了一个圆圈,觉得这个世界都应该按照这个圆圈去运转才行。
打老虎的过程自然惊心动魄,实际上,老虎们是如何被豢养大的,才是更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摇钱树,从来不可能长在疾风冒雨的环境中。也不可能长在贫瘠的土地上。
我们不能选定时代来创造我们的事业,但是我们可以给这个时代注入新的定义和新的演义。
天才是不可复制的,人才是可以培养的。
我的家庭生活像土豆一样平凡,不好看,有营养。生活只有平凡、平淡才是真实,幸福的!
靠一支笔养活自己,养活家人是很快乐的事情!
文学之于我,始终是神圣的。是文学让我在商海没有迷航。
无论知识分子还是其他什么人,任何人都是时代的一部分,不参与社会生活是不可能的。面对社会,读书人更应该保持积极的态度。一个人格健康的人,才会对事情产生积极的感觉。
每一种文化的兴起和陨落,都有自己的轨迹。我个人偏好是挖掘中国文化中积极的、向上的、奋发的、引人自豪的这部分。
我可以借古鉴今,但绝不能借古讽今。借古人衣钵浇今天块垒,那是对历史的虚无主义的态度。我愿意让小说启迪读者对今天的思考,但不会让古人穿着龙袍说今天的话。
面对人生就六个字:不怕难,不懈怠。
一个人要会坐冷板凳,也要有一副热心肠。冷板凳是修身,热心肠是社会责任。
一个人要有菩提境界,真正做到慈悲,俗世中再苦难的折磨都不再是折磨,再渴望的渴望都不是渴望。
不愿意做的事情,不勉强,愿意做的事一定要做好。作为社会公民,要有担当,有责任,有热心肠。但作为一个劳动者,做什么事情都要耐得住寂寞,学会坐冷板凳,孤独中才会有灿烂。
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学历,不是大学的学历,是读了多少。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就是这个道理,行万里路是阅历。
江南山色有无中,木叶经秋意转浓。三五行人青岭上,芦花白对夕阳红。
我的再细腻的诗句,也粗糙得,如同我家后山上风雨剥蚀的岩石。但我能因此,把这几页铺了多时的稿子,弃于岁月的劳尘吗?在通向母亲心灵的路上,诗句,在拥挤。
我本江城士大夫,天台又到总踟蹰。昔年秋暮看红叶,此日春深听鹧鸪。
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所有国民一般都有历史情结。
我是一个始终关注现实的作家,我认为作家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历史题材作品创作中,我永远愿意选取历史中的积极的一面作素材,以此弘扬优秀历史文化,为当代文化建设服务。一个好作家,对文学要有敬畏感,对民族要有忧患意识,要关注时代。
余秋雨感情充沛、才华横溢,我则更为理智,关于社会的思考更多,也更为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