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泥哨子-如果您是一个散文爱好者,一定不要错过我们的
他只有八九岁的光景,依偎在一旁的母亲怀里,时不时地摆弄手中的哨子,偶尔会它噙在口中,鼓起腮膀子,煞有介事地吹上一两声。
一旁的母亲正慈爱地看着自己的儿子,脸上挂着笑容,像似在欣赏自己较为满意的一件作品。我静静地看着那个天真的孩子,他的一举手,一投足,都让我仿佛又回到了我的童年,还有那个年代的泥哨子。
在我的记忆中,我的童年几乎是和泥巴一起度过的,那个年代,不像现代的孩子们有那样多花样的玩具玩,有看不玩的动画片可以看。记得小时候,我和那一帮小伙伴常常席地而坐,满手是泥,玩一种女娲补天的游戏。玩到起劲处会为谁的天大天小而争得面红耳赤,甚至于大打出手,但事情过后,我们又若无其事地在一起玩了这也许就是孩提时代的天真吧,思想单纯没有成人间的尔虞我诈,我们也回会用泥巴盖不同样式的房子,造一辆别具一格的小汽车,现在想来我真会为那时有那么多丰富多彩的想象力而感到惊奇。常常一个下午就这样不知不觉中如流水般从身边溜走,就这样泥巴陪着我走过了童年,直到我上了小学,现在想起来觉得那并非是一件坏事,它一方面以一种较为充实的生活经历将我从童年带到少年,回味那时那事那人,一种甜蜜感涌上心头,那段时光不仅给我带来很多欢乐,更大程度上它培养了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的柜台了还保留有儿时捏的小狗和一辆四轮的东方红拖拉机,现在看起来,它显的有些笨重,但却是我儿时的得意之作。童年的见证。比起现在的孩子,我觉得现有商家制造的多种多样的玩具才是抹杀孩子的想象力的真正元凶,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现代社会都市孩子的一种悲哀。我想。
他还在继续玩弄着手中的哨子,丝毫没有注意到我正注视着他,那是一把有着金属质地的哨子,明晃晃的,细长的耳眼中穿着一条红绳,挂在他的脖上。显得是那样的有精神。我小的时侯,那是玩哨子的行家,我能将哨子里灌满水,一边能吹出悠耳的流水声,又能将水像喷泉一样喷出水柱,逗得伙伴们都称我是“哨子王”不过那是一种烧瓷的,相比之下,我更喜欢泥哨子。
我的母亲是一个虔诚的教徒,用我们那里的话就是信主了。在我的记忆里,每逢一个月初一母亲都要坐很远的车到一个叫淮阳的地方,回来时总会变戏法似的从衣兜里变出几个泥哨子,有坐着的青蛙,有展翅的小鸟,也有引颈啼鸣的公鸡,各种造形的都有,那是我和我的一帮小伙伴最为开心的时侯。泥哨子都有两个小眼,一个进气孔,一个作出气孔,用本地的黑泥掺和着黄泥捏制而成,吹出的声音清脆,响亮。我那时积攒了很多泥哨子,当然说不上收藏,只是出于一种爱好,出于能够在同伴面前能够玄耀一番,现在想来,不免觉的有些好笑。那个时侯,我常常为此受到父亲的责备,因为父亲总能在我的那个本来就不大的书包里找到几个泥哨子。
我就是在泥哨子的陪伴下一路走来,从童年到少年,从巴掌大的村庄到县里的高中,一直到省城的大学。
许多年过去了,我一直怀念那个年代。为此我特意去里一趟神驰已久的淮阳。不为别的,只为那伴随我一起长大的泥哨子,在庙会上,一位小姑娘在召揽着她的生意,一旁的爷爷两手飞快的捏着,刚才还是毫无生机的一块泥巴,不多时,一个栩栩如生的生肖狗呈现在大家面前。我简直看呆了,为民间艺术的精湛而惊叹不已。
“叔叔,给小朋又买几个吧”小女孩热情地向我推销起来。一旁的爷爷指着身后的大坑说:“以前这里是四座山,相传为包公在四国舅的米中塞出来的沙堆积而成,后人为了表达对四国舅的蹭恨,就捏造了很多被包公铡了头的四国舅,再后来就演变成了泥人,泥马,泥狗。河南的地方戏《下陈州》就是讲的这个故事,姑且不说这个姑事的真实与否,但看看老人身后的那个被后人挖出的大坑,就足以证实老人的话还是可信的。
母亲还会像以前一样每次都要从淮阳带回一些泥哨子,这似乎已成为她生活中的一部分,而每次回来,她的身后挤满了前来索要泥哨子的邻家小孩。看到他们,我仿佛又回到了我的童年。
我多想回到童年呀,如他一般,依隈在母亲的怀里。
2006.6.11
童年的记忆时刻在我的生活中呈现,在某一个地方,某一个时间段,某一个场景就会以不同的形式勾勒出那一段经历过,而又铭记于心的往事,那就是童年,那就是回味.(作者自评)
※本文作者:秣陵公子※
泥哨子,对你有帮助吗?快把这篇优秀散文分享给您的亲人朋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