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的酒席-经典散文、优美诗歌、情感日志、中外文学名著在线阅读、文学评论,中国文学爱好者的写作基地。欢迎大家来随便看看!
居住在城市久了,常常向往农村那种原始自然的氛围,这种渴盼愈久便愈强烈。终是到了假期,我惬意地行走在绿荫如伞的村庄里,暖风带着禾香,吹着河边芦苇的嫩芽,迎着初夏的阳光,飘摇在眼前的是油油的绿,芦叶倒影在水底,也是参差的浓绿影子。河水淙淙地流,偶尔游过的鸭群打破静寂的空间,人的目光,随着它们望向田野的远处,我从心底深处,最是喜欢这种天然野趣的感觉。
徜徉在村外,略感倦怠,看看时间已近午饭时,农家的酒席快开始了。
农家的酒宴是流水席,不像城里的饭店几十桌一起开。通常三四桌或四五桌开席,若人坐满了,得等下一轮。厨子也是当地的农民,他们的手艺也不逊于专业厨子,特别是一些农村土菜,他们做得比饭店的味道还要好。通常在办酒宴的前几天,主人与厨子联系好,厨子便忙好自家的农活,在宴席的前一天,挑着竹匾里的几桌酒席碗筷,肩上搭着毛巾,悠哉游哉地走在乡间小路上,直奔主家而来。
他们到了主人家里,捞起鱼塘里的鲜鱼,用大锅煮上,放上浓赤的酱油,鲜绿的香菜,一盘盘地盛好,到时浇上汁就可以上桌了。山芋粉做成晶莹的粉皮,凉在瓷盆里待用。农家杀好的猪肉,他们用手工做肉圆,一刀刀地细剁,掺进荸荠,和城里饭店绞肉机绞出的比,吃起来口感韧而不腻。妇女们在厨子的吩咐下,拔好鸡鸭的毛,洗净放在木桶里。通常就是这样大盆小盆地摆在案板上,放在凉风处,就等待第二天的酒席了。
农家的厨房很宽敞,土灶上装着三只大锅,旧式的灶上常描着花草或鲤鱼,现在通常不多见了,多是白的瓷砖贴台面,锅灶之间的汤罐倒是还有,可以温热水。灶后烧火处有一低矮小门,以便通风和抱柴草进入。厨房的案板,是临时下的木门搭在两条长凳间,上面堆了盘盘备好的菜,只见厨子在灶间挥勺忙个不停,边用肩上的毛巾擦汗,边吩咐小伙计配菜下锅。
我参加的是老人九十岁的生日宴,主人告诉我们,来的人很多,可不能彬彬有礼的谦让,要不然,你得一直饿肚子,得见空就坐。院中厅中,都摆好桌凳,一桌桌的吃完下去了,又一桌桌的人坐上来。有怕坐不上的,让吃过的人仍坐在原地占位置,等桌子收拾好,直到下一轮的菜上来才离开。
坐在桌边等着开席,上菜的人,是主人请来帮忙的左邻右舍。他们端着装菜的紫红木托盘,脸上沁出汗珠,笑着长长地吆喝一声:“让来——”,近桌边的客人便侧出身子,让出空间,以便他好端菜撤碟。
一盘盘的菜上桌了,桌上的客人,多是朴实而豪爽的农人们,他们穿着洗净的粗布衣裳,黑红的脸膛,略拘束地带着憨笑,虽互不相识但友好热情。大家抹平台布,端起薄的一次性塑料杯,或白酒或饮料,这种薄杯得小心摆放,不然会倒下来倾洒在衣服上。城里的人,看着刚洗的筷子还带着水,就用纸巾一遍遍地抹,惹得旁边的农人友好地注视着,自已也会笑笑而不好意思起来。
在农家吃酒席,感觉的气氛就是豪爽,没有轻言细语的人,酒也是些普通低等的,每桌都有酒司令,他给大家一杯杯的倒酒劝酒,要让人喝着尽兴。大家大声说笑,互相让菜,乡下的问问城里的新鲜事,城里的探听乡下的趣闻,是很热烈的氛围。坐在近上菜处的人,在每道菜端上时,会谦虚地把它们都挪到桌中央,好让在座的都能搛到。
酒席上盛菜的都是些大盘大碗,高高地堆着尖,家养的土鸡土鸭,烧得喷香,放进刚从园里摘的青菜心,味道鲜美香浓。农村厨子做的红烧肉很有特色,块大而油亮,用大锅炖的时间长,尝一口,肥而不腻。粉皮与蛋皮加入鸡汤木耳做的三鲜汤,鲜得让人舌头转不过弯来。蔬菜都是农人园中自产的,大锅猛火炒了,原汁原味,上桌时颜色鲜嫩未改,远比平时在菜场买回的新鲜得多。农家自磨的豆腐,豆香很浓,切块整齐,配着碧绿的蒜叶很诱人胃口,让人想起周作人常爱吃的这种蒜煎豆腐。肉圆也比饭店的大上一倍,城里来的人,两人共吃一个还有余,可那味道实在是好。共2页,当前第1页12※本文作者:竹露清荷※
乡村的酒席,对你有帮助吗?快把这篇优秀散文分享给您的亲人朋友哦!
-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